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8 22:14:07| 人氣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長春同性戀首次公開露面 欲建“同志”產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澳洲日報2008年04月18日
長春同性戀首次公開露面 欲建“同志”產業

“除了性取向 我們和其他人一樣”
呂途簡介
呂途,男,年齡41歲,同性戀者。2007年5月7日創辦了吉林省首家“同志之家辦公室”──愛心宏聯工作組,擔任工作組主任,致力于長春市同性戀者的防艾工作,定期組織同性戀者進行性安全知識培訓。

新聞提示
在西方,早在1898年到1908年這十年間,關于同性戀這一問題的出版物就達到1000多種以上,從20世紀開始,同性戀逐漸被西方主流社會所認可,根據德國著名性學創始人,“第三性”理論的首創者和同性戀現象最早研究者赫茲菲爾德估計,同性戀及雙性戀這兩種人要佔到全部人口的1%-5%。

僅就我們生活的長春來講,就大概有5萬多名同性戀者,不能公開身份造成了同性戀行為的隱蔽性,又由於許多同性戀者的性伙伴不穩定,導致同性戀成為某些傳染病,特別是艾滋病的主要傳播群體。昨日上午,長春市同性戀群體代表呂途,首次公開接受媒體採訪。他帶領3位男性同性戀者來到本報,呼籲長春市的“同志”群體浮出水面,釋放壓力,正確對待性問題,加強性愛安全問題。

昨日9時30分,作為長春市第一位公開身份的同性戀者,呂途帶領3位年輕同性戀者來到本報,首先代表“愛心宏聯”對長期給予他們支持和幫助的金色心理咨詢網站和南關區殘聯心理咨詢中心表示感謝。呂途說,能夠出現在《東亞經貿新聞》報社,面對閃光燈和記者的採訪,他是思考了很久才下定決心的,他要通過自己讓長春市民了解同性戀這一群體,理解並平等對待他們,使同性戀群體被長春主流社會所認可。

同性戀?現狀
長春有5萬多“同志” 並趨于年輕化
“據我們多年統計,長春目前大概有5萬多名同性戀者。”呂途談起長春市同性戀現狀時這樣說,他告訴記者,長春市的同性戀群體分為“男同”和“女同”,以“男同”數量居多,這些人群分布在社會的各個階層,其中大學生佔據了很大比例。同性戀者溝通的主要途徑是網絡,長春市同性戀人群有自己的“同志網站”和“同志QQ群”,其中www.jltz.org是省內比較知名的“同志網站”。

呂途說,根據他手頭掌握的數據,現在長春市的同性戀人群年紀已經趨于年輕化,其中以大學生居多。呂途坦言,這個數據是有特殊性的,因為大學生接收新事物較快,能在他面前坦然露面,但年紀大的或者已婚的“同志”大都不肯露面,因此還有不少同性戀人群的情況不在他掌握之中。

同性戀?壓力
未婚的怕被逼婚 擔心“傳染”孩子
呂途說,同性戀者需要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由於主流社會對同性戀並不認同,同性戀人群在正常的社會生活中,需要面對社會認同的壓力、身份隱藏的壓力、婚姻道德的壓力、性別角色定位的壓力、家庭和社會的壓力。

年輕的“同志”最怕家長逼婚,履行傳宗接代的責任本無可厚非,可是因為清楚知道自己是“同志”,如果結婚不僅自己痛苦,同時也會給對方造成心靈和身體的創傷。與呂途同來的一位相貌清秀的年輕“同志”,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我害怕父母問我什麼時候結婚,如果最後被逼無奈結了婚,有了孩子,也害怕自己的孩子成為‘同志’。因此我老早就搬出來住了,我不敢見父母,不敢想未來,過一天算一天吧!”

已婚的愧對妻子 選擇自殺的很多
已婚的“同志”所面臨的問題就更大,他們承受著家長、妻子、孩子、單位、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但他們為了使自己得到同性的那份愛,在暗地里和“同志”交往,發生性行為。他們感到在道德和心理上,對妻子都有一種深深的罪惡感,但是原始的欲望又使得他們沒有辦法。

呂途介紹,許多已婚的“同志”,就這樣天天在心裡受到煎熬,最終選擇自殺的人很多。

同性戀?安全
男同性戀是第二艾滋病高危人群
“同性戀者都害怕艾滋病,但又不能不發生性行為。”呂途說,現在社會上許多人一提起同性戀,就與艾滋病聯繫在一起,其實同性戀不是艾滋病的代名詞,只是高危人群之一,是艾滋病的受害者。

同性戀者同同(化名)是個外向開朗的男孩,現在長春市某大學讀書。同同說,男同性戀成為目前排名第二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其原因有三︰一是同性戀本身不被社會承認,具有隱蔽性大、多性伴的特點;二是由於不存在懷孕可能,使用安全套者少;三是在發生性關係時安全套容易破裂,增加感染可能。“由於男同性戀人群的特殊性和隱蔽性,依靠同性戀者互相轉告式的同伴教育成為防艾的主要方式。”他對記者說,尋求合作是他們這個組織主動向媒體靠近的重要原因。他們渴望有定點治療性病的醫療機構,省去掛號和就診時遭遇的尷尬;渴望能有專家,為其提供心理、情感和法律支持。

