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28 13:09:53| 人氣74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4-28‧天文攝影講究人機互補‧日本也有8CM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1-4-28天文攝影講究人機互補日本也有8CM篇

筆者追隨聖人的腳步,從小就很賤所以會做許多卑鄙的事情(論語:「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Google Yahoo! 搜尋「8cm」排序第一就是本格推理。


  大家對望遠鏡一直忍耐、容許著許多誤解,開講派人士蹍轉人云亦云聽說轉述道聽途說學人亂講,其他人基於同儕壓力就不便表達自身體驗內心感覺,越是小眾壓力越重,成語『指鹿為馬』的馬鹿事態就是這樣發生的。


日本馬鹿情事

  為什麼天文觀星變成這樣呢?因為市場被引導走向深空攝影,只要進入這個領域,所需的機材、配件、安裝使用技術就變得非常龐雜,其間品牌型號款式比觀星人數還多得多,所以人際關係就變得非常重要,似乎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要忙著測試機材,竟然忙到無暇測試自己,況且測試了那麼久,大家有沒有發現各天文廠都沒誠意幫忙校正光軸和極軸,因為連一點方便性的輔助設計也沒有提供(原廠願意在主鏡玻璃本體配置三個LED燈,準確對應三個調整螺絲位置就很造福小眾了),不知是否怕大家用得很滿意就不再換機了,所以還是只有少數幾%高手能夠調好,這樣對原廠最是OK。

 

 

 

 
 現在連數位相機鏡頭都配三個LED燈了

 

  筆者沒有這樣的煩惱,翻原廠型錄花錢買配件,剩下的都靠數學計算衍生技術操作,筆者不太需要人際關係干擾筆者進行突破性研究,更沒想改機自找麻煩,這樣才會輕快,當然筆者是完全沒興趣幫人測試機材的。

 

  如果真的想要透過炫耀方式影響他人藉以獲取快感(坊間通稱為推廣),筆者建議找里長合作,大多數里長手上都有鄰里公園可供長期合作,能夠立上兩根赤道儀鐵柱就很好用,長期設置機材的經驗可以參考本格推理,可能會壞的只有塑膠蓋片,有的螺絲容易鬆懈,馬達不會壞也不需要再上油,至少對一台只用二十來年的赤道儀是這樣。


  現在筆者就知道了,有些東西靠紙黏土固定就可以。

 

  大家說要推廣的,其實是天文廠想要推銷的,攝星鏡的焦距已經短到不能再短,但是赤道儀卻還是越買越重,就這樣一路失衡問題越來越嚴重,到現在都還找不出個終極平衡點,有些同好自我介紹時毋忘列舉大批機材體驗清單,顯示自己一錯再錯的『被測試』經驗異常豐富。筆者看過一些外國同好的寫經驗講心得,他們不太會列舉大批機材體驗清單,大概人家沒這個文化。

 

  會一直進行非必要之失衡性更換機材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己的操作技術一直無法與機材做到互補境界,所以持續處於不安不滿狀態,解決的辦法有三個,不是要1.提升技術,就是要2.降低要求,或是用3.靠更換機材配件與電腦軟硬體敷衍。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因為第12項大家不愛聽天文廠也不愛講,所以一致鼓掌通過採取第3方案。筆者一直鼓勵大家進行思考,考量年紀體力與生涯規畫之間,做出最完美的觀星配置,而不是一昧持續添換測試機材幫天文廠收爛攤子,使得屬於自己的觀星生涯遲遲無法正式開始,搞到機材永遠無法整備就位直至真氣耗盡,可說是還沒開始就油盡燈枯,徒留一疊天文攝影廣告雜誌收場終究是以到處幫天文廠與同好打工而硬撐下去,正是壯志未酬的寫照,後來捫心自問才想起當初一開始根本沒想到要搞得這麼複雜的

 

  有次筆者收到親友宅配寄來的奶酪,真是好吃極了,不過比超商奶酪好吃一點點是可以理解,但是這個名牌奶酪太過分好吃就知八成有摻料了。筆者透過大量基本研究提供合理的機材性能極限,有人做得很好是因為有私家技術摻料彌補機材缺陷,如果好到過頭八成就是資料有假(例如有『觀星文創家』明明是用8吋鏡,卻說是用某品牌8cm鏡做廣告行銷),大家做不到人家那個水準是私家技術不足所致。『私家技術』這種東西非屬人云亦云聽說轉述道聽途說學人亂講之流(高手有私家地點不讓人跟拍之部分原因在此),很少會像本格推理一樣被拿出來完整揭露,這是因為筆者不做攝影,只作可行性研究與實驗服務,最終實戰驗證要靠其他用家抽空幾分鐘順便完成,才不會影響筆者研究進度,數學筆算過可以的就是可以,請放心使用給他用力摧下去

   

  哪台汽車有『漂移鍵』可以按的,漂移是靠技術和調校做出來的,不是靠安裝『自動漂移器』做出來的。赤道儀運作有很大的技術介入空間,如果是彗星更要會準備導星計畫和相關計算,即使要靠光電導星做低精度全自動導星也是如此(系統運作比較輕鬆不用亂跑),都有人力介入的技術空間的,而且要能一個人配合自家機材特質獨孤完成,不是全靠小眾公佈單一數據就可以做到的。

 

 
 飲用牛奶有助漂移
漂移起來好像彗星通過近日點

 

 

  觀星者要懂得與機材互補聯手的哲理所在,才會結合出高機能,這是最有趣味的地方,筆者介紹『Nikon 8cmの世界』http://nikon8cm.exblog.jp/,人家就是很積極想要和機材互補聯手作出高機能,雖然部落格是以品牌型號為名,但人家不是要講究品牌型號,而是要彰顯觀星者個人的趣味與氣魄。


