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12 09:32:15| 人氣1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孫思邈的“養老之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常見到一些老年人為了健康而努力運動.個人認為相當不妥.

特搜尋此文章供參考

 

孫思邈的“養老之要”



    ●耳無妄聽
    ●口無妄言
    ●身無妄動
    ●心無妄念

孫    思邈是唐朝醫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有藥王之稱。

他活了101歲,少時因病學醫,對醫學有較深的研究。他總結了唐以前

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書首創

婦女、幼兒疾病學,并倡立臟、腑病分類,在醫學上有較大貢獻。
    孫思邈對老年學頗有研究。他認為,人年過五十,陽氣日衰,

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后,興居怠惰,計授皆不稱心,視聽不穩,

多退少進,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性情變異,

食欲無味,寢處不安。做兒女的要了解這些情況,不然就會影響家庭和睦。

如果晚輩善于了解老人生理性格上的變化,細心護理,老人就會心滿意足,

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孫思邈指出:“耳無妄聽,口無妄言,身無妄動,心無妄念”為“養老之要”。他還具體提出了“十九無”和“四勿”等養老方法。即:無作搏戲

強用氣力,無舉重,無疾行,無喜怒,無極視,無極聽,無大用意,

無大思慮,無呼嗟,無叫喚,無吟吃,無歌嘯,無啼,無悲愁,無哀慟,

無厭吊,無接對賓客,無預局席,無飲興。“四勿”即:非其書勿讀,

非其聲勿聽,非其務勿行,非其食勿食。如果能做到這些,就可以

無病長壽。
    他還指出:“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和大醉”。他還勸導老年人

除祛“十二多”。他認為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克散,多欲則志昏,

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臟傷,多愁則心攝,多樂則意溢,

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青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
    老年人行住坐臥,言談語笑,寢室造次之間,能行不妄失者,則可

延年益壽。孫思邈養生得道,壽過頤年,一生救人無數,倍受后人崇敬。

(庄敬)

    《健康時報》 (2000年06月01日第十版)

台長: 肢體保健師
人氣(1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生活保健 |
此分類下一篇:養生之道在保養孫思邈的衛生歌
此分類上一篇:脊柱相應疾病對照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