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07 09:48:19| 人氣45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害思惟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害思惟──菩提長老

 

無害思惟,是由悲心(karunā)引導的思惟,對治殘忍、好鬥和暴力的思惟。悲心補足了慈愛,慈愛的特徵是希望他人快樂幸福;悲心的特徵則是希望他人免於痛苦。一種無限制地擴及所有有情的願望,如同慈愛,悲心亦藉由對他人的感同身受,深刻而完全地分享他人的內心而生起。悲心萌生於觀想所有眾生如己一般,希望免於痛苦,儘管他們有此願望,卻繼續為痛苦、恐懼、憂傷及其他形式的苦所困擾。

 

透過禪修發展悲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從某位正在受苦的人開始,因為這樣提供悲心一個自然的所緣。直接地或想像地觀想此人的苦,然後仔細思惟:他(她)也像自己一樣希望免於苦。必須重複這種想法,持續觀想、練習,直到胸膛裡生起一股強烈澎湃的悲心。然後,以這樣的感情為標準,轉向不同個體,觀想他們受困在苦的壓迫之下,然後散放出溫和的悲心給他們。思惟有情眾生容易遭受的不同的苦,有助於增加悲心的廣度和強度。第一聖諦列舉了不同面向的苦,為擴展悲心,提供了有效的指導方針:我們隨觀有情遭受了老、病、死,憂傷、哀慟、痛苦、悲愴和絕望⋯⋯等等。

 

當觀想眾生遭受苦,可以相當成功地產生悲心時,便能轉而觀想那些正在享受以不道德手段獲得快樂的人。我們可以仔細思惟:儘管這些人表面上風光體面,但在深沉的內在,必定被良心所引起的劇痛所折磨。縱使他們沒有外在的跡象表現內心的苦惱,但我們知道:惡行終究會成熟,這將會帶來強烈的苦果。

 

最後,我們可以擴展觀想的範圍,含括一切的眾生,思惟所有眾生被貪、瞋、癡驅使,不斷地輪迴生死,普遍遭受著輪迴的苦。如果一開始,難以對完全陌生的有情生起悲心,可以仔細思惟佛陀的箴言來加強悲心——從無始輪迴以來,難以找到不曾身為自己的母親或父親、姊妹或兄弟、兒子或女兒的有情。

------ 摘自香光書鄉《八正道--趣向苦滅的道路》pp.40-51

香光資訊網 http://www.gaya.org.tw/ Photo by Jenjin

台長: 香光
人氣(454)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香光書鄉 |
此分類下一篇:記一次心量的學習
此分類上一篇:遮羞板與水溝蓋的精神

紅袖藏雲
所以說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2011-07-07 16:30:31
版主回應
受苦的人
要趕快離苦啊
所要更積極喔!^^
2011-07-07 21:24: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