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19 21:59:41| 人氣1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善知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時代,你說要講個佛法講得多棒,還是有許多人不喜歡聽,你講得對,他也不願意做,你說慈悲大家都知道啊!但是有幾個人心甘情願地慈悲喜捨,所以你都知道嘛!不會做嗎?非不能也,實不為也!是不是?修行有那麼困難嗎?很簡單的問題,早上起床有那麼困難嗎?是不為也,非不能也,飲食知量有那麼困難嗎?這需要很高深的學問嗎?飲食知量需要有高深的學問嗎?要成佛就是從這裡開始,你說你不能成佛,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空洞地談這些能不能成佛?念經、念佛,究竟在唸什麼佛啊?唸了三天的佛,不瞭解佛陀,究竟在唸什麼佛呢?

善知識就是從自己開始:先有嚮往的心

你把佛陀變成四個字『阿彌陀佛』的時候,真的很冤枉啊!佛陀不是那幾個字,『釋迦牟尼佛』也不等於「阿彌陀佛」。「佛陀」是能不能飲食知量、能不能睡眠知量、能不能六根知量?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有那麼難嗎?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善知識是很重要的,你說成就了那麼多善知識,但是現在就是沒有善知識啊!善知識就是從自己開始啊!

不要一直期待別人,因為你自己不做善知識,你就看不到善知識,物以類聚啊!世間都是物以類聚,輕者往上、重者往下,自然的現象就是這樣子。我們強調善知識,不表示說你等到善知識才要開始,你就是善知識,你必須往這個方向走;這個世界上不是說先有老師後有學生,是先有學生後有老師,沒有學生就沒有老師,不是說先有老師才有學生,學生要先有,老師才會出現,沒有學生就不會有老師;就是你自己要先有嚮往善知識的心,善知識才會出現。

真的要成佛,真的這一輩子要成佛,要從現在開始。不是等我退休以後才要開始成佛之道,不是下輩子才要成佛,更不是三大阿僧祇劫後才要成佛,是這一輩子就要成佛。講這樣的話,才是跟佛陀的話一樣。如果佛陀講說三大阿僧祇劫後才會成佛,那我第一個就不信佛,因為他明明講法就是現法(現代的法),沒有所謂過去的、未來的法,所謂現代的法,就是這一代可以實現。

什麼時候要進?什麼時候要撤退?就是所謂的四神足,四神足有四個東西,一個叫欲,你的最嚮往到底是什麼?真正的欲望是什麼?值得要的才叫真正的欲望。把自己的欲望看清楚,很多人對自己要什麼不清楚,他只是說他要跟你在一起,為什麼要跟你在一起?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要,這就是不清楚自己的要。譬如說要看電影,為什麼要看電影?不知道;打電話給人家,為什麼要打電話給人家?不知道;就是那個「要」很不清楚,那個「要」要可進可退;第二個叫做「勤」,那個真正的最嚮往很清楚以後,精進力才會出來。什麼叫「精進力」?你會分清楚什麼叫做已經發生,什麼叫做尚未發生,隨時能夠喊停,要進還是退都要能夠停,然後才談得上是進還是退。大多數的人都活在衝動裡面,不知什麼叫停,但這個世間並不就是高架公路,這個世間的每一種遭遇,到處都有停的號誌,可是你沒看到,你就往前衝,好像是在夜間行路,看不到交通號誌,車燈壞了什麼都沒看到,剛好那一天又沒月光,黑漆漆的,你又看不到車要停的那個信號,你就亂闖。
我們的人生、說話、待人處事,我們眼睛看東西,譬如說走在路上眼睛飄來飄去在尋尋覓覓,耳朵到處在捕捉,譬如說打坐的時候耳朵給電風扇的聲音、外面人家講話的聲音抓去,我們什麼時候停了,什麼時候停止尋覓了?耳朵什麼時候停止尋覓?如果不懂得進退,不懂得什麼時候要行動、什麼時候要撤退?就不懂得我真正到底要什麼?這個要啦、停啦,都是從早上一醒來就開始了,一醒來要起床還是賴床?是前進還是撤退?不斷地去看待這些點點滴滴的小東西,小東西雖然是微小的,但它會迴向給世間,迴向就是對世間產生影響力。

佛教很重視每一個人的心意識,甚至很重視每一個人的念頭,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念頭,它都可以星火燎原啊!星火燎原,不要以為它很小,所有的東西都是從最小的念頭開始,不要小看那個小小的念頭,要看待這個念頭可以進嗎?可以退嗎?可以停嗎?能夠停,才知道什麼叫做「已生」── 已經發生的,這個事情已經發生了,怎麼辦?接受,已經發生的就接受,沒有人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你可以去改變的叫做「未生」,還沒有去改變之前叫做「未生」── 還沒發生。那你改變以後呢,已經是另外一件事情,不是改變已經發生的,已經發生就是已經發生了,我們用的這個字眼有一點點抽象,去思考一下就不會那麼抽象。

已經發生就是已經死掉,這是宗教的用語,已經發生就是已經死掉,就是說它已成定局啦!還沒發生的是說如何對待這個已經發生的,如何對待?怎麼去對待這個叫做尚未發生的?因為那是一個對待,還沒產生對待叫做尚未發生,隨著這個已經發生在轉,然後說這個已經發生而生衝動性的反應,是隨著境界轉,那叫做「不知進退」,或者叫「進退維谷」。懂得進退才懂得舉止。

舉啊、止啊!這個「進、退、舉、止」四個字是日常生活修行的要領、口訣。「進、退、舉、止」,好像說我們身體正陷入流沙,事實上所有的境界都可以看成是流沙的狀態,好像一隻螞蟻掉進那個蟻獅(一種叫做ant lion,專門吃螞蟻的,大家看到泥土上有個小洞,這個螞蟻在這個洞裡爬不出去,因為那個蟻獅專門吃這個螞蟻,牠是一種小昆蟲,小時候很喜歡抓這個小昆蟲,全世界到處都有這個東西,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像我們台灣也到處都有,洛杉磯也有),你身陷那個地方就像流沙一樣一直把你吸進去,境界就是把你吸進去的東西,這個時候要怎麼樣?遇到任何境界就是要冷靜,不是要急著出來!急著從流沙出來有什麼用?流沙就是越急越容易往下陷啦!所有的境界都是這樣,所有的境界都有它的引力,面對這麼多的引力,能停嗎?一個電視節目很誘惑,或者說一個美色當前很誘惑,能停嗎?眼睛能閉下來嗎?一個音樂很動聽的時候,耳朵能不聽嗎?有不聽的自由嗎?有不看的自由嗎?可以進嗎?可以退嗎?自己對待境界是這樣,對待色聲香味觸法可進可退可停,對待一切人際關係,對待一切友情、親情、夫妻之情乃至父母子女之情,可進可退可停嗎?

台長: Y
人氣(1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