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31 01:15:12| 人氣24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家》分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巴金生平
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
現、當代作家
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是長篇小說《家》《春》《秋》的總稱。是現代文學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由1931年開始創作第一部《家》,到1940年完成第三部《秋》,其間經歷了10年時間。
《激流三部曲》主要通過對官僚地主家庭高老太爺一家變遷衰敗真實描寫,揭露了封建家庭的層層黑幕,歌頌了知識青年的最初覺醒和英勇抗爭,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徹底崩溃的歷史概貌。
《家》也堪稱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現實主義傑作之一。
二、文章簡介
背景:民國時期192幾年左右,高太爺65歲左右
內容: 琴想入讀覺民的男校,覺新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人,中學時期母親過身,幸得梅相伴,他很希望日後可與梅結婚,他一心以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惜事與願為,父親要他與瑞珏結婚,覺新慢慢接受了,後來父親還替他安排工作,他終於知道命運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覺慧和鳴鳳兩情相悅,戰事開始,各人都希望到家人家中避難,但到處都被封鎮,戰事結束,覺民和覺慧開創了《黎明週報》,而且銷量很好。其後鳴鳯知道高太老爺要把她下嫁給馮樂山作妾,她很傷心,她去找覺慧,可惜覺慧很忙,鳴鳯想自己都是一個善良的人,為何四周的人都在蹂躪她,於是她投湖自盡。其後才知道婉兒代替鳴鳯出嫁,覺慧很傷心,他認為是自己害死了鳴鳯。其後報刊上有一篇禁止女子剪髮的文章,許倩如很生氣,於是在《黎明週報》登了一篇反對剪髮的文章,結果報社被封,後令創《利民被刊》。高太爺安排了一頭親事給覺民,但遭覺民反對,後離家出走。而婚期越近,各人都逼覺慧說出覺民的下落,覺慧不說。其後梅得重病,結果梅死。覺新非常傷心。高太爺得知五叔克定有姨太太,去金陵高寓玩,於是要克定當眾自摑,後發現連愛子克安也有份。其後高太老爺身體每況愈下,他們不相信醫生,找人回家捉鬼,高太老爺說不再逼覺民成親了,覺民回去當日,高太爺過身了,而當時瑞玉快要生產了,但其後瑞珏流產而死,孩子平安,於是覺慧便離開了高家,乘船到重慶。
三、寫作技巧︰
1. 全知型敍事角度
2. 線性描寫
3. 採用白描
4. 採用多環境描寫
5. 插敍
6. 電影感強烈
7. 象徵
“高家”為社會現實的縮影
“高太老爺”象徵舊有的封建勢力
“覺新、五叔克定”象徵對封建力量的屈從
“覺民、覺慧”象徵對抗封建制度的新勢力
“高家的沒落”象徵封建時代即將衰落
“水”象徵時代歷史的大潮流
8. 對比
(1). 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的愛情
- 引出不同的愛情價值觀及對待封建制度的不同態度。
(2). 覺民和五叔克定的不同
- 表現舊勢力跟新勢力的對抗
四、主題︰
封建社會的主題︰
通過描述一個豪門家族的種種悲劇,揭示傳統封建禮教對人們的約束、壓迫和毒害,在封建的社會底下,人們關係十分疏離,並變得冷酷無情。

反封建的主題︰
透過覺民、覺慧反抗高家的行為,反映新一代青年的醒覺和對抗勢力的不妥協,肩負起推翻舊傳統的重任。同時通過一個封建家族敗落的過程,反映社會
大變革時期已經來臨,封建社會將走到盡頭。

愛情的主題︰
通過描寫高家三兄弟的愛情故事,揭露當時封建社會的盲婚啞嫁,新一代青年對愛情自由的熱切追求,並反映出傳統舊式婚姻被新的愛情自由取締的必然結果。

台長: 葉子(^ο^)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4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 個人分類: 功課交流 |
此分類下一篇:《圍城》分析
此分類上一篇:《邊城》分析

同学仔
觉新啊,唔系觉生
故事最后,觉新并无跟觉慧离开
人物的象征不能叫象征,只能算是一个典型代表
2006-06-05 20:47:59
版主回應
多謝同學仔~~~考試加油哦~~
2006-06-05 21:26: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