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01 15:45:34| 人氣9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防治尿毒症罹患腎臟病的風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吳富正/高雄報導]

 台灣尿毒症須長期透析(洗腎)之比率在世界排名高居首位,因此醫界與政府針對

慢性腎臟病高危險群進行篩檢,提早加強防治。已知引發腎臟病之危險因子主要包括

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老年人、高尿酸、代謝症候群、使用腎毒性藥物及具

以腎臟病家族等。然而台灣尿毒症比率居高不下,可能還有潛在腎臟病危險因子尚未

發掘,高醫腎臟內科團隊近年來積極推行慢性腎臟病的整合照護與防治篩檢計畫,

特別針對血液透析病人的第一等及第二等親家屬共約200位,同時納入這些尿毒症

病人的配偶約100位,給予完整的腎臟病篩檢與相關危險因子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就以微蛋白尿或腎絲球濾過率小於每分鐘60ml定義為慢性腎臟病,血液透析病人

的家屬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性約高達2.6倍,這顯示慢性腎臟病在有近親家族中

存在群聚現象,另外本研究更重要的創新發現是:與這些尿毒症病人無血緣關係,但

生活居住在一起多年的配偶,其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高達2.8倍,這顯示遺傳因素

與環境因素皆是扮演引發腎臟病的重要關鍵角色;再進一步相關危險因子分析,結果

顯示: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與代謝症候群皆是腎臟病之加重危險因子。

以上研究成果已在20102月之『美國腎臟疾病期刊』線上刊登發表,這研究的重要

臨床意義是,確認先天遺傳因素的確造成腎臟病家族群聚現象,同時首度證實尿毒症

病人的配偶可能由於不適當的共同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用藥行為或健康就醫觀念等

後天環境因素,造成罹患腎臟病的高風險。

我們在此總結提醒:

(一)家族中若已有腎臟病病史的親屬,應接受腎臟病篩檢追蹤防治。

(二)若不幸已患有腎臟病之病友,應更關心另一半配偶的健康,積極納入腎臟病篩檢

  防治計劃,尤其伴隨有腎臟病危險因子者。

(以上資料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腎臟內科 蔡哲嘉副教授/主治醫師 提供)

 隨著醫療照護品質的改善及高齡人口逐年增加,加上國人生活飲食習慣、藥物不當使用的影響

(俗稱洗腎)的發生率(新增加的病例)及盛行率(累積總病人數)都是世界排名第一,目前全台灣

有超過5萬個病人在接受洗腎治療;根據二00八年健保局統計,每年透析醫療費用支出約330億

,約占健保總額7%。如此高的發生率與盛行率讓這幾年來腎臟病成為國人的新國病,因此政府

衛生單位國民健康局、健保局、腎臟醫學會、相關醫療院所及專家學者紛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希望讓一般民眾、高危險群個案及慢性腎臟病患者了解如何正確照顧及保養我們的「腰子」。

  根據高醫蔡哲嘉醫師等將發表於美國腎臟疾病期刊的研究結果,血液透析病人近親家屬及配偶

比一般民眾患有更高比例之慢性腎臟病的罹患率,其相關危險因子是高年齡、糖尿病、高血壓、

代謝症候群等因素,顯示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生活方式、飲食、用藥行為或就醫觀念)

造成透析病人家屬與配偶發生腎臟病危險性之共同相互影響之重要因素。慢性腎臟病是個沉默的

殺手,除非早期的篩檢發現,否則往往都是到了末期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因此早期篩檢發現

早期接受治療就更顯得重要;

那麼哪些人是慢性腎臟病的候選人呢?

