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28 20:30:15| 人氣2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法句經》故事──報復的苦行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法句經》〈第一品 雙品〉
人的內心若抱持:「他(她)辱駡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的想法,心中的怨恨無法止息。(偈3)
人的內心若沒有:「他(她)辱駡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的想法,心中的怨恨就能止息。(偈4)
3. “He abused me, he struck me, he overpowered me, he robbed me”. Those who harbour such thoughts do not still their hatred.
4. “He abused me, he struck me, he overpowered me, he robbed me”. Those who do not harbour such thoughts still their hatred.ref:
ref: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newrain/canon/Khuddaka/ec-dhp.html
◎《法句經》故事──報復的苦行者

  帝沙是佛陀的表弟,晚年出家為僧。他喜歡假裝自己是長老比丘。如果來訪的比丘得到他的同意,為他服務時,就很高興。
  但他卻不尊敬真正的長老比丘,也時常與年輕比丘爭吵。如果有人說他的行為不如法,他就哭鬧、生氣,非常不滿意,並且向佛陀抱怨。
  佛陀對他的情形了然於心,所以每次都勸他改變自己的行為,同時不要記恨,因為只有不記恨才能消除恨意。
 
  佛陀說:帝沙不只是今生才如此頑固,前世的時候也很固執:  帝沙的某一前世是頑固的苦行者,名叫提婆喇,由於誤會,而咀咒一個非常神聖的宗教師,雖然國王勸他向該宗教師懇求寬恕,但他悍然拒絕。國王最後只好以武力迫使他向該宗教師懇請寬恕。

  (註) 佛陀經常教誨弟子不可以報復,即使受到激怒也要隨時隨地修習忍辱。佛陀讚歎那些儘管有能力報復,但忍辱並且原諒他人辱駡的人,在整部【法句經 / 故事集 】中,佛陀多次受到他人嚴厲的批評、辱駡和攻擊,但佛陀仍忍辱如常。忍辱不是脆弱或失敗的表現,而是偉人堅定信念的表徵。

──摘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周金言譯

台長: 香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