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20 00:56:56| 人氣5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1-20‧科學進步堅持欺師滅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1-11-20科學進步堅持欺師滅祖
筆者追隨聖人的腳步,從小就很賤所以會做許多卑鄙的事情(論語:「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Google  Yahoo! 搜尋「8cm排序第一就是本格推理。在網路搜尋赤道儀極軸修正極軸校正)、光軸校正
漂移法周期誤差精度追蹤精度)、天文攝影等多項名詞,一樣會很容易找上本格推理,不必非用「8cm」搜尋不可。


  

  筆者一直講的是『科學堅持欺師滅祖』,近日微中子超速爭議事件, 由尚需存疑的新聞資料來看,有符合科學現象的『 再現』特性,反覆多做幾次也可以高%數再現,也就說這種現象符合科學的意思。

 

  所以說『名師出高徒』有點邏輯上的錯誤,某大國大學被先進國家評鑑不佳,就是學生缺乏欺師滅祖的能力,看那個國家沒有什麼科幻片,空有先進電腦動畫技術,大家卻只能拿歷史封建做消遣,禁止思考未來政經科學,這就可以看出癥結所在。

 

  筆者也主張輕機路線的,同樣是宇宙天体探查機,別家大約都要五公噸上下,但是はやぶさ全重只有510公斤 (參考下面影片,510公斤是火箭上架時全重(含燃料)),當然其中犧牲了許多機能,但就計劃預定結果來看,是沒有減少什麼的,實際結果也只是因為燃料洩漏暫時停電而損失了『可想而知』、『猜想得到』的任務資料而已。はやぶさ是以目標達成為考量做出設計 (與二戰時代的零戰犧牲防護設計相似),為了輕量化犧牲很多不必要的監控Fu (注意はやぶさ的天線幾乎都沒在對準地球)盡量讓探查機照自律程式行動,只是在必要時針對這些自律程式做修正檢討。輕機也有高手在用,高手輕機簡用一樣達成目標的,只是資深外行人堅持不信而已,其實這有什麼好堅持的呢?
 

  也許再來學校物裡考題就暫時要迴避光速了,也許就像葉格突破音速限制一樣,各家開始要爭相翻新極速記錄了,所以有什麼好堅持相信的呢?

 

  大家都知道筆者至誠一貫,從不理會『口徑倍率論』的,其實筆者也一直覺得很奇怪,大家怎麼會相信『光速極限論』這種不等式,真是太『訓練有素』了,真可說是科學旺旺來。


 

『おかえり、はやぶさ』特報

 

『おかえり、はやぶさ』予告編


 
 

 
 

 

  所以大家追蹤一下二十幾年前靠著預先學習創造出來的『人工天才』,偵查結果就會覺得非常意外,因為他們到現在都沒能做出什麼『老師你錯了』之類的欺師滅祖之舉。靠『預習』這招在學校騙傻瓜裝天才是有用的,但進入社會光靠預習是沒用的,要能反覆重現欺師滅祖機能,方才不辱自己天才名號,所以筆者才說他們是『人工天才』。

  大家想一下,要運作一次探查機任務,有些點火零配件只需要點燃一次,或是很少需要再點燃的,會採用點燃幾次就容許故障的部品嗎,當然是不會的,還是必需選用不論點燃多少次都會100%順利成功的部品才對,如果探查機飛離地球距離遠了,點燃指令有沒有傳到探查機已經是個問題,還要擔心有沒有順利點燃的話,光是想起來就超頭痛的,因為當場沒有搞定的話,就會脫離既定計畫位置,也許來不及煞車減速,在地面運用中心確認點燃不成功的當下,或許已經撞毀在天体表面或飛離一段時間(火星表面就有幾台探查機墜毀殘骸),根本沒法回到計劃軌道的,這世界不是什麼事情都有第二次機會的,動輒講『再給我一次機會的』的人員和廠商,是很難在宇宙事業領域生存的。

 


只有在極微少數傳送科學觀察資料時機
はやぶさ才轉向讓天線才瞄準地球的
はやぶさ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地面無法監控情況下進行自律行動的



