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2 22:01:08| 人氣14,62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龍瑛宗讀後心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植有木瓜樹的小鎮】讀後評論
此次我所閱讀的是龍瑛宗先生所作的<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為前衛出版社由龍瑛宗作,張恆豪編之版本。這篇小說可說是龍瑛宗先生的代表作品,由三萬多字寫成,其中蘊含了不少值得細細探討之處,以下茲就作品內容嘗試評析。
首先概述<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這篇小說的內容。主角陳有三是一個在中學畢業後,考上了鎮公所會計助理的知識份子,由於他發現薪俸微薄且與日本社員有著懸殊的差別待遇,於是便決心要打破這令人不滿的現狀。他計劃著隔年內一定要考上普通文官考試,十年內要考上律師考試,如文中所敘:「陳有三並沒有成為一代風雲人物或萬人之上的荒唐想法」(p.27),他認為「成功的背後,只有滲血般的努力」(p.27)。另外,對於本島人的輕蔑也是促使他努力的原因之一,他認為本島人吝嗇、無教養、低俗又骯髒,他厭惡被看成與他們同列的人,這些人在他眼中,「像不知長進而蔓延於陰暗生活面的卑屈的醜草」(p.27),所以他常穿和服、使用日語,認定自己和本島人為不同的存在。他開始按照計劃用功苦讀。然而周遭的環境與接觸的友人,都被一股頹廢的氣氛籠罩著,使陳有三也漸漸被感染。在一次機緣中,他對一位同事林杏南的女兒翠娥有了好感,暗中以她為支持自己向上的力量,然而林杏南為了現實將翠娥賣給鄰近村家的富豪,這使得陳有三陷入絕望,此後只將理性與感情沉溺於酒中,故事就在陳有三漸漸頹廢荒蕪、向下沉淪之中結束。
故事中有幾個色彩較鮮明的角色為小說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首先是主角陳有三,一開頭對於自己被統治的命運已有認知,「在他看著美夢的眼中,罩翳著幾許時代的陰影」,但他卻不放棄地努力讀書。他經常穿著浴衣,笨拙地繫著寬條布帶毫無目的的漫遊街頭,看著如同雜草那般生命力的人,優越感悄然而生。然而,經由身邊友人的話語和環境的影響,小鎮的怠惰性格漸漸地滲入陳有三的肉體,對他的意志產生風化作用。從朋友、同事口中聽到的,不是謠言便是關於金錢或女人的話題,這些友人如同文中描述「張著血眼尋求掉落於現實中的些許享樂而滿足」(p.50),陳有三雖反對他們,但接觸時間久了反彈的力量越來越遲鈍。有天,同事的一番刺激話語,使得陳有三開始看見自己搖晃瀕臨崩潰的感情,他開始憎惡擺在書桌上的勵志的書籍,認為那只是空洞的傳說,咒罵並悲傷自己不得不背負沒有支柱的生活之黑暗。而後再經陳有三自以為的失戀之後,他開始向下沉淪,如文中所敘「徐徐下沉的頹廢之身,恍見一片黃昏的荒野。」(p.71),一步步走向絕望。陳有三和以往故事中為了理想不惜犧牲的角色不同,他在開頭雖對未來懷有理想,但是他明顯的不認同台灣本島人的形象,反而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與內地的日本人一樣過著日本式的生活。然而,現實的殘酷終使陳有三走向宿命一般沉淪的悲劇命運。作者最後談到陳有三徐徐下沉的頹廢之身,以「恍見一片黃昏的荒野」這樣的意象來描繪,極能表現出人生已荒蕪蒼涼之感。
另一個角色是陳有三的同事洪天送。他在小說中被經營成為一個壓抑自己以致於喪失自我的角色,他在世間唯一的希望是在忍耐幾年後,升任一定的位置,住日本式的房子過日本式的生活。由於現實壓力,他被逼迫去相親,然而他自己本身也認為沒有真正的選擇的自由,如同文中洪天送所言:「反正我們是沒辦法戀愛結婚的吧。那就不如結個賺錢的婚」、「結婚就像抽籤,幸與不幸全由籤來決定」。洪天送為了生存向現實低頭,漸漸迷失了自我。這樣的角色在文中尚有陳有三同事戴秋湖、林杏南和同學廖清炎三人。戴秋湖在文中被設定成一個為了家計而算計別人且不惜犧牲家人幸福的角色,他把自己妹妹的美貌當成商品,完全不理會她的厭惡,硬是把她嫁給徒有金錢的放蕩子,最後造成妹妹悲慘的命運卻還不停的在算計,連遠親的利益也企圖佔有;林杏南則是一個把金錢視為這世間最重要的東西的角色,他認為在金錢之前,沒有道德,也沒有人情、憐憫與道理可言。