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09 11:22:37| 人氣5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的守護神 – 澎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的守護神 – 澎湖

日本發動珍珠港事變『虎、虎、虎』的太平洋指揮所就在澎湖。
中華民國歷經六十年屹立於台灣海峽,澎湖是台灣的守護神!

從古至今澎湖在臺灣海峽上扮演著重要的戰略位置,澎湖在歷史上有四大決定性的戰役:
明荷之役(1622-1624年)
鄭清澎湖之役(1683)
中法之役(1885)
中日之役(1895)
顯示其在軍事上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再從經濟觀點來看即使擁有一個蕞爾小島也可擁有12萬6千平方海浬的經濟海域,何況澎湖是由64個主要島嶼組成,無形中已成為台灣的優良屏障、金字盾牌,穩穩的守住台灣海峽咽喉,俯視著每一艘住來的船隻!

1622年澎湖的人口才100人,1683年鄭清之役時增至六千人,到了1828道光年間澎湖已成中國大陸及台灣間的一個跳板,商業往來頻繁人口迅速增至六萬人。因為天然資源貧乏,耕地有限,農漁業收入無法支撐太多人口,至1895年中日之役後人口才增至七萬。雖然今日人口已增至十萬人,但部份人口處於遊離狀態往來於台灣及中國大陸之間,總體而言澎湖人口是呈現負成長的。

澎湖的島嶼64個,主要大島嶼圍繞在馬公本島四週,馬公及湖西為本島,白沙島在北側,西嶼島在西邊,這三個大島幾乎圍成一個封閉的內海,它的外海出海口在西南方,其他的次大島嶼如桶盤嶼、虎井嶼、望安及七美就在西南南方向一線串聯,在西西南方向有花嶼島北邊有吉貝嶼。

內海與外海有明顯的海域區隔,外海海浪『澎』拜兇險,內海平靜如『湖』,這就是『澎湖』名稱的由來。

『白沙』『西嶼』之間的吼門水道,是介於有洶湧波濤的外海及平靜如湖的內海之間,由於海道險惡,古來的小船都不敢行走,雖然近在咫尺相距二公里多但二島間居民鮮少往來,西嶼居民只能繞道內海由馬公登陸。
因此白沙及西嶼二島的居民自古以來就期盼兩地有一橋梁相連不必再辛苦繞道行船,人的期待就會轉化為行動,所以傳說白沙嶼與西嶼互相對望的二個村落就命名為『通梁』及『合界』,意思是由白沙通一根大梁到西嶼將疆界由二合一。這個期待在民國五十九年(1970)由蔣介石先生囑咐建設的跨海大橋通車實現了多年的夢想,兩島居民至今依然感謝當時的蔣總統在財政困難狀況下完成了遠東最長的跨海大橋的壯舉。這座橋因東北季風的盬害,很快就損壞了,新蓋的跨海大橋橋面更寬廣橋身更堅固,總長2.7公里於民國八十五年(1996)完工通車。

2005年六月中旬隨著北市社區旅行團乘坐利榮航空飛機踏上澎湖,距離第一次踏上澎湖已有三十多年,澎湖的印象已相當模糊。

當飛機慢慢下降正要降落,這時腦中的思潮突然拉到三十多年前在澎湖服役時的場景,有一次奉派回台灣辦事及探親,乘坐的交通工具是運輸機,俗稱老母雞,這種飛機靠窗各有一排座位,飛機艙內加壓並不很好,幸好這種飛機飛得不高也不覺得不舒服,因為那是我第一次乘坐螺旋漿飛機覺得很新鮮榮耀,回到家中還特別炫耀一番。

