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1-12 23:57:28| 人氣1,7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玉海拾譯】小和田哲男〈日本戰國時代會戰史概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為PHP研究所《戰國會戰事典》文庫本的封面。最初,東京的三省堂在昭和五十九年(1984)出版小和田哲男(1944-)教授的《戰國會戰事典》。而後此書經作者重新修訂,改由東京的PHP研究所於平成八年(1996)發行文庫本。如同作者在此書前言中所說:「以往關於戰國會戰的書籍,皆以『川中島之戰』、『關原之戰』等大型戰役為敘述中心,地方上的小型會戰幾乎不被提及」,故書中除收入耳熟能詳的「川中島之戰」、「關原之戰」等著名會戰外,也收錄地方上不為人知的小型戰爭等為數一百四十多場的會戰。在每場會戰的解說部分,以戰爭的背景、經過和結果三條目,詳細交代戰爭的來龍去脈及歷史意義,並附上圖解、兩軍對陣圖和史蹟介紹圖文,使讀者有如置身十六世紀日本戰國時代的戰場上。因此,此書不僅可當成閱讀歷史小說和觀賞歷史時代劇的參考書籍,還可作為參訪古戰場時的最佳嚮導)



【譯前說明】

譯文譯自小和田哲男(1944-)教授《戦国合戦事典》中〈序章‧疾風怒濤の戦国時代〉的第一節「戦国『合戦史』概說」。為使題意更加清楚,故贅譯為〈日本戰國時代會戰史概說〉。全書的內容大致分為「戰國時代與會戰之概說」和「各會戰解說」兩部分。作者在〈序章‧疾風怒濤の戦国時代〉裡,從歷史學、軍事學和經濟學三種角度,分析日本戰國時代及大小戰役的性質與特色。之後的各會戰部分,作者從應仁元年(1467)的「應仁之亂」,沿時間順序介紹到元和元年(1615)的「大坂夏之陣」,將戰國時代大小會戰通貫於一冊之中。而全書之首的「戦国『合戦史』概說」,則以精簡篇幅帶出日本戰國時代的關鍵特徵,可讓讀者在短時間內對此時代有重點式的瞭解。

【作者簡介】

小和田哲男(1944-),靜岡縣人。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昭和六十年(1985)以論文《戰國大名後北条氏的領國制─後北条氏研究─》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靜岡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專攻日本中世史,主要的研究集中在戰國大名、戰國時期的地域與社會等課題上,常有前人未及的獨創性見解。著作卷帙繁夥,除學術專著《戰國武將》(1981)、《家康與駿府城》(1983)、《後北条氏研究》(1983)、《豐臣秀吉》(1985)、《伊達政宗》(1986)、《武田信玄》(1987)、《北条早雲及其子孫》(1990)、《關原之戰》(1993)、《城與秀吉》(1996)、《「人望」的研究》(2001)等書外,尚編輯多冊關於戰國大名的專門事典,以及完成眾多通俗性的戰國史、戰國人物與日本歷史之著作。而且,經常藉由大眾媒體的力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學界最新研究成果介紹到社會,致力於日本戰國史知識的普及工作。大阪的清文堂出版株式會社將其近年的研究論集整理編輯,在平成十二年(2000)、十三年(2001)兩年間出版《小和田哲男著作集》共七卷。


〈日本戰國時代會戰史概說〉

[弱肉強食的亂世]

甲斐(今山梨縣)的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國法(註一)「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裡,其中有個部份在強調隨時都要備妥武器,而其開頭就記著「天下戰國之上」。換言之,生處在被後人稱為戰國時代的人們,當時已有「如今是戰國之世」的認識了。

所謂的戰國時代,是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的呢?一般而言,都認為是從應仁之亂平息的階段開始,至織田信長(1534-1582)擁足利義昭(1537-1597,在位時間1568-1573)上京的永祿十一年(1568)為止。但是,從會戰史的角度來看,更像是戰國時才有的歷史性會戰都集中在永祿十一年以後。所以,在豐臣秀吉(1536-1598)大致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工作,也就是到天正十八年(1590)征伐小田原為止的階段,可以算是戰國時代吧!而戰國之世完全結束,是在德川家康(1542-1616)討滅了豐臣家,即是必須把時間往下延伸到元和元年(1615)的大坂夏之陣為止。之後,稱為「元和偃武」,日本國內就不再有會戰了。

這樣來看,戰國時代大約有一百年。那時候,正是天天有戰爭的異常時代。

在戰國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守護代與國人領主欲取代守護大名,出現了很多所謂「下剋上」的戰爭以及伴隨戰國大名之間領土擴張戰的戰爭,但當時戰爭的規模還不大。一般來說,兩軍士兵的總數不過才數百至數千而已。

然而,這些戰國大名,不久後便併吞了鄰國,開始強大起來。接著又以奪取天下為目的而競相上京,戰爭的規模才變大。在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裡,也有一場戰爭要動用二十萬或三十萬大軍的情況。

