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18 00:30:28| 人氣1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爵士好書】Paris‧Nuit‧Jazz / 巴黎‧夜‧爵士 (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巴黎與爵士樂的精神外遇

法國向來以輕軟慵懶的香頌音樂聞名於世,但惟獨巴黎這個花都始終與爵士樂有著無法釐清的糾葛;最後,居然也和紐奧良、芝加哥與紐約等地一樣,相繼成為偉大的「爵士之都」。不同之處在於,這些城市裡分別各自有其代表性人物例如:紐奧良是「果凍捲」.摩頓(Jelly Roll Morton)、「國王」.奧立佛(King Oliver)與「小孩」.歐瑞(Kid Ory)等早期爵士樂大師們的地盤,在散拍音樂(ragtime)脫胎換骨成為爵士樂的過程裡,他們貢獻良多;至於,芝加哥則是綽號「書包嘴老爹」(Satchmo)的偉大小號手路易斯.阿姆斯壯(L. Armstrong)長期發展的地方;

而紐約市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沒有艾靈頓公爵(D. Ellington)的長期坐鎮,根本就不可能出現「棉花俱樂部」的繁榮盛況;至於巴黎這一個地方,她真的比較特別:似乎所有美國的爵士樂大師(包括上面所說那些人)都把這裡當成他們的心靈故鄉,有人時時造訪,有人流連忘返,更有人像席德內.布歇(S. Bechet)一樣,一生於故鄉美國潦倒不振,但在人生的最後十個年頭(五零年代)卻在巴黎享受到成名的美妙滋味,最後並且因癌症病逝於此。過去好萊塢電影「巴黎狂戀」(Paris Blues)、「望情巴黎」(Forget Paris)、「情定巴黎」(French Kiss)等不僅以巴黎為故事場景,片中並且放入許多動人的爵士音樂,主要的原因也在於:爵士樂是巴黎精神外遇的對象。


爵士樂手們難忘的巴黎

這本由彭怡平小姐所寫的《巴黎.夜.爵士:一九一七年以後的巴黎爵士樂俱樂部》,可以說是其八年巴黎爵士樂之旅的心血結晶,不但包辦圖文,文字的部分大多還是在巴黎實地探訪的結果,是一本結合「爵士音樂史」、「真實報導」、「旅遊札記」與「爵士俱樂部圖鑑」等功能的創作。

這本書裡的故事特別多,例如裡面提到老麥(爵士樂迷都知道吧?綽號黑暗王子的小號大師Miles Davis)與法國女歌手茱利亞.葛雷柯(Juliette Greco)的一段情緣;而薩克斯風大師戴克斯特.高登(D. Gordon)之所以能夠在一九八八年因為電影「午夜情深」(Round Midnight)裡面巴黎流浪樂師的角色而獲的奧斯卡金像獎,也是因為他在一九六二到六七年間曾經留連在巴黎的「釣魚貓」爵士樂俱樂部,因此才能夠有入木三分的表演;而巴黎爵士鋼琴手米克.葛哈里耶(M. Graillier)與酷派爵士樂小號手查特.貝克(C. Baker;曾以一首”My Funny Valentine”為世人留下美好記憶)則有長達十幾年的合作關係,直到貝克在一九八八年在荷蘭海牙因吸毒過量墬樓,此後也改變了葛哈里耶吸毒嗑藥的糜爛人生。

至於法國本土自產的國際級藝人則不能不提到德江枸.雷納(D. Reinhardt)與史提芬.葛瑞波利(S. Grappelly)兩人合組的「Hot Club de France」五重奏:他們倆一度因戰亂而被英倫海峽阻絕了七年之久,戰後重逢所灌錄的第一張唱片「法國回音」(Echoes of France)還特別收錄了爵士版的法國國歌「馬賽曲」,一時之間傳為佳話。這本書裡面把爵士樂降臨法國的歷史用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也把爵士樂和法國當代史緊密結合,訴說爵士樂與「反抗德軍的地下運動」、「沙特、西蒙.波娃的存在主義」與「一九六八年學運」的關係,是目前唯一一本「Jazz in Paris」的完整中文著作。

台長: 斐克斯
人氣(1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