他形容自己養七個子女如同「餵食狼犬」一般,由此就可看出他為了生活使盡了渾身解數,為了家計必須算盡一切;而廖清炎則是個對生活充滿悲觀的人,認為只要一碰到現實,知識便會成為幸福的桎梏,他甚至覺得未來除非有奇蹟出現,否則必然一片漆黑。他在年輕時代與陳有三一樣,覺得自己是知識份子,對未來充滿希望,但是最後他感覺到令人欽佩的讀書一道,讀了只是徒增憂鬱,便開始玩弄女人,視之為興趣。所以這樣的角色便在小說中成為影響陳有三的周遭人物,作者在文中形容他們「甘於現狀,張著血眼探求對命運作反抗之前早已先屈服於命運」,他們的共通點在於他們都已覺察到這個世界的現實面,毫無可能實現個人的理想,因而臣服於命運,無條件服從,視之為宿命。而他們的言論、話語,在小說中都一再的侵蝕陳有三原本充滿光明希望的心,暗暗的牽引他往下墮落。
另外,尚有一位文中特別的角色,即為陳有三的同事林杏南之長子,他在文中很特別的是竟然沒有名字,他患了肺病,生命危在旦夕,但是他追求真實,且不放棄追求。他認為只有「不摻雜感傷與空想的嚴正的科學思索,才能帶來為未來鮮明的答案。」及「處在這陰鬱的社會,唯有以正確的知識探究歷史的動向,切勿輕易陷入絕望與墮落,非正確的活下去不可。」由這兩段他所自述的話可看出,他的思想其實有部分與西方哲學的思考相似,而且是帶著樂觀的角度在看這個世界,他的角色在整個小說中是比較帶有色彩的人物,因為其他的配角幾乎都是對環境失望、已屈服於命運了,唯讀此角色對未來還抱持著希望,甚至企圖影響主角。只可惜主角在此時內心只沉醉於翠娥的美好,這些勸說的話語對他來說,不過是空談罷了,主角並未真正聽進去。另外,由他送給陳有三當臨別禮物的手稿裡的內容可以看出,雖然他離死亡越來越逼近,但他卻不害怕死亡,反而超越了死亡的可怕境界。而且,他對未來是充滿光明希望的,可以由信中「現在雖是無限黑暗與悲哀,但不久美麗的社會將會來臨。 我願一邊描畫著人間充滿幸福的美姿,一邊走向冰冷的地下而長眠」看出。可悲的是,當這樣一個或許可以拯救陳有三的人物登場時,陳有三已經開始向下沉了,無法及時拉他一把,但這或許正是龍瑛宗希望帶給大家看到那時代的無奈,才以這種悲劇的形態表現吧!
談完了小說中幾個重點的人物角色,接下來我想嘗試分析的是文中木瓜樹每次出現所代表的意象,由於這篇小說龍瑛宗命名為<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選擇木瓜樹而不選擇其他作品中有的事物,必然有其意義,以下就個人淺見分析之。木瓜樹在文中出現一共四次:第一次是出現在洪天送帶陳有三走到街角日式住宅的周圍時出現的,文中寫著「日人住宅舒暢地並排著,周圍長著很多木瓜樹,穩重的綠色大葉下,結著纍纍橢圓形的果實,被夕陽的微弱茜草色塗上異彩。」由纍纍的果實、和穩重的綠色大葉可看出此時期陳有三的心仍是充滿希望的,雖然初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但他對未來充滿期待,即使現實生活中有些微的不完滿,如同夕陽的微弱茜草色照著木瓜樹一般,然而木瓜樹卻還是逕自的生長。第二次木瓜樹是出現在洪天送帶陳有三去探望前輩蘇徳芳的歸程中,文中寫著「前面草地的邊上,有一羣木瓜樹,靜靜地吸著剛上升的上弦月光。地上投射淡淡的樹影。」被現實生活逼的喘不過氣的蘇德芳向洪天送及陳有三娓娓道來他自身的感慨,就如同上升的上弦月光一般,被木瓜樹靜靜的吸著,也就是陳有三開始慢慢的被影響,被周遭頹廢的氛圍渲染,而在心中烙下沉重的陰影,就如同木瓜樹被照射而投下淡淡的樹影一般。木瓜樹第三次出現在陳有三開始頹廢後,像隻野狗漫步到郊外很遠的地方時,文中寫著「森林的上方,青磁色的天空連接遠方。走在路邊植有相思樹的路上,看到散落於田野間的富裕的白壁農家或低矮傾斜的貧農的土角厝,只有木瓜樹是一樣的,直立高聳,張著大八手狀的葉子,淡黃而滋潤的果實,纍纍地聚掛於榦上。這美麗色彩而豐盛的南國風景,溫暖了他的心;在空洞的生活裏,微弱的陽光透射進來。」此段對木瓜樹有較長的鋪陳,是因為此時陳有三被周遭的環境與人事物的影響,自己原本堅定的信念已開始搖晃崩潰,毀滅的暗淡心緒浸蝕了他,然而他原本美好的未來就像木瓜樹一樣沒有變,仍然直立高聳、纍纍的掛在榦上。美麗如此的風景就好像陳有三原本心中美好的藍圖,在此刻他對自己灰心至極時溫暖著他,但是在他空洞的心中,卻僅有「微弱的陽光」透射進來,雖說是溫暖,卻是微弱到像清晨的陽光一樣只有光芒熱度卻很薄弱,這些意象都顯示陳有三堅定的信念已被侵蝕,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絕望的灰色意念。