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17 03:34:33| 人氣1,0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台灣人應讀:中共堅持併吞台灣的理由(一)戰略地位-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續前文)

  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國首先提出了對亞洲國家實施“東方弧線”的新月形封鎖戰略。1950年1月12日,美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宣佈:“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防禦圈是從阿留申群島,經日本、琉球到菲律賓。”1951年1月4日,美國務院顧問約翰·福斯特·杜勒斯說:“美國在太平洋地區防務範圍應是日本、琉球群島、臺灣、菲律賓、澳大利亞這條近海島嶼鏈。”這是美國人首次明確提出“島鏈”這一概念。

  所謂島鏈簡言之就是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島群的戰略地理位置建立的多道防禦圈和衆多的軍事基地,它就像鐵鏈一樣緊緊封鎖、扼殺當時的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

  1952年美國同菲律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及同日本締結了安全條約。1953年又同韓國簽訂了一項安全條約,1954年還與菲律賓簽訂了馬尼拉條約。杜勒斯說:“促成這條約的考慮同樣地促成了同中華民國的安全條約的締結。中華民國所佔有的領土(臺灣島)構成了太平洋西邊緣上所謂‘島嶼鎖鏈’中的重要的環節。”顯然,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及其亞太附庸國的目的是通過互相勾結,在亞太地區建立多道防禦圈和衆多的軍事基地,作爲其遏制、攻防和封殺以蘇中爲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國家的依託和堡壘。

  美國在二戰期間及之後,趁機強佔了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島嶼,並逐步將其勢力擴展到西太平洋部分國家的領海和領土;同時大力加強在島鏈上的有關國家或地區軍事設施建設,擴建海空軍基地,加速構建軍事包圍體系。此外,美還加緊拼湊“東亞集體安全體系”,簽訂各種條約,建立軍事同盟,增加駐兵數量,加緊島鏈的封鎖力度和對各國的遏壓態勢。多年來,美一直在積極尋求新的前進基地和後方支援基地,不斷充實太平洋的基地帶;同時加強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的軍事同盟關係,力圖使得海上軍事遏制、封鎖的態勢對其更爲有利。

  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了強大的海空軍兵力,利用海內外的海軍基地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營造的包圍圈梯次構成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南朝鮮、臺灣、越南;第二道防線是日本、沖繩、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第三道防線是小笠原群島、馬里亞納、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三道防線中的第一、第二道防線基本上是指現今的“第一島鏈”,而第三道防線則爲目前的“第二島鏈”。

  按照美國的戰略部署,第一島鏈是其扼殺社會主義陣營的首道“絞索”。該島鏈內的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至日本群島,主要是針對蘇聯太平洋地區的;而日本的九州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至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則主要是包圍中國的。

  目前,美軍建立的基地帶主要有三條:第一條,北起韓國、日本群島,經琉球群島至東南亞的基地網,形成美軍“前沿基地”帶;第二條,北起小笠原群島,經硫黃列島至馬里亞納群島的基地網,形成美軍“戰略預備基地”帶;第三條,北起阿留申群島,經中途島至夏威夷群島。這三條基地帶控制著西太平洋地區戰略地位極爲重要的海峽、航道、海域和島嶼,成爲美國在亞太地區推行霸權政策的多座橋頭堡,對我國的海上安全和實現祖國統一構成了嚴重威脅。