這是三十年前的Nikon望遠鏡‧至今仍是觀星部落格的要角
http://nikon8cm.exblog.jp/i5/  http://at-h.net/~has/blog/01/2009/04/8.html
筆者也用三十年前設計的8cm望遠鏡‧舊設計都是長焦的

每一個星雲(星團)有其最佳反差倍率不是壓低倍率就容易看到的
連這點都搞不清楚的不要人云亦云學人亂講口徑倍率論

 

  本篇最後給大家補習一下,大家看到很多日本人老來都做趣味人,日本國民年金基金除了一堆支出不清不楚的爛帳,也有人繳了年金卻沒憑沒據憑空消失,但是現在來看還不錯,有位靠日本國民年金在新北市(前稱台北縣)山間小鎮 Long Stay 的日本老人,其實幾乎都在海外旅遊不在台灣,另外有位從JR退休的日本老人說他用年金維持很棒的溫室栽培,每個月年金可以剩下十萬日圓存起來。日本趣味人網站有很多族群,很多是退休老先生老太太,其中也有很多天文愛好者。


国民年基金 20070817 長澤まさみ 長澤雅美


CM
長澤まさみ国民年金基金 01


CM 長澤まさみ国民年金基金 02

 


   

  有些重點還是要持續強調的,首先是選擇導星的問題,恆星的導星不需要選擇視野的恆星,像拍M42星雲時,選擇天狼星或北極星都一樣可以當作導星的,因為單一極軸偏差事件對全天恆星的導星偏差是一樣的(也就是全天一個恆星的導星偏移偏移的方位角度都會是同的,不能100%完全沒差,但在一般攝影期間偏差量會遠低於大氣擾動),所以沒有找不到導星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不知道全天隨便找一個超亮恆星都可以當作導星,這一點確實違背坊間常識,手工導星或光電導星做一次就知道,極軸誤差越小越有效(把北極星導入極望視野中央附近就了,不必精確準位,數學上的效果就足以充分成立了)。

  在相同的極軸偏差場合,無論是用天狼星或北極星做為導星,兩者都會同時呈現幾乎100%相同的情形,連筆者也無法分辨兩者差異,所以完全沒必要以視野內的暗星做為導星,也不存在有找不到導星的問題。依據下表粗估上圖的極軸偏差只有0.008度角(28.8秒角‧請勿奢望強求極望每次做到這種失格水準),修正方向如下圖。

 

 

  如果可以隨意找亮星來導星,這樣導星鏡組合的選擇性就寬廣許多,「窺管」就是下一次瞄準配件進化,卻也會是一逆進化。 

  另外一個討論,就是很多導星不佳是技術不良所致,但是卻常把責任歸咎於望遠鏡剛性不足有形變,其實曝光也就那幾分鐘而已,現代數位攝影又沒有什麼相互則不軌(又稱互換則不依)之類的問題,不如擔心風吹要好好固定約束避免晃動比較實在,大家擔心剛性問題結果望遠鏡越買越重,其實導星失敗的責任分配比重如何分配,應該還有檢討空間,當然用光電導星來敷衍也是速效方法,有了光電導星就可以把很多問題打包起來拋諸腦後。 

  對於官派學閥的巨大望遠鏡而言,考量望遠鏡重力形變而做離軸導星離軸導星是有必要,業餘小鏡沒有這個顧慮,也不該把導星不良責任隨便誣賴到形變上頭,因為看相片就可以檢討出來,依據望遠鏡結構來看重力形變會有特別的方向性,誤判機率低於30%。不同的導星不良因素都有特徵可循,看相片可以稍微猜測出來各種因素比重 ,建議先做到下面這樣自動追蹤再追究有無形變。
 

做到這個程度導星超簡單赤道儀極軸偏差是難以估計的微小
即使把大氣擾動
誣賴為極軸偏差所致極軸偏差亦在0.00003度以下
用對方法第一次就可以100%做到
不必碰運氣矇好運

(這是筆者第一次用單星雙軸法校正因為是初體驗花了兩小時)
結論是準確的極軸是靠手指關節輕敲出來的
自動化機械很難做到

 

  有些評估是說光電導星效果有好有壞,其實這也是有可能改善的,善於運用極軸管理技術,可以讓光電導星的工作負擔降低很多,各方因素各退一步,光電感知和運作介入效率就會提升,在北半球只要極軸微微升舉就可以,升舉的角度計算可以參考以下連結,大家只要照自己的赤道儀精度做比例增減就可以,也就是精度6.5秒角的赤道儀要升舉0.2度 

  看到這裡會覺得一頭霧水是正常的,以上大多屬於在台灣本地多年來逐漸發展的技術,台灣以外文獻找不到是正確無誤,二十幾年來在台灣大約只有幾人理解,早先在本格推理全有見解沒有隱藏,逐篇參考就可以慢慢瞭解。  

 

2010-04-26極軸管理理論最速實戰赤道儀卡卡

http://mypaper.pchome.com.tw/8cm/post/1320892297

2010-05-04赤道儀北端要升舉多少角度才足以消除周期誤差的減速呢?http://mypaper.pchome.com.tw/8cm/post/1320922195

精度6.5秒角的意思是周期誤差全幅13秒角,高級赤道儀要加計大氣擾動全幅3秒角,例如精度4秒角的要以5.5秒角計算(周期誤差全幅11秒)。

  


日本水ロケットコンテスト(前半)

 

日本水ロケットコンテスト(後半)

 

 

 

 

 

 

 


 

台長: 8cm
人氣(74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悄悄話)
2011-04-28 15:21: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