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3-30 10:10:03| 人氣1,2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寶古今論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寶古今論:


博看官一笑解牽愁!!


弱智媒體各持立場近來<起笑>瘋學運及諷刺失能政府,還封(1)白馬政府及(2)黑箱學運為新三寶(NewThree Treasures in The Island)


計時三秒請看官自行選答支持對象:

  1. (Support)支持服貿

  2. (Oppose)反服貿

  3. 黑白貓熊(Do Not Care, Enjoying Food Only)

選錯答案並執行您可能就是明末→吳三桂。

選對答案並執行您可能就是貴民→吾三跪。


至於我,則愛追隨明朝出名之三<>太監,一可明<永樂>年奉旨七下西洋,二受欽賜改馬為姓鄭,全名鄭和(政通人和)


-------------------------------------------------------------------------------

網上鄭和生平簡介: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03104732

 


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鄭和的先祖是從西域來到雲南,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聖,所以鄭和本人也可能是一個伊斯蘭教徒。他的小字「三保」,可能和鄭和穆斯林的教名「三寶奴」(Abdul Sabbur)有關,三寶奴之意為「真主之僕」,一般民間稱他「三保太監」或「三寶太監」,即緣此而來。《明史》鄭和傳,稱鄭和「自幼有材志、豐軀偉貌、博辯機敏、謙恭謹密」,和一般宦官的形象,有很大的不同。

鄭和是出生在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剛建立明朝的洪武四年(1371)。洪武十四年(1381) 鄭和十一歲時,被攻入雲南的明軍所俘。在一連串顛沛流離,包括遭閹割的痛苦後,進入北平明燕王朱棣府邸,因此而有機會建立他和明朝未來第三任皇帝的關係,從而也改變了他原本可能不幸的一生。

公元1399年到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攻破南京,趕走他的姪子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史稱「靖難之役」。靖難之役期間,鄭和跟隨燕王朱棣南征北討,建立了不少功勞。因此,朱棣即位為明成祖之後,永樂二年(1404)初,親筆寫了一個「鄭」字,賜他為姓,並提升他擔任「內官監太監」,從此馬和變鄭和,也開始他另一階段不平凡的人生。

從賜姓後次年,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到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的二十八年之中,鄭和奉命率領當時全世界最精良龐大的艦隊,先後七次下西洋,總共訪問了亞、非30多個國家,進行了前此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海上敦睦外交之旅。如果從世界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鄭和遠航的行動,無疑乃十五世紀之「大航海時代」的先聲。當時鄭和,帶領中國,走向世界,讓中華民族能真實的放眼天下。

盡管自從鄭和在第七次遠航,逝於印度古里(Calicut)之後,中國也從此就不再進行類似的行動,並因此導致嚴重的歷史苦果。不過,鄭和遠航的歷史,至少顯示了直到十五世紀時的中國人在造船、航海等方面的技術成就,並証明了當時中國,曾在世界航海事業中居於領先地位。最重要的是,鄭和七下西洋的歷史,也同時反映了中華文化,在人類歷史以致世界文明歷史中所曾經擁有的成就。

 

## 據說馬來西亞北部有許多皮膚白皙的回回,及非洲東北角處少數人種都是鄭和艦隊官兵後裔呢!!










































































台長: Pen Knight
人氣(1,202)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小文 |
此分類下一篇:黃花明日尚未朽
此分類上一篇:黃金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