  至20世紀80年代,美軍在第一、二“島鏈”上的基地網主要由3個基地群組成:東北亞基地群、東南亞基地群和關島基地群;其中,東北亞基地群是由日本橫須賀爲核心,包括日本本土、沖繩島和韓國的30餘個海、空軍基地組成,該基地群數量多、規模大,不僅是美海、空軍兵力主要的戰略集結和出發地,而且也是其在西太平洋的後勤供應和維修中心,控制著宗穀、津輕、朝鮮3個重要海峽,是“島嶼鎖鏈”的首要環節;由此,既可支援朝鮮半島的陸上作戰,又可支援西北太平洋的海上作戰。東南亞基地群由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10餘個海、空軍基地組成;原以菲律賓的蘇比克海軍基地爲核心,美軍全面撤出蘇比克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後,現已經取得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基地的使用權。該基地群是美軍在“第一島鏈”基地網的南翼,是美軍在中南半島作戰活動的重要依託,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戰略物資轉運站及第七艦隊在東南亞最大的後勤基地和維修中心;扼守著從西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和波斯灣的主要海上通道,既可支援東南亞的陸上作戰,又可支援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作戰。關島基地群由關島的阿普拉港海軍基地、安德森空軍基地和阿根納海軍航空站等組成,該基地群地處“第一島鏈”基地網的中後方,是美軍西太平洋基地網中的戰略預備基地,也是主要的後勤補給和休整基地。美軍從2000年起在阿普拉港配備3艘核潛艇,以加強在亞太地區的核打擊能力;同時美軍已在關島的空軍基地部署了巡航導彈,這是美國巡航導彈首次部署在美國大陸以外,使美國轟炸機能在12小時以內襲擊亞太地區的任何地方。[21]

  臺灣位於第一島鏈上的中間位置,向北排列著硫俅群島、日本列島、千島群島,宛蜒2000多海哩,南望則是東南亞數千群島,縱深也有數千海哩。從臺灣向東,跨越1200公哩,則可進擊第二島鏈。僅從軍事角度來看,雄居臺灣一點,可危震三方。

  臺灣北距鴨綠江900海哩,南至北侖河口與南沙群島均約800海哩,一支艦隊從此出擊,在二天內,機動範圍可覆蓋整個中國沿海;向北可抵東海抵黃海作戰,向南可直接打擊侵犯南祖國海之敵。

  從戰略角度來看,以臺灣爲中心,以一千里爲半徑,向太平洋作一個扇形延伸,可以建立一個相當具有戰略縱深的防禦網,對於接近中國海岸線的敵對勢力,提供了早期預警以及積極防禦的戰略態勢。反之,如果臺灣成爲敵對勢力,臺灣就會如同一把利刃抵在咽喉,使大陸寢食難安。

  臺灣本島多山,不利於大兵團作戰,而面向大洋一側的海岸,均爲懸崖,直立百丈,無法進行大規模登陸,具有極爲有利的防域自然條件。同時島上有雄厚的物資基礎,能保障一支現代化海軍的作戰能力。臺灣機場密布、港灣衆多,有高雄、基隆、臺北、花蓮、蘇奧、左營等;如果與大陸一側的三都、閩江、湄州、廈門、東山等港灣和金門、汕頭、廈門、漳州、福州、龍田等一線機場相映成輝便構成十分有利的海空軍基地網群,足以滿足任何一支龐大的艦隊駐屯、補給、修理、集合、疏散、隱蔽及訓練、演習之需要。由於臺灣與大陸近在咫尺,面向大陸一側地勢平穩,整個海峽內幾無任何有礙航行之物,極易得到大陸的支援和加強,戰時若有必要,甚至整個臺灣海峽地區都可辟爲軍事基地,該地區15000平方公里的水域均可縱橫機動,爲海軍機動作戰提供了極爲便利的條件。[22]

  中國漫長的海岸線,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就是中國國防的一個噩夢。除沙皇俄國外,歷次對中國的侵略,基本上肇始於這條將近2000公里長防線被輕易突破。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由於海軍的不濟事(早期甚至沒有像樣的海軍),敵人可以在這條線上任意選擇一個點進行突破,如果不成功,他們可以立即開往下一個較爲薄弱的地段進行嘗試,衆所周知,英國人正是在廣州海域遭到挫折之後才揚帆北上,攻陷了好幾個海岸重鎮,終於逼著滿清政府走上了失敗的道路;1856至1860年,英法兩國聯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的海軍艦隊在中國萬里海疆如入無人之境,又一次迫使清政府接受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而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也是因爲控制著海面,才能從容地打贏淞滬會戰和武漢會戰。
我國雖有18400公里的海岸線,但只與一個大洋相連,我國諸海又被包圍在第一島鏈,實際處於半封閉狀態。如我們要跨入大洋,就必須沖出第一島鏈,打破纏在我們身上的這個鎖鏈。第一島鏈是封堵亞洲大陸的第一道“緊箍咒”,在這個“封鎖鏈條”中,最爲關鍵的是臺灣島。它位於“第一島鏈”的中間,具有極特殊的戰略地位,掌握了臺灣島就能有效地扼控東海與南海間的咽喉戰略通道,也有了通往“第二島鏈”內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遠洋的便捷之路。