參戰人數之多,與士兵的性格也有密切關係。這是說,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裡的士兵,在很多時候是兵農未分離之人,即有戰才參戰,平時則是從事農業經營的階級。相對於此,到了第三、第四階段,兵農逐漸分離的專業性常備軍團的比重就開始增多了。所以,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很多人都是利用農閒期來從軍的。

戰國時代的戰爭,大抵可分為遭遇戰、奇襲戰、攻城戰三種(也有分為野戰和攻城戰兩種情況)。數量上則以遭遇戰和攻城戰為多。在遭遇戰方面,經常選擇平原、河灘和田埂等場所。而在攻城戰的時候,則截斷糧道以削弱其戰鬥力,也就是採用「使敵軍餓死」和「水攻」的手段。

*戰國時代的階段區分:
一、第一階段,指延德三年(1491)室町幕府守護體制的崩解至天文十二年(1543)守護代和國人層的抬頭。
二、第二階段,指天文十三年(1544)舊守護勢力急速沒落至永祿三年(1560)新興戰國大名勢力之擴大。
三、第三階段,指永祿四年(1561)織田信長統一天下的過程至天正十年(1582)信長和一向一揆徹底對決。
四、第四階段,指天正十一年(1583)豐臣秀吉統一天下的過程至天正十八年(1590)戰國大名權力之結束。

[從個人戰法到集團戰法]

戰國一百年間,戰術和軍事裝備也有極大的變化。戰國初期,和源平爭亂的時代一樣,可見到以騎馬武士為主的「單挑」場面;但漸漸地由組織化的足輕所構成的集團戰,便成為戰爭的主流。換言之,戰爭本身產生了從個人戰法到集團戰法的巨大變化。

其中具象徵性的,為火槍隊的編制。天文十二年(1543),火槍初次傳來日本,隨即傳往各地,成為戰國時代主要的兵器。於是,先以第一陣的火槍隊擾亂敵軍隊伍,再以第二陣的長槍隊向前衝刺的作戰模式便成型了。其意義可以說,火槍傳來改變了日本的作戰方法。

另外,集團戰法成為主流後的副產物,像旗幟、指物(註二)和馬印(註三)等變得多樣化,也是必須留意的。稱作「赤備隊」、「黃備隊」,將旗幟和指物全部統一成紅色或黃色的軍團就誕生了。一個有著相同標記的軍團,開始在戰場上奔馳拼戰。像罩在背上防箭、布製袋狀的母衣,以及腰間所插足以辨識敵我的腰小旗等諸道具,也一一被人使用。

甲冑方面也產生很大的變化。在個人戰法為主流的鎌倉時代,是以大鎧為中心。但到了戰國時代,為了取代笨重且行動不便的大鎧,就以覆蓋胸腹部的胴、保護下腹和大腿的草摺、草摺下緣到膝蓋間的佩楯所構成的「當世具足」為主。至於胴丸(綁在右腰上)和腹卷(綁在背上)等更簡易護具的改變,也是此時的特徵。

然而,當世具足和胴丸不像大鎧那樣氣派,於是就產生了無法吸引人的缺點。因此,比起鎧來,戰國時期的武將,還花更多精力在頭盔的設計上。

[戰亂為何持續?]

戰國一百年間,主要的戰役也有數百場。如果小規模的掠奪敵人稻穀、放火燒毀敵人城下田地、民宅以及小型的戰鬥都包括進去,就有數千,或是數萬場的戰役了。可以說,每天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有戰爭發生。那麼,這樣的戰爭為何會經常產生?還有,雙方為什麼非得交戰不可?

其中一個理由在於,這時代是封建制的時代,即主從關係因「御恩」(註四)和「奉公」(註五)的關係而成立。家臣受主君的「御恩」,故勤奮「奉公」。當其「御恩」減少,想維持現狀時,家臣的不滿就會越來越強烈。換言之,只要戰國大名不向外擴張勢力,領土就不會增加,也就無法確保那些當作「御恩」而賜給家臣的土地。因此,戰國的大名很需要那些用來繫住家臣不使叛離的土地。而這就是大名侵略他人領地的一個重大且必然的理由。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時代還沒有江戶時代「武士不仕二君」的儒教道德觀念。這時代的武士,只要想到「自己的力量沒有獲得應有的評價」時,立刻就改仕別的戰國大名。「倒向強者」的理論是存在於這時代的。所以,像長宗我部元親(1539-1599)對侵略別人領地的理由,也曾這樣追憶道:「為使我諸位將士能得到想要的俸祿,而妻子也能獲得安全的照料,故向四方謀思軍事行動」。

另一個理由則是,此時為一下剋上的時代。在一般的情況,戰國大名因下剋上,可以爬到他現在的地位;不過,即使爬上了戰國大名的位置,也不能就此安心。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家臣所取代。這種由下剋上取得的權力,經常處於下剋上的威脅之中。

