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06 23:17:53| 人氣1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三)

繼續湊熱鬧,

拾穗非常有名啊!
畢竟能夠出現在歷史課本裡面的繪畫,
表示真的非常有名!
所以其實我知道拾穗,但是沒聽過晚禱啊~~~
(一點也沒有內疚的意思~~~)

***********
以下資料來自:
http://67.210.111.35/~plane49/work06.htm

拾穗
創作年代:1857
油彩、帆布
尺寸:83.55 x 110 cm
Des glaneuses ou Les glaneuses, 1857
huile sur toile
RF 592
《拾穗》收藏的曲折歷程和《晚禱》有密切的關聯:《晚禱》在1889年由於法方籌資不足而被美國人捷足先「購」並運往大西洋彼岸,引起法國輿論界很大的騷動。法國著名的香檳酒窖擁有人龐茉莉(Pommery)夫人因此決定購買《拾穗》並捐贈給羅浮宮。1889年9月28日,龐茉莉夫人在寫給美術司長的信中說:「由於我們未能將米勒的《晚禱》買給羅浮宮,我剛剛為羅浮宮買下了《拾穗》。我已經向畢修福森(Bischoffsen)先生發出了正式允諾,我會在遺囑中列入這項捐贈。在《晚禱》被送往美國的時候,我看到您有多麼傷心;我想您聽到現在這個消息應該會很高興。」龐茉莉夫人在1890年3月19日逝世,同年5月《拾穗》就正式成為羅浮宮的館藏。
《拾穗》是米勒十年觀察與研究的成果。呈現三個農村婦女,在收割之後的麥田裡撿拾遺落的麥穗。較年輕的兩位彎著腰朝向麥稈七零八落的灰土地,雙眼緊盯地面,忙著撿拾落穗並隨手扔進兜在腰際的圍裙裡。最年長的婦女微微俯身,手中拿著一把細枝。背景可見遠方的田裡仍在繼續收割,成綑成堆的麥綑、麥垛,一輛大板車和成群的農場工人構成一幅明亮歡愉的熱鬧景象,與三個拾穗女的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在畫面右側,騎馬的管理員正在監督收成的進度。更遠處可以看到村莊的屋宇。米勒的用意並不在於說故事。進步主義的藝評家卡士坦尼亞里(Castagnary)寫道:「這是一幅很美、很簡單的藝術品。作者無意做任何宣示。儘管畫面所繪的確尖銳,但卻超乎於擁護任何立場的激情,以不造假也不誇張的方式再現大自然真實、偉大的篇章,殊堪與荷馬、魏吉爾的史詩相媲美。」將米勒與希臘、羅馬時代的大詩人相提並論,並不為過。許多人都在這三個拾穗女的身上看到了雅典巴特農神殿雕像的影子。吃苦耐勞的生活賦予她們雕像般沉重的身軀,長年的操勞使肢體越來越沉重,習慣於彎腰工作之後,腰桿就難以伸直了。
亞布(Edmond About)形容她們「足履木鞋,追隨著米開朗基羅和勒敘厄(Le Sueur)的腳步。」三個婦女分別裹著藍、紅、黃三種美麗原色的頭巾,相貌特徵幾乎全被遮蓋了。她們是沒有面孔的無名氏,她們只是拾穗者。米勒將這幅畫取名為「Des Glaneuses」,用不定冠詞「Des」來表示畫中人物並不特指某些拾穗者,意味著畫中情景具有「放諸四海皆準」的代表性。這樣的畫面難免會喚起人們對農村社會問題的關心,尤其在布利(Brie)地區盛產小麥的大農場,經常可以看到在地主、工人的身邊,苟活著被社會體系排除在外的人(例如這些三餐不繼的拾穗女)。保守主義者批評他畫的是「衣不蔽體的稻草人」,顯示布爾喬亞階級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恐懼,深怕窮人再度揭竿而起。而非對米勒的純畫家立場的恐懼。無論如何,《拾穗》在1857年的沙龍首次展出即備受矚目,受歡迎的程度與日俱增,與《晚禱》不分軒輊。

***********

這幅畫,在我上課的時候,我聽得比較懂了,

聖經裡面有故事,就是說你們要照顧窮人,
所以收成的時候,
遺落在地上的穗子,必須留給窮人撿拾,
(意思就是說要做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的意思~~)

所以拾穗就是在畫一家三個女人,出來撿食物~~
右邊彎不下去的是奶奶,
中間努力撿,懷中有一大袋的是媽媽,
左邊脖子還要防曬,沒有很認真的是女兒,

(世界名畫被我講成這樣~~~)

而且構圖又是黃金比例,
三分之一的天空,
三分之二的大地,

這次的展覽,
除了米勒廳的畫作之外,
還有跟他同時期的畫家,
以及同時期的攝影作品,

台長: 白菜2號
人氣(1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白菜園 |
此分類下一篇: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四)
此分類上一篇: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