  中國近二、三千年以來的歷史已顯示,中國經濟文化重心東移、南移並開發海岸建設是不可逆轉的規律。

  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的世紀崛起,特別是14個開放城市和5個經濟特區沿太平洋的密集分佈,把中國推向了“太平洋時代”。中國經濟的心臟地區,也就成爲中國的前哨位置。

  經過近2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大陸上已出現了一條生機勃勃的海岸繁榮地帶,東部八省三市地區在80年代已有全國40%的人口,擁有總產值的60%,今後的産值比重還將進一步提高。

  我國陸域廣闊而地形複雜,交通一直是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近年加速建設的京九鐵路形成爲一條新的北南大動脈,高速公路、航空等已廣泛得到重視,相形之下,海上運輸領域則沈寂多了。衆所周知海運較陸運成本低而運力大,按每馬力計算,飛機只能運載7公斤,汽車爲45-90公斤,火車260-700公斤,船舶900-4000公斤。

  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交流,在這種社會經濟的交流中,海洋起了非常重要的紐帶作用。研究太平洋問題的著名學者,法國地緣政治研究所長瑪麗·弗朗斯·加羅夫人曾強調:“水是一種非常實用非常便宜的運輸和交流手段。你們可以想一想,一般巨型油輪運送的石油需要一列一千公里長的火車才能運送。”[23]島國日本的國內、島內運輸,也盡可能以海運解決,舉世聞名的新幹線只運人,不運貨,值得我們借鑒。

  實施海洋戰略,不僅是世界強國發展的成功戰略,也不僅是地緣政治的選擇,而且是中國所處戰略環境的需要,更是中國國脈所系和崛起之必然。

  中國的領土面積是多少?也許絕大多數的孩子會回答:“960萬平方公里。”也難怪,至今我們的中小學,乃至大學的教材上,很少有“海洋國土”的位置。

  1996年5月15日,江澤民主席簽署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根據這個公約的有關規定,中國擁有主權和管轄權的海洋面積,達300多萬平方公里。

  這個公約已經於1996年7月6日生效。因此,我們必須牢記:中國的領土面積是:“960萬加300萬平方公里。”——中國不僅僅是指“陸上中國”,也是指“海上中國”。

  而海洋權益的計算方法則與陸地完全不同,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沿海國對二百海裏專屬經濟區享有主權權利。這樣一平方公里小島的主權,可能意味著十二萬五千六百平方公里的經濟區域!如果海底蘊藏著石油和珍貴礦產,如果計算軍事價值,這個小島的價值可能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前途。

  臺灣 是我國第一大島,它的周圍又有附屬它的大大小小86個島嶼。因此,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可爲中國帶來數萬倍的“綠色國土”。

  時至今日,在歸中國管轄的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上,有150萬平方公里被外國提出主權要求而處於爭議之中,其中相當部分已經被外國實際控制或蠶食分割,這些海洋國土的面積相當於上個世紀沙俄從中國割去的陸地疆域的總和。

