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04 21:43:17| 人氣4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台灣、中國與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篇文章是我在網路上發現的,據說是出自大陸中國人筆下,讓我感動的是這位中國人的反向思考能力,是我認為比較罕見的。
.......................................................

其實以前臺灣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只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現在也不敢說有很好的瞭解。只有從小就知道的“臺灣是我們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麗的寶島”之類的套話。及至港臺歌曲在大陸氾濫的時候,我也只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生,對此不屑一顧。後來就是李登輝鬧兩國論,大家群起而攻之;陳水扁搞公投,大家又群起而攻之。那時候覺得,臺灣回歸,祖國統一,是再簡單再明瞭不過的事,真不明白對岸的臺灣人是怎麼想的,居然想獨立,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呢?


我想了很久:臺灣人居然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啊。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我以前從來沒聽說過?為什麼我居然一直想當然的認為臺灣的大部分人民是支持統一的呢?不是有個叫余光中的臺灣詩人寫了首很著名的《鄉愁》嗎?為什麼現在的臺灣人不僅不再有鄉愁,反而不認為自己屬於原來的故鄉呢?

這些問題我想了很久都沒有答案。不過從那以後我知道,臺灣不再是我以前認為的那樣了。

也許有一天她真的會獨立呢,我悲傷的想。

為什麼是悲傷?我又沒有親戚在臺灣,跟這個地方沒有什麼瓜葛的。但我立刻明白了,幾乎從我記事起就一直在接受這樣的教育:“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同胞和我們是血濃於水的骨肉,我們不允許任何分裂行為......”。這個信條是那麼自然而然的刻在我的腦海裏,我從來沒有想過它是否正確,就像是太陽從東邊升起一樣自然。

後來上了大學,在室友的影響下終於開始聽港臺歌曲了(夠晚的吧),不過只聽一個人的歌——張雨生。其實自己並沒有對流行音樂有了什麼新的認識,只是一接觸張雨生的聲音就再也不想聽其他的歌了。在我看來,張雨生雖然一直是娛樂圈裏的人,但他音樂,尤其是他自己創作的作品,總隱隱透露出不同於娛樂圈之浮華的一種深沉與質樸。從這種深沉與質樸中我看到了這個人的喜怒哀樂,看到了他生活的社會——臺灣。

最開始是那首《心底的中國》:
什麼叫中國/我曾經沒有把握/如今我才知道她在我心頭跳動
什麼叫中國/我現在正有把握/是父親畢生的守候/我與生俱來的光榮

張雨生的父親是國民黨的軍人,1949年從大陸至臺灣。也許張雨生這一代臺灣人(60年代出生)都承受著父輩對故國思念的薰陶吧,一方面對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認同,另一方面在臺灣長期與大陸隔絕的環境中長大,缺乏一種族群的歸屬感。所以他覺得自己“沒有走過父親走過的長路,沒有看過父親看過的國土”,因而沒有把握確定什麼才是中國。但最後也明白了中國是他“與生俱來的光榮”。其間的感歎與泣血也許我這個生於大陸的人無法深切的領會到,但在之後,我真不敢相信這歌詞是出自臺灣人之手。及至看到于右任先生更泣血的遺詩:“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唯有痛哭......”李立群和金世傑合說的相聲《四郎探親》(講一個臺灣老人回大陸探親的始末),我由衷的同意室友的那句話:“寫鄉愁的,沒有人能勝得過臺灣人。”再聽這首《心底的中國》就有點想流淚的衝動了。

那個時候,我比以前任何時候都熱切的希望臺灣的回歸,我第一次真正的感覺到臺灣與大陸“血濃於水”的含義,雖然當時連藍色綠色都沒有搞清楚。

因為喜歡張雨生,所以找到了臺灣最權威的張雨生網站。在網站留言本裏,我看到一場大陸網友和臺灣網友的口水戰。居然是關於臺灣問題的!在那個網站呆了很長時間,一直感到那裏的網友——不管是大陸的還是臺灣的——都是很和氣的。大家都明白這是討論張雨生的地方,不是政治論壇,因而都儘量避免牽扯兩岸關係問題。但是衝突還是發生了。首先是一個大陸網友轉了一篇大陸雜誌的報導,其中有“中國臺灣”這樣的字眼,於是一個臺灣網友很生氣的指責他。開始是兩個人開始吵,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大陸和臺灣的網友們就這樣吵得不可開交。(唉,雨生如果知道,肯定會很無奈)

