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28 23:48:37| 人氣1,40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想知道 vs. 應該知道 (又名國民黨不如飯島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果說,有什麼樣的選民就有什麼樣的政治人物的話,可能我們也必須承認,有什麼樣的讀者就有什麼樣的媒體,因為媒體每天餵養訊息,無形中便形塑讀者的價值觀,長久下來又互為因果。雖然新聞媒體常自封為所謂的「第四權」,姑且先不論這種自我膨脹的心態和似是而非的說法,它當然有一定的影響力,否則就沒有必要汲汲營營於收視率、閱讀率、發行量等數據,甚至為了搶獨家、衝高報份,而枉顧職業倫理和操守。

 

2001年,港資壹傳媒挾龐大資金來台,讓台灣的媒體生態產生不同規模的量變和質變,雖然它的爭議不斷,但對於讀者的喜好有著精準的掌握與操控,甚至把同業與其他媒體也一併「收編」,讓他們必須亦步亦趨、隨著節奏起舞,就好像最賣座和最爛的電影,都來自好萊塢一樣,你一邊罵還是一邊看,因為它在某種程度變成一頭怪獸,不是你視而不見就沒事,而且它甚至成為形容詞,這就表示它已經內化在我們文化裡。

 

所以,當1225日中國時報的頭版頭條大剌剌的寫著「飯島愛疑自殺身亡」,應該毋需驚訝才對,這則新聞是10幾萬(有這麼多嗎?)的讀者必須先知道的消息,它跟我們的生活太息息相關,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大代誌。媒體到底應該報導讀者「想知道」還是「應該知道」的訊息,我選擇後者,中國時報選擇前者,我不清楚媒體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社會責任,至少從新聞安排的優先順序上,我看到一種近乎繳械的妥協與棄守,這不是嗜血性的「消費」行為嗎?為了「搶眼球」和彰顯媒體的勢力,可真是用心良苦,只要能在便利商店能多賣幾份報紙,就算成功達陣。

 

  

 

目睹中國時報的「水果化」,倒是在意識型態的光譜佔據兩端的聯合報和自由時報,不約而同以「李慶安具有美國國籍」為頭版頭條,我同意這是當天讀者首先應該知道的消息;而裡當把飯島愛擴大處理的蘋果日報,則以「陳敏薰辭101董座」為頭版。從這一天新聞事件的編輯見微知著,不難理解為什麼昔日的兩大報之一,今天只能當老三(先不算蘋果),而且落得被旺旺集團收購的地步。如果頭版無法代表報紙的「格調」和「高度」,那就放棄紙本,專心做電子報吧!至少頭版是機動性輪播和更新,不會被讀者看破腳手。

 

紐約時報發行人在去年二月接受訪問時說,I really don't know whether we'll be printing the Times in five years, and you know what? I don't care either.",清楚道出紐約時報走向網路電子報的不可違逆性。報紙在網路的衝擊下,早已成為一個式微的媒體,亞馬遜書店推出的Kindle電子書閱覽器造成熱賣,可能會加速電子紙取代印刷紙早日到來,省卻油墨弄髒手、新聞弄髒眼的汙染與喟嘆。

 

ps. 以當天中時的角度,李慶安不如飯島愛,而國民黨又拿李慶安完全沒皮條,所以就變成國民黨不如飯島愛。

台長: fine_flat
人氣(1,40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杜蘭熊, 外號杜老爺
2008-12-29 21:18: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