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8 16:32:07| 人氣22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花園的訪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陽春花園經常有可怕的蜜蜂訪客
之前還在欄干下築了好大一個窩巢---真是嚇死人
之前二姨還被她家花園裡的蜜蜂給kiss
所以就儘量不種蜜蜂喜愛的一些花
但這樣就連蝴蝶也吸引不到
不過前天好不容易來了一隻美麗的黃色蝴蝶
用最快的速度拍出它光臨寒舍的身影.

台長: 七彩斑斕的魚*
人氣(223)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搞笑趣味(笑話、趣事、kuso)

禮儀之邦
廣州火車站,黑人老外這樣教育中國人 [原創 2007-12-21 11:34:21 ] 發表者: 黃昏的地平線


深圳去廣州出差,坐高速列車十分方便。不到一個半點,列車就抵達了廣州東站。走出車站,我來到計程車站排在人群裡等候打車。在我前面,是一個高個子黑人老外,畢挺的西裝,腋下夾著一個公文包,人顯得格外高碩威猛。在黑人的前面,是兩個吊兒郎當確的中國男子,聽口音像東北人。兩人一邊排著隊,一邊點燃煙開始旁若無人的抽起來,在他們身旁的欄杆上貼著一個“禁止吸煙”的牌子。

兩個東北男人開始吞雲吐霧,一時間車站煙霧繚繞,前面的幾個女士禁不住開始咳嗽,紛紛回過頭來厭惡的瞪了瞪兩個煙鬼。

我“哎”的嘆了口氣,把眼光轉向別處,用以抑制心中的厭惡之情。

這時候,我前面那個黑人老外,伸出手拍了拍其中一個煙鬼,認真的說︰“sorry,no smoking,no smoking”,並且伸手指了指旁邊欄杆上“禁止吸煙”的牌子。從側面,我看到黑人老外沖兩個東北煙鬼友善的笑著,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

兩個東北男人聞聲一愣,非常詫異的回頭看看黑人老外,然後兩個人相視一笑,滿不在乎的繼續抽煙,其中一個還揚起脖子,對著上方吐了個大大的煙圈。

黑人老外又拍了拍其中一個東北煙鬼,用非常蹩腳的中國話說︰“這裡,抽煙不可以的,對不起。”

兩個人男人聽了,毫不在乎,而且開始哈哈大笑,其中一個說︰啥玩意啊,洋鬼子在這裡多管閒事,這么多中國人都沒說話了,你算老幾啊。另外一個煙鬼嘲弄地說,就他那樣的,還管這事情,自己都影響市容,傻逼一個。“哎呀媽呀,這可真夠黑的”“你說人家咋長的,咋就那么黑啊”……兩個東北男人對黑人老外的諷刺連綿不斷,不絕于耳。

估計黑人老外聽得懂中國話,他一開始保持著沈默,后來終于忍不住了,猛地推了一下前面的煙鬼,非常憤怒的罵了一句︰我操,你大爺的。並且把公文包扔到腳下,舉起雙拳,作了一個拳擊搏鬥的姿勢,這個姿勢彷彿拳王阿裡蒞臨,泰森到位,威猛無比,格外正義。

人群一片嘩然,開始出現騷動。眼看就要爆發衝突,這時候負責維持秩序的從業人員走過來開始調解,旁邊等計程車的乘客也紛紛勸解,老外這才收回拳頭,撿起公文包。兩個東北煙鬼見狀,嚇得臉色發白,趕緊轉過頭不吱聲了。等計程車來了,兩個家伙幾乎逃跑一樣的串上車走了。

黑人老外似乎平靜下來,不緊不慢,非常優雅的走到計程車跟前,把開到自己跟前的車子讓給了兩個小姑娘,自己又等了兩輛的士才上車走人。

車開遠了,黑人老外罵兩個東北男人的那句臟話,似乎還在人群中回蕩,回蕩.......
2007-12-21 16:56:55
[轉貼]一個不斷成熟的
台灣我見
趙少康夫婦和詹宏志夫婦等跟我熟稔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個台灣大好友。從第一天到台灣辦《壹周刊》到現下,我還在買台灣股票和地產。

我主要是投資銀行股票。以前賬面上賺了不少,這兩年來可乏善可陳。不過每年有6%派息,算是不俗的回報了。在地產上,我主要是投資工貿地,這幾年升了不少,我是愈升愈買的。

投資大陸會炒昏頭
七年多來這些投資無疑替我賺了錢,不過要是將錢在香港或大陸投資,我會賺得更多。我倒沒有后悔,投資怎可以幾年時間論英雄?

我對台灣長線有信心。台灣有民主,有好的社會機製和制度,予我長期安居樂業的信心。是的,到大陸投資,我會賺多好多。不過中國經濟要是崩盤,引發社會動盪,股票和地產一定會跌到叫阿嬤,到其時我亦必定會輸到脫褲。

或者你會問,你雖然看死大陸股票、地產遲早崩盤,早幾年買,到現下也賺到盆滿缽滿了,趁高出貨,不也可以多賺了嗎?

