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11-17 22:54:31| 人氣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沒有公共論壇,只好用腳傳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沒有公共論壇,只好用腳傳播

前兩天的媒體終於出現了反對核四興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十一月十二日發生了一場百餘團體參與、近十萬人上街頭等反核大遊行,引起社會及媒體的注意,也使得近幾個月將核四議題泛政治化的報導與討論,有機會呈現不同的面貌。

有趣的是,台灣是一個被許多人認為是言論自由多元,媒體產業發達的民主社會,為什麼諸如核四等公共議題,必須透過社會運動的方式,才會得到媒體的青睞,難道,媒體不能提供理性多元討論的空間?

以台灣目前強調市場利潤的商營媒體環境來看,期待媒體提供公共參與參論的論壇,無異是椽木求魚,因為財團經營媒體的目的是在創造利潤,因此,包括新聞集團的梅鐸(Rupert Murdoch)及台灣年代集團的邱復生在內的經營者,都認為「新聞」只不過是商品,在這樣的前提下,媒介內容的設計自然使傾向如何刺激消費,而非促進多元意見的呈現。

核四新聞的相關報導及談話性節目正反應了上述的趨向,媒體讓核四議題只是政治惡鬥下的附屬品,缺乏核四評估的相關討論;而談話性更是利用聳動標題,以及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方式,簡化了議題的討論面向,並且,製造政治語言的衝突,使得核四的議題淹沒在一堆不相干的口水爭執中。

只有透過上街頭的示威方式,才讓核四的評估暫時脫離了政治鬥爭的無聊風暴,這說明了缺乏公共論壇的台灣,必須以「用腳傳播」的手段,才能讓公共事務進入公共領域,獲得公眾的注意。換句話說,唯有藉由衝突及大規模的動員,凝聚人民共同的意志與行動,以達到動員媒體向權力者示威的目的,這對媒體多如牛毛的台灣而言,實在是一大諷刺。

雖然如此,這並不代表媒體便能完整且精確的呈現「用腳傳播」者的觀點,當我們進一步仔細分析媒體有關反核四運動的報導時,除了少數幾家會詳細地呈現示威者的意見外,絕大多數的媒體,特別是電子媒體,只把焦點集中在:「在國民黨、親民黨黨部前出現零星口角衝突」、「參加小朋友不曉得自己為什麼來遊行」、「連狗也被主人拖來參加遊行」等等瑣碎的事項,而較少關心反核者的真正理由。

「用腳傳播」在表面上是表達建立非核家園的心聲,但實際上卻意味著人民以行動抗議媒體在商業利潤及政治利益下的墮落。然而,卻只有幾家媒體因此提供了不同意見表達的空間,這樣的結果顯示了媒體考慮的仍是私人利益的短線炒作,缺乏提供公共參與的意願,若是如此,除了官僚機構未來仍會是抗議的對象外,媒體資本家也是改革者不可放過的改造對象。


台長: 五分珠
人氣(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