最後一次木瓜樹的出現是在陳有三被告知林杏南的長子過世的消息時,文中寫著「南國的初秋──十一月末的一個黃昏,陳有三坐在公園的長凳上,從略帶微黃的美麗綠色的木瓜葉間,眺望著無窮深邃的青碧天空而發呆。」此時已是全文最末陳有三意志最消沉的時刻,當他聽見林杏南長子過世的消息,也宛如毫無知覺一般,只是靜靜的眺望著青碧天空,然而木瓜樹在此仍是代表著陳有三原本美好的未來,只是當他沉淪後,也無心再管那美好的木瓜樹,所以此段描寫木瓜樹著墨甚少,反而著重在無窮深邃的青碧天空,或許這是一個在陳有三對未來幻滅後,內心不知還能做什麼而產生的絕望的冷靜吧!木瓜樹出現的這四次,都是很旺盛、有活力的繁榮生長景像,然而映照著文中所籠罩著的一篇愁雲慘霧,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或許這也正是龍瑛宗給予那個時代的一種諷刺手法吧!
另外,小說中作者還有利用一些事物的對比手法來表現日本與台灣當時執民國的強大霸權與被執民國的卑微弱小。例如作者每每描述台灣的街道總是「污穢而陰暗」的,騎廊的柱子也總是被薰得黑黑的,街上有隨時飄著孩子們隨處大小便的臭氣;反之,描述到日式的建築物或住宅即是「舒暢地排列著」,而代表日本工業的工廠的巨體煙囪,卻是「閃閃映著白色」,如此耀眼。有此可看出當時台灣人民被壓抑著的心情,彷彿次等公民一般。另外,作者也用人的氣色狀態來讓日本人與台灣人有明顯的對比。如在路上「垂著乾癟乳房的五十來歲的老女,拍著棕櫚扇子」為對台灣人的描述,而「眉毛的濃描與豔粧而豐滿的女人」即為對日本人的描述,以乾癟對照白胖,明顯可看出作者欲塑造的殖地霸權與被殖民者的卑微。
再來就小說的背景而言,作者有描寫到當時台灣人被日本統治時的「同化」問題。<植有木瓜樹的小鎮>中有幾個角色都盼望著可以過日本式的生活,如同洪天送經常掛在嘴邊只要他再忍耐五年,即可以從豚欄小屋搬到日式住宅去,甚至可憐那些其他沒讀中等學校永遠直能望樓興嘆的人,而陶醉於未來可以過日本生活的那種快樂與得意。他對於同樣是台灣人的鄰居卻是抱持睥睨的態度,認為他們沒有教養令人吃驚,和那些人往來認為會變的卑俗無味,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台灣人,而那些人為自己的同胞。陳有三亦為如此,他認為他的同胞們是吝嗇、無教養、低俗而骯髒的,那些人在所謂的新知識階級的陳有三眼中,就像「不知長進而蔓延於陰暗生活面的醜草」。他甚至厭惡被看成是和他們同列的人,所以常穿和服,使用日語,認定自己是不同於同族的存在。他經常穿著浴衣,笨拙地繫著寬條布帶,毫無目的的漫遊街頭,看著如同雜草那般生命力的人們,想著自己和他們之間有著距離,便悄悄地生出了一股優越感。這些例子都一再的顯示出當時台灣人被同化的現象,當時日本殖民台灣,為了毀壞我們的文化與思想,所以施行「同化政策」來支配台灣人民。但是在小說中也寫到尚有多數的人,家裡正廳仍掛有觀音的畫像、神龕上安置著先祖的牌位、仍沿用陰曆等等,這也顯示出同化政策尚未完全風行,作品的背景時代應尚未進入「皇民化時期」。
<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這篇小說,帶有相當寫實的批判性質,然而它不同於賴和或楊逵的作品高唱民族意識和強調抵抗精神,反而側重日本殖民時期本島台灣人內心細膩的寫照,刻劃出真實深刻的人性,表現出理想與矛盾的衝突,這就是我何以選擇此篇作為研究報告的主要原因。龍瑛宗筆下的知識分子從對未來充滿理想與希望,然而一再又一再的被當時周遭頹靡的時代氛圍感染,開始搖晃心志以致於最後精神瀕臨崩潰,<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寫出了當代多數知識份子內心共同的無奈與悲痛,也讓我們對當代有更深刻的了解!

台長: 飄浮
人氣(14,62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壯陽藥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3 22:14:2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