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17 22:58:10| 人氣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南方周末:董建华七年(轉貼)(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董建华语录

  ●八载风雨路崎岖,市民的痛苦、忧虑,和他们对政府的期望,我未有一刻忘怀。为疏解市民的痛楚,我鞠躬尽瘁,从未敢一日懈怠……我有幸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这个特殊的位置上报效国家,服务香港市民,这是我一生的光荣。(2005年3月10日,辞职感言)

  ●我到过亚洲许多个城市,真的还没有发现比香港更好的地方。(2004年6月19日,董建华以英国经济成功转型勉励港人,并期望香港成为亚洲的伦敦)

  ●决定退是很容易的,决定留任反而很艰难,是需要勇气的,需要更大的付出。(2003年7月17日,董建华在中区政府合署会见新闻界时发表谈话)

  ●各位市民,当前香港所面对的、前所未有的逆境,对你们来说固然是重大考验,对我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重大考验?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你我之间加强了认识。存在于你我之间的共同命运,最终必会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增强市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2002年7月1日,董建华在香港行政长官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致辞)

  ●我工作实在太忙,所以不经常回来(董建华位于粉岭的别墅)。但董太很希望我来,她会打电话说:“喂!7个孙儿孙女都在,你快点来吧!”周末,我就会尽量赶回来。(2002年2月25日,董建华接受香港主持人陈启泰的《真情对话》访问)

  ●在目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我们有责任帮助纾解民困。(2001年10月10日,“9·11”带来的全球经济低迷中,董建华第一个特首任期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

  ●事实上,香港的未来发展,仍有不少问题等待解决,而且外来竞争压力很大,都需要我们继续发挥同舟共济的精神,协力同心,携手并进,而不是把精力消磨于内耗之中。(2000年10月11日,在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

  ●我们一定做得到!维持联系汇率将能确保香港的长远经济活力与利益,短期的痛苦可以接受。(1998年金融风暴危急关头,董建华这样鼓励全体香港人)

  ●我很有信心我们是可以做到的,我会尽一切的力量去做。五年之后,你可以看我做得怎样,好吗?我很有信心。(1997年7月2日,就任特首之后第二天的记者会上)

  ●我有更重要的任务。(1996年10月18日,董建华在宣布参选香港第一任特首之后放弃了家族生意,并这样表示。)

  ■董建华历程

  【一】船王世家
  董建华生于1937年,其父董浩云,世界7大船王之一,董建华为长子。年少负笈英伦,毕业入通用电气工作,1969年,回港助父打理家族事业,从而开始了他的商界生涯。

  【二】债台高筑
  1980年董建华接掌家族企业,恰逢世界航运业大衰退,2年后,公司共欠下债务达250多亿元,同年,其父心脏病发逝世。
 

  【三】神奇拯救
  先有汇丰银行38亿港元解困,继之以霍英东注资1.2亿美元,再有5大银行联袂拔刀相助,3年间董氏家族起死回生,有如神助。

  【四】政坛黑马
  自1982年踏入政界,到1992年被中方委任为第一批港事顾问,旋即成为香港行政局议员。

  【五】问鼎特首
  1996年12月11日,400位推选委员会委员投票选举首任特首,董建华当选。1997年7月1日,董建华领导特区政府,开始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治港实践。

  【六】金融风暴
  1998年西方金融大鳄先后4次猛攻香港,尤以夏日一役惊心动魄,在有人惊呼“香港经济5日内断气”的情况下,董建华拍板动用1200亿港元入市干预,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最终成功击退炒家,保卫了香港。

  【七】经济复兴
  2000年,中文网站Tom.com上市,30万港人排队申购,挤得鞋都掉了,情景多年少见,在1999年经济出现拐点后,2000年香港经济增幅高达10.5%,雨过天晴。董建华获颁香港杰出领袖奖。

  【八】高官问责
  香港经济2001年再陷低潮,董建华发表的第5份施政报告中,开始推行高官问责制,是年,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辞职,曾荫权、梁锦松开始走上前台。

  【九】连任
  2002年2月,800位推选委员会委员投票,董建华作为唯一候选人,成功连任特首。

  【十】SARS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之战,考验的不仅是政府,更考验的是人心,是体制。在特区政府的努力下,香港成功抗击了非典的肆虐。

