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06 23:02:51| 人氣3,3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斷的詰問思索 持續的前衛啟蒙──走過卅年的進念‧二十面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首登於PAR表演藝術》,2012年11月號,239期,頁108-110。】

 

 

十一月,成立三十週年的香港實驗演藝團體「進念二十面體」(以下簡稱「進念」),即將在「香港週2012」於台泥士敏廳呈獻改編自歷史學家黃仁宇同名著作的大歷史話劇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原著作者及舞台作品都強調這是一個「中國失敗總紀錄」。黃仁宇參考了許多明朝史料、歷史文獻、傳記資料,透過他的生花妙筆,將表面上平淡無味的明神宗萬曆十五年,寫成是幾百年來中國歷史、儒家禮教、倫理道德、官場文化等所累積的總體結果,並且揭示往後數百年的中國歷史命運,亦復如是;黃仁宇的歷史敘述技巧以及精闢的歷史觀點,在該書一出版之後,隨即譯成多種語言版本,在國際歷史學界和出版讀書界都造成不小的迴響,胡恩威是1980年代在英國讀書時,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The School of Oriental & African Studies)讀到《萬曆十五年》的英文版的,他覺得「這本書比起其他分析中國文化中國曆史的書已經來得理性和冷靜,它不會像柏楊、李敖、孫隆基先生的作品,充滿著發洩式的批評,也不會像偽中國學者的馬屁文章,更不會是金庸先生犬儒式逃避主義的作品。[1]

 

1999年榮念曾及胡恩威曾經聯合製作過《萬曆十五年》,到了2006年,胡恩威又聯同大陸熱播歷史劇《走向共和》的編劇張建偉,改編成更貼近原著的舞台作品,誠如原著以人物記傳為綱、以記事分析與心理分析為內裡,戲劇的呈現也依此結構佈局,讓一個個書中主要敘述到的歷史人物(張居正、戚繼光、申時行、海瑞、萬曆皇帝、李贄)陸續登台,將黃仁宇的全觀敘述,改為角色的第一人稱敘述,或者第三人稱他述,又或者是兩人對話,在引錄黃仁宇部分文字敘述的同時,也經常插入眉批式的後世心得,甚至是讓人物吐露內心真言,這一切敘述型態的轉化,使得原本就已經具有高度可讀性的文字,更增添了許多可看的戲劇性。這個作品從首演以來,已經在香港五度上演了四十七場,這次來台,將是第六度上演,總場次邁向五十場。

 

如果打開進念來台演出交流的年表,我們會發現進念在1982年創團之初(創始團員包括榮念曾、楊永德、何秀萍、黃婉玲、劉澤源、林奕華、潘德恕等人),就已經開始應新象藝術中心之邀,3月來台,參與第一屆亞洲戲劇節及會議,並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演出《龍舞》(集體創作)與《中國旅程之五──香港台北》(榮念曾導演)。1984年則應雲門舞集之邀,8月來台,參與「荷花的邀請」,並在國立藝術館演出《百年之孤寂第二年──往事與流言》(集體創作)與《列女傳──三個女人的一隻神話》(何秀萍、榮念曾聯合製作)。當時正值台灣第一代小劇場、「實驗劇展」時期,許多人處於一種探索戲劇新形式,藉以表現當代生活情境的熱烈狀態,進念的演出,「的確為台北的戲劇界帶來了一次嶄新的刺激,其前衛性與實驗性均超出了我們實驗劇展中演的劇目之上。[2]

 

解嚴後,19888月屏風表演班邀請進念合作《拾月/拾日譚》(榮念曾製作),在國立藝術館演出,「類似舞蹈的肢體構圖,傳達創作者對香港現狀的質疑、對未來的不肯定,以及對過去的不相信[3],原本屏風抱著「引進國外優異團體分享台灣劇場觀眾[4]的信念,演出之後,卻引來部分觀眾看不懂的反應。屏風不急,慢慢地等觀眾成長,累積更多的戲劇審美經驗值,終於在19973月,香港回歸中國前的幾個月,再次引進進念的《山海經──老舍之歿》(榮念曾編導),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台北藝術大學)表演藝術中心戲劇廳演出,與當年5月該校戲劇系學期製作《記得香港》(汪其楣編導)相映成趣,同時紀錄了一個已經消逝的時代。

 

香港回歸之後,進念透過表演工作坊的中介製作,2004年帶來了改編自張愛玲小說的多媒體音樂話劇《半生緣》(胡恩威、林奕華聯合編導),在國家戲劇院的舞台上,擺了滿滿的一大面書報牆,畫面令人至今印象深刻。其實在此之前,長期與表坊合作的演員丁乃箏才剛在2002年,與進念合作演出了《嘰哩咕嚕搵食男女》胡恩威、林奕華聯合編導,那齣戲主要反映了香港人的精神文明特徵,受到激發,隔年表坊也推出了《亂民全講》(賴聲川導演),反映了台灣人的精神狀態。

