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04 17:45:06| 人氣1,0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恐慌症介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恐慌症是一種極度焦慮緊張的疾病,特點為瀕臨死亡的恐懼與感覺,再加上胸悶、心悸與呼吸困難等生理症狀,造成病患極大的痛苦。這些病人經常至家醫科、一般科、心臟科、胸腔科、急診室等醫療單位就診。恐慌症在早期治療花費不高且效果良好(治療效果超過百分之九十),但若拖延時日,除病況惡化,因而降低工作與生活品質之外,亦因患者四處尋求檢查治療而浪費巨大的醫療資源,因此早期診斷治療非常重要。

  恐慌症在心理方面症狀有失去現實感(感覺不真實)或自我感(感覺離自己很遠),害怕失去控制或發瘋,害怕即將死亡。而生理方面的症狀為頭暈,不安,昏沉,呼吸急促,窒息感,心悸(心跳快),胸痛或不適,噁心或腹部不適,發抖或顫慄,感覺異常(麻木),冷戰或臉潮紅,冒汗等。發作時感到強烈害怕或不適,有些病人甚至出現懼曠(害怕在空曠、橋上、排隊、坐車、單獨外出或擁擠等不易逃開、困窘或不易獲救的場合)症狀。這些症狀不斷重複且在不預期下發作,導致病患一直擔心再度發作,以及擔心恐慌的後果(失去控制、心臟病發作或發狂),發作時行為明顯改變(逃避令他害怕的場合),到後期甚至出現憂鬱與懼曠等症狀,而造成個人與家庭功能的降低。

  第一次恐慌發作前幾個月,多數病人曾經歷重大生活事件,但恐慌發作多在一般狀況下(例如看電視、搭車、休息等),發作時典型的心理症狀為前所未有的害怕、快要死掉、快要發瘋或快要失去控制的感覺還有坐立不安、來回走動,須離開原地以尋求安全感,發作時伴隨有許多上述的身體症狀。整個發作時間持續數分鐘至半小時,一般在十分鐘內症狀嚴重度達到最高點。頻率方面變化極大,有的一生僅發作一次,有的一天發作數次,一般患者每週發作二至三次。
根據研究恐慌症的終生盛行率約1.5-4%,發生率無懼曠者男女相當,而有懼曠者則女性比男性多一倍,20%病患有家族傾向。一般多在25-30歲發病,剛開始時輕微發作(症狀較少),逐漸變為完全發作(症狀較多),病人對恐慌症狀非常的擔心害怕,並且產生預期性焦慮,進而逃避某些與恐慌有關的場合,甚至出現懼曠等症狀。恐慌症未治療容易慢性化,反覆發作,時而緩解,時而發作。恐慌症的治療效果非常好,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病患都可以達到滿意的療效。

  病患可能因為這些症狀而四處求醫,常到急診室,甚至尋求神明與民俗醫療。恐慌症病患做身體檢查與甲狀腺、心電圖檢查一般並無異常。美國有報告指出:胸痛病患中的一半、心悸病患中百分之十九、昏倒病患中的百分之二十四其實是恐慌症,家醫科門診病患有百分之十三罹患恐慌症。研究發現百分之十五的病患有心臟方面的二尖瓣脫垂,但並不影響恐慌的發作與治療反應。

  治療方法如下:因為病患有強烈的害怕,而且在一般科檢查治療無滿意結果,所以首先要建立醫病關係,然後給予情緒支持與保證,解釋恐慌病程與特點,給予安全保證,恐慌症並不會造成死亡,也不會失去控制,更不會造成精神病(發瘋)。之後再教導病患應對方法,例如生理回饋,放鬆訓練,閉氣縮腹,放慢呼吸等都是不錯的方法。然後使用藥物來治療,許多新的抗焦慮與抗憂鬱藥物對恐慌症的治療效果都非常好。最後給予心理與行為治療,向病患解釋這是正常的焦慮反應,減輕病患疑慮,消除社會功能減退的罪惡感,此外,洪水法與系統性減敏法都是有效的行為治療技巧。預防發作的技巧為減少刺激物(咖啡、茶、抽煙、巧克力等)、避免刺激的環境、避免情緒衝突、規律運動等。

  恐慌症對病患來說好像地獄一般,但在現代精神醫療的研究之下,卻是一個不會造成死亡,治療效果又好的疾病。各位或各位的親朋好友若受到這些症狀的困擾,請不要害怕,趕快就醫,讓我們幫你趕走這些惱人的症狀,恢復彩色的人生。東元醫院精神科關心你的健康與快樂。


台長: 思慕微微
人氣(1,0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