事實上,我在這場爭吵的開始一直像大陸這邊的網友一樣迷茫,中國臺灣怎麼了?值得這麼動怒麼?後來感覺臺灣人越吵越不象話,居然大言不慚說:“我不是中國人!”這不是數典忘祖麼?不錯,我知道有一部分臺灣人確實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並且以中國人為恥,但在張雨生網站看到那一行聲稱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字時,我還是不敢相信,因為說這話的人也和我一樣喜歡張雨生,喜歡那個曾高唱“什麼叫中國,是我與生俱來的光榮”的張雨生。不錯,雨生是屬於臺灣的,是屬於他們的,我突然感到自己與雨生之間劃出了一道鴻溝,我在這邊,雨生在那邊。

那個臺灣網友說:“我們有不同的文化,你們不瞭解我們的。”他提供了一個鏈結,說他自己每當看到裏邊的內容都會熱淚盈眶,但他保證只要是看過之後沒有感動的人肯定不是臺灣人。我懷著好奇心打開了那個鏈結,是臺灣棒球隊(中華隊)迎戰韓國隊獲勝並取得雅典奧運會入場券的那場比賽的視頻剪輯,還配著張雨生的那首《我學會飛翔》——一首很奮發的勵志歌,看起來像一個很不錯的mtv,不過主角全成了中華隊的英雄們了。我沒料到第一次聽雨生的這首《我學會飛翔》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看完了,只覺得歌很好聽,像雨生其他的歌一樣讓我喜歡,可是我卻沒有絲毫感動,不錯,我的確不是臺灣人,我的確不瞭解臺灣的文化。棒球在臺灣,應該像乒乓球在大陸那樣普及吧?或者更進一步,這種運動已滲入到這個島嶼創造的文化中?

我沒有去參與他們的爭論。我心裏很亂,我第一次覺得臺灣回歸似乎並不是那麼美好的事情,臺灣問題也不像我以前想像的那麼簡單。正如一個臺灣網友說的:統一對大陸人的生活基本上沒什麼影響,但對臺灣人來說卻是巨大的變化。香港本可以作為臺灣的榜樣,可是香港現在真的很好嗎?臺灣人根本不相信一國兩制可以給他們帶來福祉。

我找了很多理由讓自己相信臺灣應該回歸,以此保證心中多年支持統一的信條仍然千真萬確,但這些理由一條不如一條。如果真的為臺灣人的福祉著想,至少現在不應該統一。而從中國大陸的利益出發,又不能任台獨勢力這樣發展下去,因為臺灣一旦獨立,必然依附於美日,在戰略上是極為不利的。

一個歷史的遺留問題在當時沒有解決,那麼在以後的時間裏將更加難以解決(比如印巴喀什米爾之爭)。時間並不能彌合歷史的傷口,反而會加深兩岸的誤解。就像40年代來台的國民黨遺老于右任泣血國殤;60年代出生的張雨生在迷茫中感歎自己心底的中國;而80年代出生的臺灣網友們則矢口否認自己是中國人一樣。

曾經一個同學說:“臺灣那麼小的地方,國民生產總值(GDP)是大陸的六分之一啊!天哪,我們憑什麼把臺灣要回來啊?!”我覺得她這句話講到了最根本的問題——經濟。是的,台獨絕不是少數人憑空提出來的,而是有經濟基礎和群眾基礎的一種極端政治立場。臺灣經濟的起飛與繁榮加上兩岸的長期敵對隔絕,為台獨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溫床。只要臺灣經濟持續繁榮,台獨就有存在的基礎。

不過現在對我來說,統一還是獨立都已經不重要了。對於大陸這邊,不允許台獨主要是基於戰略防禦的考慮,防止臺灣獨立後與美日聯盟對大陸不利。我是大陸人,自然應該支持統一。但對於臺灣這邊,我認為臺灣人完全有權力決定自己的生活,既然一國兩制在臺灣人看來是不可接受的,那麼作為一個臺灣人完全有權力支持台獨,或者維持現狀。這樣一來,矛盾就清楚多了,而且也看到這個矛盾幾乎是無法解決的。如果非要在統一、台獨中二者擇一,呵呵。。。那就做好打口水戰的準備吧!你選擇了統一,會有支持獨立的人罵你,選擇了獨立,會有支持統一的人罵你。我們為什麼非要在這個死結上耗費精力呢?愛國不應該表現在吵架上吧?

而現在我們最需要的不是爭論統獨,而是相互的交流與瞭解。那場中華隊棒球比賽的視頻剪輯我看了很多遍,雖然我不懂棒球,但還是開始為中華隊而感動了。那種感動雖然比不上看到中國女排雅典奪冠時的熱淚盈眶,但我明白他們也是學會了飛翔的英雄。


北落師門
2004年冬至淩晨于荒唐居

台長: 吉普賽姑娘
人氣(4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