1. 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會造成腎臟病變及血管病變。

2. 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好會影響腎臟血管及腎絲球硬化。

3.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臟衰竭容易導致腎功能惡化。

4. 蛋白尿患者蛋白尿是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5. 痛風患者血液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會沉積在腎組織,影響腎功能。

6. 65歲以上老年人身體器官退化。

7. 長期服用藥物患者。

8. 有腎臟病家族史,如家族中有多囊性腎病變、遺傳性腎炎及洗腎患者。

9.抽菸者抽菸會刺激交感神經,升高血壓造成腎臟負擔而影響腎功能。

10.代謝症候群的病人肥胖(男生腹圍>90公分,女生腹圍>80公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若有上述危險因子,提醒民眾應提早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跟腎臟病說「NO」,另

提醒大家由於透析病人之家屬與配偶皆是腎臟病高危險群,因此建議應納入定期篩檢計畫加強

防治,以下案例即是參加本院高危險群篩檢計畫而確立診斷的病患,現均門診規則治療中。

●28歲小偉因陪同慢性腎臟病的母親前來門診就診,在衛教師提醒下做了初步尿液篩檢,結果

發現蛋白尿,經門診複檢確定為第一期慢性腎臟病,並安排腎臟切片檢查,醫師告知因發現的早

,經積極治療後預後良好。

●62歲的黃先生因太太換腎2年多,參加腎臟病高危險群篩檢,檢查出腎功能剩下30%,現腎臟病控制穩定,規則門診追蹤一年多。

●56歲陳先生規則血液透析5年多,醫護人員提醒家人應定期檢查腎功能,結果兩位女兒篩檢出

末期腎臟病,現已換腎1年多,陳太太亦檢查是慢性腎臟病患者,現穩定治療中。愛腎新主張

護腎新口號:「有檢查有保佑」

為了提醒社會大眾注意腎臟保健,臺灣腎臟醫學會、國民健康局與相關醫療院所早在2004年即

舉辦「台灣腎臟病防治日」活動,2005國際間開始「世界腎臟日」(每年三月第二個週四)宣導

活動,台灣與全世界同步一起積極推動教育宣導及宣導愛腎護腎的正確觀念。尤其國民健康局與

臺灣腎臟醫學會自92年共同成立「腎臟保健推廣機構」,從最初925家、9312家、9419

、至今98年共有90家院所加入,每一份心力都是推廣防治工作的重要力量。而「高雄醫學大學

設醫院」更是台灣地區慢性腎臟病整體照護體系的先驅者,並為台灣慢性腎臟病防治的推手,

也因此於20072009榮獲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與肯定。

 對於早期發現腎臟病,腎臟醫學會提供大家兩個實用好記的口訣「泡。水。高。貧。倦」

謹「腎」有撇步 、「護腎三三」贏得腎利人生,可以提醒大家早期發現問題,確保健康。簡單

來講「泡。水。高。貧。倦」就是-泡泡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與倦怠等症狀,如

發現有上述五項症狀,而且原因不明,應該立即找腎臟專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腎臟功能檢查。

另外針對洗腎的六大高危險群-糖尿病、高血壓、老年人(>65)、蛋白尿、有腎臟病家族史、

長期服用藥物者,如果現在還沒有腎臟功能不良的警訊出現,也應該「每三個月檢查尿液,血壓

及血清肌酐酸等三項」我們簡稱為「護腎三三」。

腎臟保健從現在做起

  慢性腎臟病不是絕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最佳的防治策略,因此

請大家告訴大家腎臟病預防保健之道:「三少、三多、五不、一沒有」,一起守護腎臟永保安康

【三少】少鹽、少油、少糖

【三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

【五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介紹、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

【一沒有】沒有鮪魚肚

   心動了嗎?不如現在就拿起電話撥打各醫療院所「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諮詢,讓專業的醫療

團隊共同守護您的健康。欲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以到台灣腎臟醫學會「腎利人生」網站查詢,

網址 http://kidney.tsn.org.tw/

(以上資料由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腎臟內科衛教師蕭仕敏 提供)

******************************************

新聞平台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51751

台長: 探長
人氣(9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醫藥保健 |
此分類下一篇:腎臟保健
此分類上一篇:「性」福的慢性殺手 -代謝症候群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