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07 12:25:11| 人氣1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在台中的茶藝館內迷了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中人愛喝茶,正如同台北人愛喝咖啡。但不管愛茶愛咖啡,大體而言,都是醉翁之意,愛的其實是「喝茶的氣氛」與「喝咖啡的氣氛」。台北人喝咖啡不能沒有音樂,不能沒有調調,不能沒有冷峻的目光閃躲與游移;台中人喝茶更不是真的在喝茶,壓根是在喝嗑話、舒懶,以及在偌大的空間中閃躲與游移。

如果你聽過精明一街,那充其量是台中茶藝館發展史上的一小段插曲。從早期的四維街密集而各具特色的清幽私密型茶藝館開始,台中人的喝茶文化就與地區風貌的相互渲染分捨不開。近一兩年來,台中隨著綠園道文化的商機擁簇,以及重劃區地段受景氣波動影響的固定建築物建置率低,大型的茶藝館在各各重鎮地區紛紛崛起。這種大型茶藝館的空間設計感更強,格局更大,休閒消磨性更強,用餐茶飲茶點的複合飲食商店,更在內外的空間上,產生了八度的延展-向上有開窗或透明玻璃帷幕的遠景眺望,向下有扁平樓層拉寬空間區隔的格調撿選,向外普遍的延伸到屋外街道庭園的徐風吹拂,向內是擺飾多樣走道座位互摻的舒體安適。在台中的茶藝館內,找不到規格化,找不到定型化;它的隱密性來自於完全的開放性,而它的開放性在於空間的自我捏塑性。人在裡頭,如果想一次搞清楚這麼大的茶藝館內部的區位座標,你只會獲得迷失的感覺。只有什麼都不想搞懂,你就會一切豁然開朗。

不管是現代性的透明方正建築外觀,或是古典仿中國蘇杭樓館的雕樓外型;不管是極簡沙發硬桌的紐約風內飾,或是複雜刻畫木桌雕椅的混血家具,變化不大的茶飲餐點,卻活被這些氛圍給搞得氣味迥然風味獨具。到底台中的新型茶藝館有多大?一個樓層的平面大概有台北溫州街挪威森林的十二倍大,這尚不包含二樓以上,以及向外延伸的庭園座位(通常都會高朋滿座),大概有得多出一個尋常的starbucks容量,對了,通常還有停車場,這一方面確保了交通的方便,另一方面確保了周圍建築空間不會過於具有高度的壓迫感。停車場通常又是一個店面那麼大。

至於消費問題,如果時間沒人趕,空間沒人搶,那,還管它多少錢?再貴,離開了都很難會有怨氣。或者說,過了一天,你總覺得還沒從那出門離開,還沒買單,還沒....忘了上下左右,忘了先後快慢,忘了筵席終散,只覺茶味見淡,該是換一泡新茶葉的時候了。

台長: 蔡青駛
人氣(1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