至於在村落裡,以土豪(也稱作「地侍」)為核心份子的惣村(註六),展開了農民鬥爭。戰國大名遂面臨上下的抗爭和內部的矛盾。

為轉移這類矛盾,除了製造連續性的軍事緊張而使內部矛盾向外轉移之外,別無它法。讓農民鬥爭的矛頭不指向戰國大名而生的軍事緊張,是為了不使家臣下剋上,也就是不讓人閒下來,才產生的軍事緊張。

當然,之前階段區分裡所說的第二、第三階段,即是在信長、秀吉及之後家康的階段時,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

信長、秀吉、家康的階段,還要再加進去另一個要素。這個要素,乃是他們的戰爭和以往只是擴張領土的戰爭不同,而是為統一天下而起的戰爭。

[經常和死亡相鄰的世界]

提到會戰,其中所動員的士兵數便是問題所在。雖然各種軍記物(註七)裡記著幾千或幾萬,但若不加思索、全盤接受,就可能出錯了。大致上,這裡面會有不少誇張之處,乃是一般的常識。

而且,把幾千、幾萬的人數當作是所有騎馬武士或武士的想法,也是不對的。如同剛才所提到,會戰由專業武士即常備軍構成,至少是信長、秀吉以後的事情。即使在這個階段,譬如在天正十二年(1584)小牧、長久手之戰的家康,還有在天正十八年(1590)小田原會戰的北条氏政(1538-1590)、氏直(1562-1591)時,由於動員了大量的農民,才得以支持軍隊裡的士兵數。

換言之,戰國時期的會戰,農民在人數上居壓倒性的多數地位。根據各個會戰或其戰國大名領地的性質,人數比率因而有所不同,但大體上武士佔百分之二十、農民佔百分之八十,或者武士佔百分之十、農民佔百分之九十。而且,武士有穿當世具足或胴丸、腹卷,但被徵召的農民並沒有滿意的防身護具,只拿到用和紙製造的胴。這些農民自然很多就成了戰場上的犧牲者。

數百或數千位死者的這些捐軀士兵,思考他們的性質也是很重要的。在戰國時期,可見到圖中所示的各種陣形,而在迎敵的先鋒隊裡,這些農民就成了擋子彈的部隊。

當我們翻查戰國時代的家譜時,還會遇到親子兄弟或全部戰死、或上下五代皆戰歿的例子。對於武士來說,戰國時代確實是個經常與死亡相鄰的世界。累計高達數十萬人的武士、農民,再加上非戰鬥人員的犧牲,總算才看到戰國亂世的時代平息下來。而戰國會戰的主角,也未必只有信玄、謙信(1530-1578)、信長、秀吉和家康這些人物而已。

最後來談談可稱得上是「會戰製作人」的軍師。在眾多會戰連勝的戰國武將,也是有武將本身很優秀的情況,但很多例子都是其智囊團裡有傑出的人才之故。像今川義元(1519-1560)有雪斎(1496-1555)、豐臣秀吉有黑田如水(1546-1604)等等,這些例子要舉是舉不完的。戰國武將就是在這樣的智囊團支持下而存在。

一提到戰國大名,總是把他們描繪成專制君主的形象。不過,在很多時候,他們要和腹心之重臣商議後,才能決定事情。


註一:(譯注)分國法,指戰國大名為了統治領國而制定的法令,僅在其分國內有效。又稱「國法」、「壁書」、「戰國家法」
註二:(譯注)指物,是武士在戰場上用以標記自軍的小旗子。有時插在武士的鎧甲後,有時由隨從持著。
註三:(譯注)馬印,是一種束立在將軍馬匹旁的長形標誌物,用來誇大自軍的威勢以及表示自軍總大將所在之處。
註四:(譯注)御恩,指日本封建時代主君給與臣下的恩惠,特別是以賞賜土地為主。
註五:(譯注)奉公,指日本封建時代家臣受主君之恩惠而為主君擔任軍事上的工作。
註六:(譯注)惣村,為日本中世的自治村落組織。起自鎌倉末年畿內(日本昔日山城、大和、河內、和泉、摂津等五國所在的區域)和周邊地區,負責分配自然資源(特定的山林、原野、池沼)的使用權和水利管理、營運以及村落的自衛等工作,並從中產生「土一揆」(農民叛亂)和「地下請」(農民共同負擔領主的地租)。
註七:(譯注)軍記物,為江戶時代小說的一種,以昔日會戰、戰亂為主要題材,用虛實相間的筆法寫成,作為消遣性的讀物。如《繪本太閣記》、《通俗三國志》之類。

譯自:小和田哲男,《戦国合戦事典》(東京:PHP研究所,1996),頁12-19。

圖片來源:http://www.php.co.jp/bookstore/prog/n_detail.php?id=48529&tsd=1068282222&SID=e447db9e09d5829dfec4f44ddc7a41c1

※請安裝櫻花輸入法或是微軟IME等任何日文顯示軟體,以利閱讀。

台長: 寂寞道人殊一
人氣(1,7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