  【十一】CEPA有礼
  温家宝总理于回归六周年之际访港,并携来CEPA大礼。这一“紧密经贸安排”,与董建华加强与中央及内地的奔波策划之功密不可分。这为香港2004年经济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

  【十二】澳门讲话
  2004年底,胡锦涛主席视察澳门时,听取董建华述职,勉励他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香港当年经济增长7.5%,失业率降至6.7%,总就业人数创出330万历史新高,连续第7年获颁“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桂冠。

  【十三】“董生保重”
  2005年3月10日,董建华以健康原因向国务院提出辞呈,国务院随即批准了他的辞呈。而海外媒体也分析,董建华此举,也有助曾荫权以代理特首的身份,建立威望,进而问鼎7月1日展开的特首角逐。

  践行“一国两制”第一人 

  □史哲

  之前,也许很少有人能想到,董建华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第二个特首任期。连多年来一直叫嚷着“董特首下台”,甚至把这句话印在衣服上、天天穿在胸前的“长毛立委”梁国雄都没有想到,这一刻就这么来临了。

  董建华在记者招待会上平静地宣布了辞职的消息,也把自己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行政长官的履历定格在了2005年3月。自1997年7月1日那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以来,“一国两制”的香港在董建华的治下,度过了最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八年。

  回归紧接着的是香港经济泡沫的破碎、亚洲金融风暴的正面冲击,再往后从居留权风波、SARS、特首直选之争到立法事件……而由商入仕,缺少政治手腕、素有“好人”之称的董建华,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风云变幻、波诡云谲。上述的桩桩件件,恐怕无一不比他面对负债250亿港元的董氏企业之时都要来的艰难,毕竟后者只是他的家族产业,而前者每一件无不关乎香港的命运,关乎香港市民的福祉。

  如今,7年多时间过去了,人们终于能感觉香港在重新放射魅力,董建华却在此刻因健康原因而去职。董建华说他最遗憾的是没能完成五年任期,惜别之情依依。国家主席胡锦涛评价说,董建华先生带领香港特区政府,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带来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妥善处理了一系列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维护了香港稳定繁荣,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的确,作为首任特首,董建华成为事实上践行“一国两制”的第一人。在香港面临百年转折之际,董建华急流勇进,以率真之性,以“报效国家,服务市民”拳拳之心,筚路蓝缕,开“港人治港”风气之先。香港经历了百年西方现代政治文化和商业文明的沁润,这使得它必定有与故土的差异。当漂泊一个半世纪的香港重新被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划,它们的磨合注定会伴随着种种不适。董建华管理的是中国最现代、自由程度最高的地区,各阶层利益交织复杂。在万千头绪之中,董建华或常有无力之感,但终能通达于民间与中央,协调矛盾,化解危机,厉行改革,经居留权与SARS两事,香港民享政府尤具特色。

  20年前,小平同志承诺“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但中央政府毕竟没有成功管理资本主义试验田的经验。董建华八年主政,要时常面对立法会、媒体、普通市民近乎诘难式的质询,要面对超乎寻常的国际关注,要探寻香港与中央达成良性互动的途径,所有这些都是维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香港政治必须承担的“变数”,而这些变数也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中央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承诺。董建华自谦不是什么高明的政治家,他所能奉献的惟有辛劳与忍让,以踏踏实实的工作为中央处理和指导香港事务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

  没有人忘记经济泡沫破裂时,徜徉在香港人脸上的无奈。然而,正是董建华主持的香港特区政府,团结香港各界,在借大陆之力惨胜国际炒家之后仅一年,就使香港经济复苏有望。董建华整合香港与内地经济的“类自由贸易区”的设想,直接催生了CEPA。如今,这已经成为刺激香港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因素。2004年,香港经济迎来了金融危机之后最好的年景。更为重要的是,回归后的香港不仅没有变成“死港”,其自由开放的市场体系反而更趋完善,在应对全球化的经济挑战中更具活力,香港也因此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这也许是对香港,也是对董建华执政八年的最高评价。

  董建华没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放弃自己的责任,他留给香港人民的是一个蒸蒸日上,恢复了自信,对自身权利充满尊重的香港。在董建华宣布辞职的记者招待会上,许多记者注意到,董建华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这样的香港,董建华应可释怀。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