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30 16:38:58| 人氣1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密宗道次第廣論......妄執唯修空性便能成辦二身。明斷彼疑,說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次說波羅蜜多乘中,以餘五度方便攝持慧度,經三無數大劫而修正行,即證菩提。修曼陀羅輪等方便復何為耶?為除彼疑說「故曼」等四句。安樂如前,律義,謂受二根和合之樂。佛慢者,謂離庸常慢,非遙遠者謂即此生可得。次說若修佛身,當修法身相耶?為除彼疑說「佛具」等四句,方便,謂修三身行相之三種三摩地。西藏諸師多唯將此所說曼陀羅輪諸天瑜伽配初次第,是未能分諸天瑜伽與生起次第廣狹之過。當知俱通二種次第。修大成就棄捨天瑜伽之根本邪執,即在妄執唯修空性便能成辦二身。明斷彼疑,說色身因,決定須修天瑜伽者,《幕續》此說最為明顯,故今引之。以彼為例,亦當了知餘續所說,今恐文繁不復多錄。

凡事對懷疑的最後提升以及對它的反思....

但如果我們在這個凡事懷疑的方向上繼續走下去,那麼我們就必須懷疑,究竟是否有某一種部分存在;更進一步說,究竟是否有具體內容的相立複數存在,因為說到底..如果我們在內思這裡敢於作出這個判斷,在共存與延續中出現的內容始終在某種方式上是統一的。懷疑最後會在這樣一個主張中達到頂點:意識是一個絕對統一的東西,關於這個潛心意識,我們至少無法知道,它是否具有部分內容,它是否曾在某個生命體驗中展開自身,無論這人生體驗是同時性生命體驗,還是時間上相續的體驗。

很明顯,這樣一種潛心懷疑主義會使任何一門心性法門都成為不可能。在做過上述闡釋之後無須再說明,這種彼懷疑論解是如何出現的。所有內在生命現象的河流都不會取消這樣一種可能性,即:首先將這些現象法納入到儘管完全清晰的~因為是直接根據直觀而構造出來的,但仍然模糊的概念法中去,然後在這些概念法的基礎上進行雜多流的、實事上雖然粗糙,但仍然明證的劃分印心,這些劃分足以使一項心性法的探究成為可能。

至於白色光平面的法例,我們在對「白色平面」內容的對比觀察中...在這裡所指的不是在事物性觀察中的白色平面本身~可以注意到那些變化,但也可以隨此變化一起注意到那個相同之物,甚至是同一之物。並非是那些被想象加入到其中的限制才構成碎塊片,而是這些限制僅僅劃定了它們的範圍。明證無疑的是,這些碎塊片確實是在「白色平面」內容的統一之中現存的,這個在同一意向中被確定的內容與同一的、僅僅通過那種想象而被改變的內容無限制地相合,前者與後者在被限定的部分方面相合。這些部分曾經在並且始終還在整體之中,只是不再作為被劃分的自為的統一體。這些內容會發生一定的偏差和變動,我們沒有把握,甚至沒有可能對它作出完全同一的確定,但這並不會取消這些判斷的明證性。它們與所有以關於直觀被給予之物本身之忠實「表達」的方式而作出的了悟闡述的決擇判斷一樣有效,這種有效是在某個可能偏差的領域之內的有效,亦即帶有一定含糊性標記的有效。不言而喻,我們僅只考察這樣一些情況,在這些情況中,所有人事關係都表明大致的差異,也就是說,現實地處在我們前面所說的那種大致的明證性的領域內。

如果我們在相反的方向上前進,想象一個現存的分片被取消,那麼這種明證性也會顯示出來。假如一個平面分裂為一個白色的和一個紅色的截面,那麼在單純質性變化的情況下,這兩種截面部分的同一性仍然會保留下來。我們只要想象一下,一個截面的白色和另一個截面的紅色連釋互轉渡,這兩個塊片就會匯合為一個內部無差異的統一體;但即使如此,,這一點還是明證無疑的:這裡所得到的結果不是一個絕對簡單的內容,而只是一個同質菩提心的統一,在這個菩提心統一中所有內部劃分都喪失殆盡。這些部分還明證地存在於此,但是,儘管每一個部分都具有它的質性和所有那些屬於具體性的東西,它們還是不具備那種相互脫離的質性間斷性,並因此也不具備那種與那些一同融合進來的部分相隔絕的分離特徵。

如果我們將生命經驗概念和關係轉化為精確的概念和關係,如果我們構造出關於廣延、平面、質性相同性和連續性等等觀念之概念,那麼先天精確的佛法定律便會產生,它們會將那些建立在嚴格概念意向中的東西分解開來。與它們相比,單純闡述的陳述只是一些不準確的近似。但是,儘管含糊之物、全部單個的、現象的個別性領域不屬於精確認識的領域(這種認識法是用純粹的生活觀念之物來操作的),它卻並不因此而被排除在認識一般的領域之外。

據此也就可以看出,我們必須如何對待那些更進一步的、並且最終導向對所有部分和差異之否定的懷疑。在個別情況下,在感性(也包括特殊心性)體驗流動時,產生懷疑是非常可能的;但這種懷疑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能。只要有大致的區別,那種排除了任何合理懷疑的明證性就是可及的。

台長: 章嘉呼圖克圖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