每年對1000多“同志”培訓性愛安全
呂途介紹,“愛心宏聯”已成為長春地區開展“同志”社區工作的領頭兵。如今,“愛心宏聯”登記在冊的志願者有30余人,其中10余人經常參與工作組常規工作,由呂途及5名志願者組成核心小組,對工作組的一切事務進行討論並作出決策。呂途自豪地說,“愛心宏聯”參加了吉林省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和長春市疾病防治控制中心組織的多項培訓教育和知識普及活動,掌握了很多性病艾滋病知識和培訓技巧。現在每年培訓14-18次,每次培訓80-100人。

對話
“請不要歧視我們”
記者︰您現在的生活狀況怎麼樣?
呂途︰我結過婚,但現在離婚了,有一個兒子,今年10多歲,現在生活在另一個城市。

記者︰您公開身份會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呂途︰公開身份後對孩子的傷害是肯定的,但是我考慮了很久,覺得必須得有一個人站出來做這件事,我們“同志”人群也渴求像正常人一樣,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理解。

記者︰您最想通過媒體說些什麼呢?
呂途︰今天我們4個人來到報社,雖然只有我一個人公開身份,但他們三個人的到來,對我是極大的支持,我們就想通過媒體呼籲社會對我們包容和理解,就想告訴大家,同性戀者除了性取向以外,都和其他人一樣,請不要歧視我們。

這些環境中
易出同性戀

童年時期父母離異和父親一起生活的男孩或者和母親一起生活的女孩;把男孩當成女孩養或者把女孩當男孩養;父親或母親有婚外戀史,導致孩子憎恨女人或男人;小時候受過同性騷擾;生活環境都是異性沒有同性的家庭;獵奇心理重,家長對子女教育忽視的。

同性戀問題
可以找他們

心理專家希望全社會正視同性戀人群。同時也提醒家長,如果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過異常情況,應及時與金色心理咨詢網溝通,網站︰www.jinsexinli.com,“金色心理”咨詢QQ群︰34126841,咨詢電話︰85216618。同時,“愛心宏聯同志群”也公布了群號︰9490769;8891910。

言論
“同志”
強行改變性取向 難
“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是不可以改變的。”呂途以自己為例說,他早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一個同性戀者,但迫于社會和家庭的壓力,他被迫結婚,並生下了一個男孩,在別人眼中他事業有成,家庭幸福。面對大家贊許羨慕的目光,他曾經希望強制自己改變性取向,但是,沒過多長時間,他就感到發自心底的渴望,一看見相貌清秀的男子,就有想親近的強烈想法。最終他又和“同志”伙伴取得了聯繫。呂途說,就目前他所了解的長春5萬“同志”群體中,沒有一人主動改變或者被動改變性取向。呂途說,作為長春市第一個公開身份的同性戀者,他呼籲“同志”群體浮出水面,釋放壓力,正確對待性問題,重視性愛安全。

想建長春“同志”產業
他說,許多同性戀大學生面對就業難題,由於其女性化的形象,使他們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呂途說,去年他曾到大連學習,那里的“同志”群體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同志”產業,組建了一個旅遊公司,組織剛畢業的“同志”做導游。而目前,他想在長春建立“同志”人群自己的產業,但還缺少資金和政策的支持。

市民
選擇性取向是他們的權利
市民趙先生接受採訪時說,同性戀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不管你接不接受,是客觀存在的,同性戀者勇于公開身份,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應該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和支持。記者在213路公交車上採訪時,一位30多歲的女士對記者說︰“我覺得人家自己願意,又沒有招惹誰,沒什麼接受不了的,其實就是性取向不同,誰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今年已經62歲的張先生說,應該對同性戀人群給予尊重和理解,沒必要要求別人與自己相同,每個人都要從心裡尊重他們,因為選擇是他們的權利。

專家
歧視同性戀就像歧視左撇子
吉林省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我省著名性學專家、吉大客座教授、北華大學教授梁青嶺認為,現在同性戀人群生存空間擴大了,很多城市都有同性戀酒吧,另外在網上他們有很活躍的網站。他說,全社會應該尊重別人的選擇,不應該歧視同性戀人群。現在,他們的主要壓力來自社會行為規範、文化傳統,另外還有一批人從道德角度來歧視他們,這相當于從道德角度歧視左撇子,是沒有道理的。

不少同性戀是父母造成的
南關區殘聯心理咨詢中心、金色心理咨詢網資深心理咨詢師、醫學碩士孔繁玉表示,同性戀是一種早已存在的行為,目前從醫學、心理學的角度都難以解決同性戀問題。專家說,在咨詢的來訪者中,有不少青年人的家長,他們來為孩子的婚姻問題進行咨詢,說孩子對婚姻有恐懼,經過與青年接觸了解,發現其中許多人是“同志”。孔繁玉說,子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孩子2歲─6歲性別識別期,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性別角色定位,這對孩子非常重要。在咨詢過程中,他發現許多同性戀者是父母親手造成的!

有過幾次同性性行為的,不要輕易把自己定位為同性戀,很多非同性戀人群在一定的年齡都會對同性產生好感,有一部分後來成為同性戀,是自我暗示過重導致了成為同性戀。(記者 莊利銘)






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4715

台長: 水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