 

2008年,台北藝術節邀請進念來台演出《華嚴經之心如工畫師》(胡恩威編導)以及《路易康談建築》(胡恩威編導),呈演進念擅長的多媒體影像音樂劇場。2011年,則由兩廳院邀請了進念「榮念曾實驗劇場」作品之一的《夜奔》來台演出,透過京劇武生的表演、唱唸做打、中英文字幕(不見得是相互對譯,經常是相互對話)等方式,重新結構林沖夜奔的戲劇行動與人物心理,是一齣精緻的小品,榮念曾偏愛的是「演員站位的空間配置、線條的運動、空間的構成、色彩的組合、裝置的均衡,是音樂、音響、燈光、動作、影像、文字、台詞的整體綜合,其舞台構型(formation),在表面的紛亂與自由即興的背後,是時間、運動、節奏……嚴密的安排與精準的計算。[5]

 

過去三十年,香港社會經歷了許多關鍵的歷史時刻,1984年中英簽訂聯合聲明,確定香港終將回歸中國的命運;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讓香港對中國頓失信心,產生極大懷疑;1997年回歸;2003SARS肆虐香港,同年71為了反對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五十萬人上街大遊行,要求特首董建華下台;2006年及2007年,相繼有保留天星碼頭與皇后碼頭的文化資產保育活動,香港本土論述的意識與力量逐漸凝聚;2009年至2010年的八○後反高鐵運動;2011年反地產霸權;2012反國民教育運動。三十年間,香港快速地經歷了殖民、回歸、後殖民等政治狀態,尤其在回歸中國後的十五年來,香港與大陸之間的衝突逐漸擴升,香港人的危機感與焦慮感再度湧現。針對這些,進念從2003年起發展出了叫好又叫座的「東宮西宮系列」,結合棟篤笑、相聲、荒謬劇、情境喜劇、惡搞歌曲、惡搞電影等形式,成功地香港人的公民教育融入到政治諷刺喜劇之中。

 

進念從創團以來,就一直扮演著詰問時代、探詢歷史、憂心香港人當前生存處境、啟蒙教育、文化關注、創意激發、反抗精神等多重角色,在表演的美學上,「以非職業演員的粗放、稚拙、平直簡寡,以肢體動作、姿態造型為主的非文本編作(desising),以裝置、幻燈、電影投映、即時錄像、電腦合成等多媒體技術與資訊,以對經典作品或名著取其一點、借題發揮的挪用與解構,形成一種與傳統戲劇的線性敘事完全不同的舞台呈現方法。[6]作品數量已經累積近兩百齣,演出多以系列為之,包括「百年孤寂系列」、「中國文化深層結構系列」、「中國旅程系列」、「列女傳系列」、「石頭記系列」、「多媒體建築音樂劇場系列」、「多媒體音樂劇場系列」、「新媒體劇場系列」、「大歷史話劇系列」、「實驗傳統系列」、「張愛玲系列」、「文學經典劇場系列」、「生命劇場系列」、「社會劇場系列」、「進念同志系列」、「進念運動系列」、「青年劇場系列」、「香港二三事」等,單是從這些系列的名稱,也大致可以看出進念在內容主題和形式風格的多樣化,而且經常將「中國符號」做為一個遊戲場,在這個場域裡頭,辯證、詰問、反思、批判與啟蒙。

 

在社會文化與藝術教育上,進念也試圖扮演文化導師與啟蒙的角色,創辦過許多文化雜誌,如E+E》標榜「知識政治,藝術生活」,如《E+E》的刊中刊《Book》是有關創意的系列刊物;尤其幾位重要成員都有大量的著述,不斷地闡釋著自己的創作理念與文化關懷;胡恩威還曾經與梁文道在2001年創辦了牛棚書院,試圖發揮民間講堂的文化力量。

 

小說家黃碧雲說:「要談論進念作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誠如該團英文團名(Zuni Icosahedron)所示,zuni是一種介於藍、綠之間的顏色,而icosahedron則是幾何學上的二十面體,這正說明了進念作品的意義晦澀難辨、形式難以捉摸,堅持不妥協的精神。



[1] 胡恩威,〈不一樣的方法 不一樣的中國〉,《好風如水》,香港:E+E,進念‧二十面體,2007。頁54-55

[2] 馬森,〈進念‧二十面體劇團的衝激〉,《馬森戲劇論集》,台北:爾雅,1985。頁343

[3] 《屏風20紀念特刊》,頁126

[4] 同註2,頁16

[5] 林克歡,《戲劇香港 香港戲劇》,香港:牛津,2007。頁104

[6] 同註4。頁100

台長: 于善祿
人氣(3,3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