話雖是這樣說,但這只是局外人的看法。若然我的投資是在大陸,我會炒到頭腦昏亂,哪還會知道什麼時候才叫賺夠了?到時我的心頭會比天還要高,我的盆、我的缽會比天比地都要大,大到永遠載不滿。結果是崩盤才清醒離場,只是為時已晚,不是想走便走得掉的。

無論是從事投資還是投機(大陸的股票、地產市場皆呈狂熱,投資也變成了投機),最大的敵人是人性的弱點。市道瘋狂,因為入市的人都瘋了。賺得瘋狂的人,怎知道什麼叫適可而止?賺得多則只想賺更多。

況且,到瘋狂之際,賺了多少再不是個問題,著緊的是,誰賺得更多的互相比較。到了那個地步,一切都是一場ego trip。「市道狂升,這個時候離場,給別人趕過頭來,那我怎么辦?何不等到市況再高些,情勢和緩下來,快到頂了,那時才離場也不遲呀。」局中人都是會這樣想的。他們不會清醒到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適可而止。這是投機者的魔咒,要是置身在其中,我也會有同樣的想法。

我不眼紅別人在香港或大陸賺大錢(香港的股市地產都滲入了很大的大陸原素,一旦大陸崩潰,香港無可避免亦會被拖累),我反而看好台灣。我一直寄望台灣跟大陸三通,兩岸市場統一(市場統一對大家都有利,這個發展無可避免。但兩岸卻絕無可能政治統一,除非大陸有民主。不過,就算大陸有了民主,台灣早已深化了自己的民族意識,有自己的文化和社會特色,要統一也只能來個寬鬆的聯盟,而不可能是個兩位一體的政治統一)。

台灣可成金融市場
在市場統一的大氣候下,台灣的優勢彰彰明甚;大有條件成為大中華智慧產權的製作和研究中心,高質素、高科技產品和醫療儀器的生產中心,文化、文藝、出版的教育培養訓練中心;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服務中心,甚至有條件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金融市場。

大陸經濟蓬勃,讓不少人心花怒放,甚至大腦麻痺、視覺模糊,想像力天馬行空,憧憬按照現時的經濟成長率直線發展,不出幾年,這個十三億人的市場便會多么宏偉、多么繁榮,彈指之間便會趕過歐洲、超越美國,成為中華超級帝國。他們樂觀得完全看不到中國的社會制度和機製的不足(institutional problems),正在形成一個隨時爆發的社會危機。

沒有錯,二十多年來,大陸經濟的發展的確一日千裡,是個奇跡。不幸這個奇跡卻是空洞的,因為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中共並沒有讓社會組織的機製和功能同時發展。結果整個社會只是由市場和政府這兩根支柱來撐托,內裡卻是空空如也。欠缺民間組織和社會機製,市場一旦崩盤,社會難免崩潰,政府亦會給拖累。沒有社會仲介組織和制度,誰來支撐這個十三億人口的沉重負擔?

吸引海外人才資金
經濟開放這二十多年來,經濟確實在高速增長,但中國在法治、訊息、宗教和輿論自由,民間集會結社的自由、學術研究討論的自由等社會機製上了無寸進;自由度非但沒有大了,政府的控制反而愈來愈緊。市場無疑是愈來愈開放了,不過這只不過是胡錦濤說的,可以鬆的盡量松,要收緊的還是一貫的盡量緊。

社會制度和機製存在的缺陷足以令中國的社會和經濟致命。試想想,一旦市場崩盤,經濟萎縮,政府分身不暇、被拖累得束手無策,在道德倫理真空下,人人爭相搶奪縮細了的經濟大餅,那會是個多殘酷、多悲慘的局面?那又會給經濟帶來多大的損害?又會把發展耽誤多久?

要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台灣,宗教、民間以至各行各業的團契組織都會伸出援手,互相扶持幫助。經濟大餅無疑是縮細了,這些組織團契卻會發揮《聖經》裡面五餅二魚的效用,幫人們安然度過難關。

台灣的民主、法治、訊息、宗教、學術和輿論自由、良好的醫療和教育制度、豐富的技術人才和智慧產權,是整個大中華獨有的優勢(香港有一部分,沒有全部)。更重要的是,台灣的獨立政製隔絕了大陸政權的政治干預,將會是要避過政府監察的資金、要逃脫政府控制的大陸人才的安全港。九七前,每年有二千億港元這樣的資金涌到香港,三通后,涌向台灣的大陸資金又何止八倍十倍這個數目?這將會造就台灣發展成一個重要的金融市場(當然,要達至這個目的,台灣還要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

一旦成為大陸市場的一部分,台灣將吸引大量大陸、海外的華人人才和資金。跟大陸經濟融合,台灣的經濟才能活起來,才能吸引外國的投資,才能跟世界經濟融合。有了這個優勢,台灣將再創尖峰,綻放另一個光芒四射的奇跡。

黎智英
2007-12-26 10:19: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