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20 03:14:01| 人氣3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際--日本痛苦的轉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一年四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向全民喊話:「沒有改革,就沒有經濟增長!」

接著,日本大藏省於二○○三年十二月指出,十一月的外匯存底,達到六千四百四十五億七千萬美元,比前一個月增加了一百八十三億美元,這是日本外匯存底連續第三個月創新紀錄,且連續四十六個月蟬連外匯存底世界第一。儘管出口貿易熱絡,日本仍處在國民生產所值(GNP)高,國內生產總值(GDP)卻低於世界同期經濟增長。

日本產業總合研究院理事長(前東京大學校長)吉川弘之教授(Hiroyuki Yoshikawa)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日本正在經歷一場「工業轉型」(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這跟兩百多年前的「工業革命」的差別,在於工業革命是單純地將原料變為商品,而當下的日本則是將「產品創新」和「製程創新」兩相結合,創造更為複雜的產業新方向。

這並非是日本第一次轉型,當然,也不是最痛苦的一次。

一八五三年,由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所率領的四艘「黑船」(軍艦),強行進入江戶灣(Edo Bay),將美國總統的書信交給日本,要求日本必須開放港口。眼見日本的弱勢,歐洲各國紛紛跟進,要求日本也同等給予最惠國待遇,因此,長達兩百五十年的「鎖國時期」宣告結束。

對外門戶被強行打開,日本的內部也一樣不得安寧。由於門戶外開的民心紊亂,以及幕府與諸藩的對立,自明治天皇繼位後,就下令討伐幕府,幕府察覺後爲求自保,遂提出「奉還大政」的聲明,政權完全回到朝廷的手上,因此,從德川家康以來的江戶幕府告亡,也結束了鎌倉幕府長達七世紀的武人政治。

明治天皇重攬大權後,施行全盤西化,在政權上,伊藤博文經過歐美專家的指點,研擬出憲法條文,於一八八九年公布,翌年實施。在生活上,於一八七一年頒布《散髮脫刀令》規定服飾、一八七二年規定使用太陽曆,並採星期日休息制,將生活模式趨向西洋化,這是日本第一次的轉型。

全盤西化下的日本,不僅軍事主義抬頭,也同時確定了資本主義的走向,明治天皇全力擴充軍事,尤其是在海軍的部分。當時,向中國朝貢的朝鮮,一直是日本眼中的一塊肥肉,日本不僅曾以改革朝鮮為由干預其內政,更要求朝鮮打開門戶,因此而引起中國清朝的不滿,兩方的積怨在甲午戰爭時爆發。

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奠定了日本在全世界海軍實力的威望。一八九○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來發展海陸軍,而一八九三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卅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

因此,當時的日本,海軍實力排名全世界第十一名,中國則是第七,而在甲午一役,日本聯合艦隊卻將中國的北洋艦隊打得落花流水,之後更簽定了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十年後的日俄戰爭,日本又痛宰海軍排名前五名的帝俄海軍,舉世譁然之餘,也不得不重新看待這個進步神速的國家,這是日本第二次的轉型。

日俄戰爭後,日本躋身於世界一流強國之列,被譽為「東方的不列顛」。食髓知味的日本,憑恃軍力上的優勢,再加上日本的工業,也因為「馬關條約」的賠款而一躍千里,在日俄戰爭前,戰鬥艦、裝甲巡洋艦等高檔的大型艦種只能向外國採購,但是到了日俄戰爭結束後的隔年,他們竟完成了第一艘日本國產的裝甲巡洋艦-筑波級的首艦。

挾帶著龐大的軍事武力,一九四一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的軍艦,而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四年後,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才讓吃緊的戰事畫下句點。日本在二次大戰後,從軍事強國淪為戰敗國,國內經濟一落千丈,民生蕭條,許多人都認為,日本就此將一蹶不振。

但事實上,在一九五○年韓戰爆發後,日本及台灣,卻成為韓戰最大的兩個受益國,前者在政治上獲得重生,在美國第七艦隊的協防下,台灣免於彼岸帶來的武力威脅;後者則拜韓戰之賜,日本工業生產結構轉為美國製造對付韓國的軍備所需,因而得到的戰爭利益甚多,人民生活水準轉好。在美國金融的大力協助下,加上日本人民的奮鬥精神,經濟狀況不僅扶搖直上,更重新躍為世界經濟強權國之一。

從一九五四年開始,到一九五七年為止,日本的經濟突飛猛進,美國協助日本的基本建設和在日生產抗韓的軍備品,除此之外,日本還變賣軍事物資,這段期間的收入,價值超過六十二億美元,空前的盛況讓後來的日本經濟學家,稱這段時期為『神武景氣』,是戰後的第一次回溫景氣。一九五九年後,還有持續三年的「岩戶景氣」,更帶動了民間的投資風潮。

