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11 01:25:28| 人氣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變" 並非在轉瞬之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近日又聞內閣改組之可能,每次一有此類消息,杜師大概是頭號討論對象。杜師之去留,大柢已無關其個人意願和政策方向、執行之優劣,「杜正勝」三字,不論在什麼位子上,早已是意識型態的角力點,不同之處僅在於所在的位子能吸引多少力道而已。杜師若不在政府,我自有更多時間從師問學(當然也會被盯得很緊)。杜師本身也可繼續其研究,於學術共業和個人均是好事。然杜師主導之教育政策,則可能有「人亡政息」的現象。此種憂慮當存在許多人心中。若把角色掉換成其他政府(黨)或個人,同樣的心態仍會產生。這顯示了台灣政治的未上軌道,表現於政策制定的粗糙上。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學界。近日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的任期將至,竟有六名身兼評議員之院士連署希望其破格連任。此六人有耳聞者,有親識者,皆可謂之實事求是之知識份子。其所以如此,無非是怕後繼者在識見、能力上不及李院長,以致在學術方向之規劃、經費之爭取、人才之延攬上未能臻於至善,最終造成中央研究院和全國學界在追趕世界先進水準上慢下腳步。無庸諱言,李院長之聲望和能力,絕對是中央研究院十多年來大步飛躍之關鍵因素。中研院之朝氣和進展之速,對照學界其他部分,不得不令人擔心繼任者能否維持住這股動力。這種現象,更進一步說就是體質、結構的問題。如果沒有根本性的改造,任何個人的努力,最多也只能是短暫的璀璨。中研院十餘年來進步之大,相對來說是因為改變幅度更大所致。由此而來之風氣和壓力,在學術熱誠外還需要制度來協助維持,這點放在政界或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只是,今日之台灣,我們有足夠的覺悟,繼續這艱辛而漫長的事業嗎?

台長: 白菜
人氣(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