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2 22:18:48| 人氣1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欺負的快感(下)(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話說班上有一位轉學生,W君,(我這麼說,同學應該都會發出「哦~~」的恍然之聲。)曾被我小小的陷害了一下。



文學史──一樣是要分組報告的課堂上,每個人都得全力以赴準備這門超吃重的學科。



因為文學史是一門難度頗高,教授又規定要台下同學要發問的科目,如果在台上被問倒,就要回去查資料,下週再回答一遍,若不行,還要回去準備下下週再答一次,直到教授滿意為止。



也因為大家都會輪流站上講台,所以在發問時大家都很謹慎,儘量針對報告主題的核心發問,誰也不想亂問問題然後被怨恨。



但是這位剛轉進來的W君,不知道是想力求表現還是怎樣,像個主考官似的把小組每一個人都點名問上一輪。如果他是針對報告主題發問也就罷了,他偏偏要問那種教人家無法回答的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我們都知道唐詩。

雖然同樣是唐詩,但是在初、盛、中、晚唐四個時期的時候,分別會呈現不同的風格。倘若今天報告的主題是「由王勃的詩論初唐時期的唐詩風格」,那我們這些平凡的學生,就會針對詩人以及其詩所呈現的風格去發問。



但是這位天才的W君卻與眾不同。他會問出類似這種問題:

「初、盛、中、晚唐的分法是誰分出來的?」



老天!這根本不是討論的重點吧?如果你只是想搞個人秀,拜託把問題擺對位置,好歹這堂課叫中國文學史,要發問也要把問題擺在文學史的脈絡裡,而不是考據學的範圍!你嘛幫幫忙,要標新立異也不是這樣吧?



不光是這樣,W君發問可是滔滔不絕,他會花個兩、三分鐘去引經據典,而且又超愛撂英文。他的開頭通常是這樣的:「根據E.M Forst的<小說面面觀>,我認為……」,或是「黑格爾是這樣說的……」又或者:「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李安的Brokeback Mountain?裡面有一幕是……」等他扯夠了,才丟出他的問題,通常他丟出的問題,和他的引據往往沒有太大的關係,也就是說,他只是在吊書袋展現自己的博學而已,如果把他落落長的引文砍掉,說不定大家對他的問題焦點還會比較清楚。



長此以往,W君以他怪異的發問方式,不知讓多少同學得含淚回去查資料,暗暗記恨在心。搞到後來,只要他一舉手,台下就會聽見不屑的嗤聲。



我從來也不是個人云亦云的人,別人的觀感向來也不會影響我,別人要對W君開汽水是他們的事,我可不會跟著做。



學期初的時候,他發問的五個問題裡,起碼還有 一兩 個是我覺得還不錯的,但是越到學期後,那種愛秀的個性就越明顯,問題也越來越荒腔走板,搞到後來我也覺得他的問題不過是在浪費大家時間。



終於,輪到W君要做小組報告,有一群同學等這天已經等很久了,大家都蠢蠢欲動,打算問問題問到他回家查資料查到學期末!某同學還跑來邀請我加入他們的陣容,要我跟著他們一起問倒W君,但我搖搖頭。

「我有我的做法。」



於是在W君報告當天,果不其然,他被幾十個問題圍攻,而他半個也答不出來。



我實在很討厭這樣。

以牙還牙固然是一種報仇的方式,可是你若做了和他一樣的事,從此以後你要怎麼批評他?連相罵本都沒有了,這種方式不過是降低自己的格調,把自己變得跟他一樣,何必?



於是在當天文學史的最後一堂課時,我到講台 邊找 教授。

我說:「老師,W君常常發問一些與報告主題無關的問題,為什麼您不制止他?」

教授兩手一攤:「有什麼辦法?誰教班上只有他會問問題?」

言下之意,就是亂問總比沒人問好。

我想一想,決定改變語言策略:

「老師,問問題是為了讓發問者和被問者雙方都得到收穫,您認為W同學的問題能做到這一點嗎?還有,W同學光是發問就用掉三五分鐘,說完還讓人抓不到頭緒,您不認為這不光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同時他的組織能力也有問題嗎?」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居然奏效了。



長久以來做壁上觀的教授花了十幾分鐘訓斥一頓,最後加了一句:

「……我希望以後大家發問要針對問題的重心,不要把發問變成一種個人秀!」

當然,全班都知道那個「大家」指的是誰。











所以,現在你們都知道「殺人不見血」是怎麼一回事了……

http://tw.myblog.yahoo.com/puff-puff/article?mid=-2&next=711&l=a&fid=8

台長: 幻˙水夜
人氣(1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