美國的經營學家阿貝格連(Jamse C. Abegglen),是最早注意到日本戰後經濟快速復甦的外國人士。他在《日本式的經營》一書中提到,日本工業管理的獨特之處,在於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遠高於雙方面的經濟利益關係,因此,這一種集團性的知識追求,造就了日本的成功。

掌握這長達廿年的經濟奇蹟,日本開始第三次轉型,除了大量在國內投資之外,在美國也紛紛置產,但是,由於「泡沫經濟」過熱造成金融危機,風風光光的日本卻在八○年代後期,進入了「經濟迷失期」,經濟漸走下坡。

造成日本經濟衰頹的原因,雖然眾說紛紜,但大致上可歸納為政府管制不當、泡沫經濟引發銀行信用危機,以及人口老化的負擔。由於日本政府不信任自由競爭,因此插手干預,反而讓國家的生產力受到阻礙,許多企業紛紛外移中國,日本貿易振興會(JETRO)理事長山襄曾表示:「要解決外移問題,政府不是採用保護的方式,而是加速日本企業轉向高附加價值的新進工業。」

其次,銀行非理性的借貸行為,也讓企業主的資本無限膨脹,損失龐大卻無法償還,造成資金凍結無法流通。後來,前央行行長速水優曾以收購銀行股票的決定,降低銀行持股;日本金融大臣竹中,也曾以「沒有一家日本大銀行大到不能倒」的經濟法則,鞭促銀行加速清理呆帳,曾讓經濟問題有了新的突破。而日本年齡的分布,比美國年老十歲,較歐洲年老十五歲,讓生產能力顯得欲振乏力。



日本的高儲蓄率

二次大戰前,日本的儲蓄率是全球最低的國家,甚至在戰後,一度出現負儲蓄率。在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的《杜拉克談未來管理》一書中提及,大戰後的日本,無法向外國借貸,亦沒有馬歇爾計畫可以紓困,這時,美國請來一位底特律銀行家道奇(Joseph Dodge),擔任日本的經濟顧問。

道奇建議大幅提高所得稅率,並對高達三百萬日圓的郵政儲金所生的利息,免除所有課稅,這讓通貨膨脹的問題迅速消失,儲蓄率回升,稅收也立即增加。

因此,這個全世界最勤儉的民族,躍升為全球已開發國家儲蓄率最高之國,甚至是美國的兩倍,日本也因此有低廉的成本資金。但是,凱因斯學派卻認為,「過度儲蓄」是一種危險的行為,將會導致消費不足而導致景氣蕭條。




廣場協議

一九八五年,美國經濟疲軟,而日本經濟一片繁榮,為解決巨額貿易逆差的問題,美國聯合西德、英及法國這些工業發達的國家,逼迫日本政府簽署「廣場協議」。協議內容有:採取協調行動、促使美元貶值、反對政府干預匯市的行為,也就是放棄有限浮動匯率,實行自由兌換制之後,日元在短期內暴漲了三倍,進而引發了日本前所未有的經濟泡沫。

而在簽署《廣場協議》時,日本政府本身也是錯估了情勢,過於樂觀卻未料到日圓身價的大漲,反而讓日本部分經濟領域過熱。因此,日本為了力挽狂瀾,趕緊調低利率,放寬貸款限制,引起一陣借貸風潮,這些借貸款項大多數都被拿去投資房地產,而當房地產的泡沫破滅,銀行的呆帳就成為日本長期以來無法負荷的經濟壓力。




美日關係 唇齒相依

世紀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經在其著作中談到:「在經濟史上,一個國家對某個市場的依賴達百分之廿五左右時,在政治和經濟上就有危險,而美國已購買超過百分之四十的日本商品,日本也同樣超過這個危險點。」而杜拉克也點出,美日互依的程度之深,他們自己都未察覺。

在外交上,從美國決定攻打伊拉克之際,日本就一直採取高分貝的支持,除了石油的經濟利益外,也隱含著主導國際的野心,因此被國際被輿論揶揄為「亞洲的英國」。除了派出一千位自衛隊至伊拉克之外,小泉內閣還決定向伊拉克提供十五億美元的無償援助,近年再提供卅五億美元的貸款,這筆援助金額僅次於美國,是英國的五點三五倍,是歐盟十五國的廿一點一五倍,這也是日本自衛隊自九十年代初,頭一次赴戰爭地區,也是自二次大戰以來,日本向海外派遣的重型武器,規模最大的一支部隊。




日本近三年財政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收入 83.7兆 79.6兆 64.1兆
支出 89.3兆 86.4兆 80.3兆
註:收入含稅收及發行公債 (單位/日元)
‧資料來源/日本財務省網站


(本文轉載自獨家報導周刊804期)

台長: 糖果貓
人氣(3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