  筆者弄清楚極軸校正的原則之後,也是第一次運作就成功,做出沒人可以技術性達成的高精度,這種超簡單的事情不用什麼第二次或再一次的。有的天文廠看懂了筆者繪製的圖說,頓悟出來了應用方式,手工操作一下才知原來程序真的是簡單得要死,從此依賴自動化程式計算,掌握極軸位置可以簡單快速又精準,讓用家享受更精準的自動導入服務,這就是技術力和應用力結合的成果,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天文廠才肯乾脆提供極軸自動校正機能(極軸望遠鏡就會消失,高精度極軸從此輕量化,但是剛性反而高度提升),筆者是懶得去考量這些商業問題的,有這種閒工夫就應該拿去睡午覺(午餐後的睡覺)和晚覺(晚餐後的睡覺),當然半夜也是要睡覺的。


7年間の宇宙の旅を終えて。絆が生んだ奇跡の旅「HAYABUSA

因為第一次通過地球最近距離
3,700公里軌道過度精準幾無偏差

獲得NASA讚許 Outstandibg job!
看過參與人士的背景就知道軌道的關鍵在電波通訊自動控制


 

  聽說別家發射了六、七公噸的探查機,剛離開大氣層就任務失敗,筆者只能說贏的原因很多很多很多,但是輸的原因只要一個就夠一個就夠一個就夠,笨重不必然與高功能劃上等號的。はやぶさ最後靠著閥門控制設計,才能在逾越設計承受限度而導致全部引擎故障的情況下,將兩台部故障引擎合成一台堪用引擎來用,種種『設計外運用』的可能性絕非只會念罵的尋常人家可以做到,因此日劇『下町火箭』以閥門為主題是有道理的,好閥門真的很重要,閥門好不好和重量不是絕對相關。

  如果不懂真正的必要原理,陷入人云亦云聽說轉述道聽途說學人亂講的惡性循環,連騙人的也被騙,結果就是互騙互信循環不已,這樣當然就永遠不會有運用輕機的輕快智慧,發現自己有這種情形的廠家和買家就乾脆承認比較輕鬆好教,但很可惜有這種覺悟的人極微稀少,在社會學科分類屬於『好騙難教』型,這是正常現象看多了見怪不怪習慣就好,年紀稍長看什麼都會順眼的。

 

  有些動畫顯示はやぶさ接近地球有兩台氙氣(Xe)引擎啟動,這是錯誤的,當時只剩一台二合一的引擎賭上最後的燃料勉強運作。不久前受到挫折的『曉』金星探查機也是推進功能大量喪失,只剩方向控制引擎提供一成推力,這是起因於張開太陽風帆時意外中斷通訊,這大概與犧牲通訊機能的設計有關(新出報告是避免液態燃料固化添加劑影響閥門機能所致,但官方資料請保持存疑為宜,因為這不是比信仰而是講科學),『輕機超機能』的設計與運用真是非常嚴酷的考驗,因此即使同業之間尚無同等級的對手,筆者平日生意服務的壓力仍舊很大,連『技術立國』原廠也很想知道筆者怎麼做出超機能應用力的。

 

【小惑星探査ローバー  ミネルバ】「遠く離れた君に」
這個動畫才是對的當時只有一個引擎啟動


  別家要模仿 はやぶさ計畫的也在急起直追,不過好像大家都放棄模仿輕量化這一點的,『輕機超機能』的設計與運用真是非常嚴酷的考驗,這是要再次說明的。

 

 

 

蓮舫のいいわけ 「2位じゃダメ発言」は誤った報道だ
  (中文翻譯:蓮舫的藉口『做第二名就不行嗎』的發言是錯誤報導)
 
 
蓮舫當場質問的是為什麼要做第一,難道就不能做第二呢?
 
其實就經濟原則來說如此的質問是合理無疑
 
但卻難免引起堅持『技術立國』人士的反感
 
當世界第一比第二要清爽多了
像筆者這些過來人都知道這一點的


 

 

 

 

台長: 8cm
人氣(5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