  對於喪失的海洋領土,我們只能把它們畫進地圖、寫入法律或外交部的聲明中,卻不能到那裏去捕魚、開採石油甚至航行。

  隨著地球上人口的日益增加,陸地上的資源日漸枯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人類在反思自己的行爲方式,加快調整與自然關係的同時,也努力擴大經濟發展空間,尋求新的資源替代源泉。而地球上只有海洋才可能爲人類提供新世紀所需要的一切,人類未來的希望無疑在海洋。科學家預測海洋技術21世紀可能有重大突破,包括海水淡化技術、海底天然氣水合物開發技術和海洋能利用技術、生物生態技術、養殖和病害控制技術、 海洋醫藥生物技術以及海底金屬資源開發技術等。這些技術一旦實現突破並獲得商業性應用,海洋經濟將成爲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並推動沿海地區經濟創造一個新的輝煌。於是所有的瀕海國家都把獲取財富和資源的眼光投向了海上,爭奪海洋就是爲自己的子孫後代多爭得一份生存的希望。

  中國人幾十年來想通過道義力量來收回自己的領土,談判、聲明、說服等等,用盡了一切和平的方式,甚至委曲求全提出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忍讓建議,但都沒能打動別人的心。由於中國實力不濟,近年來菲律賓、日本等國更是肆無忌憚地用武力來回答中國的忍讓,用軍艦撞中國的漁船、抓我們的漁民、在島上建築軍用設施,等等。

如果我們不想永遠放棄這些海洋領土,那麽已經別無選擇,只有用武力來收復失地。爲了民族的生存空間,我們必須義無返顧地讓我們的海軍去和強盜們對話。未來幾十年內,人口壓力將是我國最嚴重的內政問題,這就意味著走向海洋開發利用海洋國土資源事關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存亡。

21 世紀初中期中國將受到全球經濟一體化這一發展趨勢的重大影響,與其他國家地區的經濟合作與交流將更加廣泛。在此情況下,中國海上貿易航線對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地位作用將十分突出。那時,中國與歐洲、非洲、西亞、南亞等國家、地區的貿易,對於歐洲、非洲經印度洋至太平洋的海上戰略通道的依賴性將大大增加。同時,中國的部分戰略資源如石油、鐵礦石等將從國外進口,並通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運達,利用全球資源的幅度也將大幅提高。這就要求中國海軍擁有足夠的威力覆蓋經馬六甲海峽通過印度洋南部的海上通道,確保戰略資源不被截斷。

中國目前已經完成重大的軍事戰略轉移,開始向追求海上強權方向發展,制海權和制空權爲主的國防模式取代了以本土自衛爲主的國防模式,“保衛領土領海”的消極防禦已經讓位於“保衛海洋權益”的積極防禦。在外向性的安全視野中,這是中國試圖成爲一個海洋大國的命脈所系。

在我國周邊的黃海、東海和南中國海有5000多個島嶼,中國與日本以及南部的海上鄰國有著衆多海權爭議。日本佔據著我國的釣魚島,企圖分得我東海海底一半以上的資源;位於南中國海的我國南沙、中沙和西沙群島的諸多島嶼,更是被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汶萊等二三流國家瓜分,要不是在島礁上築起的高架屋中有海軍戰士的常年守備,南沙早就沒了中國的寸土之地。南中國海周邊國家是日本傳統的商品市場和原料基地,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襲擊美國珍珠港,真正的目的就是確保日軍南下並佔領該地區。

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政治在逐步國際化,世界舞臺則越來越小,這樣南中國海的地位也就日益突出。這個世紀,中國和日本亞洲兩大經濟圈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南中國海無疑成爲是中國和日本對外發展的制高點。過去一貫以對付前蘇聯潛艇爲主要任務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把目光轉向了中國南海,一再提出所謂保護“一千海裏”運輸線的新目標。最近日本集中力量開發大隅級兩栖攻擊艦,並且提出製造航母的設想,都說明日本的戰略目標在由北向南轉變。以日本的經濟技術實力,只要他們有這種意願,實現這一目標只是很短的時間問題。很明顯,精明的日本人明白,誰掌握了南中國海的制海權,誰就控制了整個東亞的經濟命脈。

(未完,請繼續)

台長: 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