思潮又被飛機輪胎觸動地面的震動打斷,飛機已到了馬公機場。不一會兒走出機場,旅遊巴士已等在外面。

從巴士往外望去景象完全陌生,這次的澎湖導遊是一位年青二十多歲的小伙子,要我們叫他小竹,有人問他為何取名小竹他說小時大家都這樣叫他聽了很有親切感,小竹在車上說明馬公名的由來原來與討海為生的漁民信仰有關,馬公取自台語發音,是為紀念媽祖在此地所蓋的廟名的台語諧音。車駛過澎湖汽車監理站,小竹說:現在澎湖已有很大進步,以前考駕照要乘飛機到台灣去考,現在有了監理站方便多了,…澎湖有很多小島,有的是無人島,其中有個小島只有七個人,要選村長只要三票就當選了,七人中有三人是警察,每個警察只管一人,其中一人不能管因為他是島主也是村長…。說著車駛過一處無牆的建築,小竹說這是澎湖的魚市場附近就是第三漁港,到台灣的交通船就從此處出發到台灣要花四個小時,你們明天出海到其他小島也是在此乘船…。澎湖很小車駛入馬公市區沒過幾條街已到下榻的旅館,放好行李後開始第一天的行程。

澎湖人很樸素也很守法,因為地方小謀生不易自然就形成樸素的風氣,也因為地方小一旦犯法無處可逃所以守法精神比其他地方好,幾年前有立法委員認為澎湖很窮可以發展賭博事業帶動經濟發展,在將近定案之際被澎湖人給否決了,這次去順便問一下小竹為何反對,他說澎湖人很單純苦日子過慣也不以為苦,一旦引進賭博,澎湖恐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賺錢的是外來的財團輪不到澎湖人,所謂增加就業是要澎湖人進賭場學壞嗎?那對澎湖是好嗎?而且一旦賭場開放所有各地的壞份子都會集中到澎湖來,那澎湖的治安一定敗壞,負面影響太大了不來也罷!

澎湖的廟很多,每個大大小小的島都有廟二三間,媽祖廟、天公廟、關帝廟居前三名,地方的一大建設就是修廟。討海人一旦船駛入大海四處茫茫無依無靠,此時媽祖及神明的信仰就成為他們的最大精神支柱,說到修廟人人毫不吝嗇,而且輸人不輸陣一定奉陪到底,賺錢的人更是大方捐輸。這次來澎湖到處看廟也是行程之一。

嘗海鮮也是我們此行目的之一,澎湖的海上牧場已成為觀光項目之一,乘坐小遊艇到離岸僅有數公里的海上牧場,在海中使用浮桶圍成一個數百坪的小島,中間挖空四週漁網圈住在內養魚,遊客可站在浮桶圍成的島上釣魚及餵魚非常有趣。

澎湖的文石依然有名但文石礦場已經不再開放開採,大部份的文石都仰賴進口。刻印事業已成立中心工廠制,大量快捷刻印可以完全配合觀光客的時間表,市面的店家只是收發訂單的窗口,充份合作互相依賴形成一個大的事業鏈,成為地方很有特色的觀光事業的一環。

買海產加工品是大部份遊客回家必帶的東西,澎湖尤其在馬公市很多店家自已是海產加工廠並兼店面銷售,也給四週的店家分銷,成為一個經濟體。
這些經濟體再透過觀光事業串聯起來,當然澎湖政府是主要角色,這次去可看出政府為民謀利積極發展觀光的苦心,賴峰偉縣長強調:「自助而後人助」,澎湖人不能坐等政府補助,必須要自己站起來。綠化工程到處都在做整地綠化了三百多處、總面積達五十多公頃,平均每人享有綠地14.2平方公尺,從全國最低竄升到最高。
小竹說政府推動及遷移了2萬座墳墓,同時也把垃圾山綠化及美化,種了一百多萬棵樹,並實施菸蒂不落地。積極堅定地清除海底垃圾,進行魚苗放流來挽救魚源枯竭的危機,結果魚貨的產值從7年前的19億元,到去年提高到47億元,漁民得到好處後,自然也樂意加入保育行列。環境和心靈改革,把澎湖美化了,也讓澎湖人水乳交融在一起,打從心底以身為澎湖人為榮,這次去已看到了這種感覺。還看到不少的建設,觀光上營造海上花火節活動為澎湖帶來了觀光人潮。去年花火節為澎湖增加了12萬名觀光客、創造了9億元的商機。

我們回到台灣的前一晚在西瀛虹橋觀看一場臨場壯觀的高空煙火秀美極了!

這次來澎湖深深感覺澎湖為台灣樹立了一個典範,自食其力勇敢的站立在海上,我深信澎湖已成為台灣海上的一個守護神!

台長: Cool秀才
人氣(5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