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05 15:40:00| 人氣1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里巴巴“刮骨療毒” 更應從病根入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不久,將價值觀從“獨孤九劍”修煉到“六脈神劍”的阿里巴巴突然很受傷。 2326家阿里巴巴網站中國供應商涉嫌詐騙全球買家,近100名銷售人參與商業欺詐。一時包括阿里CEO衛哲、COO李旭暉、CPO鄧康明在內的多名高管引咎辭職,阿里董事會主席馬雲更是在那封“抄送全國人民”的內部郵件中表示,要勇於擔當,要“刮骨療毒”,要堅決捍衛商業誠信和價值觀底線!

阿里“欺詐門”,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阿里巴巴及整個電子商務領域強震。針對阿里巴巴爆出的欺詐醜聞,電子商務領域一時議論紛紛,各種猜想和擔憂紛沓而至。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運營商​​和網絡經營平台,阿里巴巴欺詐門事件,引發的不僅僅是人們對傳統電子商務向全程電子商務轉變的經營模式思考,更是一次對電子商務市場誠信的反思和呼籲。面對強勢推進的中國電子商務,我們究竟該怎樣面對這次事件,又該如何看待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

其實,“欺詐門”的爆發並非偶然,作為幾年前欺詐事件就頻發不斷的阿里巴巴網站,出現今天的局面也許只是早晚的事。當然,這也暴露了電子商務普遍且一直存在的問題,同時,這也是對所有電子商務網站的一次警醒。以具有強吸引力的價格、較低的最少購貨量和相對不安全的付款方式進行欺騙,為了最大化追求經濟效益,不擇手段地參與欺騙性經營,在電子商務領域並不屬於什麼秘密,相反,在一定階段還會被某些高層默許和認可,作為企業積累財富和發展的一種潛規則和手段來執行。然而,當經銷商和客戶的正當權益及公平競爭權受到嚴重挑戰和威脅時,勢必會引發人們對這種行為的譴責和聲討,尤其當它嚴重觸犯了商業和道德底線。然而,一個企業要發展,要壯大,要長久,靠得不是投機取巧的非法牟利,更不是違背商業道德的惡性欺詐,而是靠誠信公平的合法經營。

從阿里巴巴欺詐門事件,我不想關於此事探究誰是誰非,更不願作無謂的譴責和聲討。只是希望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所有電子商務企業,認真對待此事,真正反思自己的經營行為和管理模式。而不要為了業績和財富作抓狂和瘋狂狀,或是一味地搞公關秀,把商業經營中最基本的道德作為“一把根據需要隨時動用的寶劍”,掩人耳目,混淆視聽,以此來為公司危機保駕護航,達到既定的利益和目的。尤其是作為電子商務領頭羊的的阿里巴巴,不要拿“揮淚斬馬謖”、“刮骨療毒”等說辭和行為來搞世界級公關,以藉此轉移公眾的視線和療救的重點。無論阿里的“自爆家醜”、“大義滅親”是對大眾的PR,還是為老外消氣,抑或是對“3·15”的示好,把一些人作為“替罪羊”下課,這並不能真正從根本上治療痼疾。而動輒拿一些道德說辭上綱上線,進行所謂的“肅整”,以此來化解“公共信任危機”,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擔當”更是毫無意義的。

俗話說,不怕犯錯誤,怕的是對待錯誤的態度不正確。如果說“欺詐門”讓世人對阿里巴巴的信任度下降,那麼以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子商務企業,就應該將商業目標置於道德邊界之內,真正採取有效的措施彌補漏洞,杜絕故伎重演,而不要一味地在文字上做文章。

顯然,要想真正“刮骨療毒”,根除頑疾,電子商務企業就應主動加強自律,不能見利忘義,一切向錢看,為了金錢和業績而不顧誠信等基本商業道德。尤其是在發展供應商會員時,不能只認金錢,不問資質,有奶就是娘,“大放水”似地瘋狂盲目吸收,鑄造一批批用金錢買來的“Gold Supplier(金牌供應商) ”,或是招募一群魚龍混雜的烏合之眾,甚至背地裡搞陰謀合作,助紂為虐。這就要求電子商務平台要加大企業商戶認證力度,積極加強與第三方認證機構的合作,對商家產品質量和供應商能力等資質做全面評估,並建立詳盡的網絡信用檔案,進而打造完善的電子商務誠信體系。

同時,商務部電子商務中心等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貿易類電子商務平台及其平台內會員的信用評價和信用認證工作,通過信用評級、巡查、投訴等多種途徑,加強對電子商務網站的信用監管,以提升註冊會員的整體信用能力,進而填補認證黑洞,遏制欺詐行為的發生。

古人常說,“經商以道,執政用術”,希望廣大電子商務企業在激烈的電商之戰中,圈錢的同時莫忘誠信原則和道德底線,不要在財富之門打開的那一刻不見了信譽。 (編選:麻吉小站/文章來源:紅網 作者:葉簫)

台長: 西武
人氣(1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B2B動態 |
此分類下一篇:網絡融資遭遇電子商務第三方貸款平台模式分析
此分類上一篇:商機網獨創B2B分眾模式創新模式找商業藍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