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18 10:13:37| 人氣401|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1/17鴻金寶影片欣賞--陌生的孩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賞影片後,老師又找了一些資料,原來那位媽媽克莉絲汀柯林斯一直到1935年去世前(她的孩子在1928年失蹤)都不知道她的兒子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她留下來的貢獻卻有長遠的影響。另外有一些網路上的簡介、拍攝緣由、觀後感和大家分享。

劇情簡介:

洛杉磯,19283月,一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六,一名住在勞工階級社區的單親媽媽克莉絲汀柯林斯(奧斯卡得主安潔莉娜裘莉飾)因為臨時被她工作的電話公司叫去加班,於是必須向她九歲大的兒子華特說再見,但是當她下班回到家時,她發現每個父母心中最可怕的惡夢發生在她身上:她兒子失蹤了。經過全面的搜尋之後,仍然沒有華特的消息,直到五個月後,有一個小孩聲稱是她兒子被警方找到,並帶回洛杉磯,洛城警方期待這對母子的團圓能改善洛城警局貪污腐敗的形象。克莉絲汀在大批記者和警察的環繞下,被說服把這個男孩帶回家,但是她知道他並不是華特。當她向有關當局反應這件事,並催促他們繼續協尋她真的兒子,她才發現在禁酒時代的洛杉磯,女人絕對不能挑戰威權,而且她這麼做還被警方打壓,甚至被關進精神病房,這時一名一向批評洛城警方的牧師(約翰馬可維奇飾)向她伸出援手,幫助她對抗洛城警局,並繼續協尋她的兒子。克莉絲汀在面對貪污腐敗的警局的同時,鍥而不捨地企圖找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她意外成為平時受到洛城警局迫害的基層老百姓心目中的女英雄。現在,她誓言找不到她兒子絕不放棄,也因此理應是人民保母的警察,竟然想盡方法打壓她,希望能解決這個心腹之患。

拍攝緣由:

洛杉磯的歷史充滿了市府和警局貪污腐敗以及殺人滅口的醜聞,但是有一則幾乎被大家遺忘的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新聞事件─一名勞工階級的單親媽媽在受到警方迫害之後,仍然鍥而不捨地尋找她失蹤的兒子─卻在事件發生的八十年後,讓好萊塢重量級的人物合作拍出一部有關這整個事件的電影。要不是有一位當過記者的編劇無意間看到這則新聞,克莉絲汀柯林斯令人動容的故事將永遠被世人遺忘。位於洛杉磯市政府大樓地下室的檔案室,裝滿了可以回溯到一百年前的文件資料,其中包括有關克莉絲汀柯林斯為了尋找她九歲大的兒子,被迫必須挑戰1920年代貪污腐敗的洛城警局的文件檔案。數年前,曾經當過《洛杉磯時報》、《洛杉磯前鋒論壇報》以及《時代雜誌》記者的編劇邁可史崔克辛斯基無意間發現這些有關一名勞工階級的母親,為了尋找她失蹤的九歲大兒子,如何揭發洛城警局貪污腐敗的事實。邁可史崔克辛斯基說:「我在市政府有一個消息來源,有一天他打給我說他們正準被銷毀一批老舊的檔案記錄,其中有一個事件我可能會有興趣。於是我就馬上趕到市政府,那些舊檔案裡面有市議會關於克莉絲汀柯林斯的聽證會記錄,於是我就開始讀這些證詞,邊讀邊想:『不可能真的發生這種事,這一定是個錯誤。』但是我已經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搶先一步沒讓他們把相關的文件記錄銷毀。」

克莉絲汀柯林斯是一名勞工階級的單親媽媽,有一天她的九歲大兒子離奇失蹤,經過五個月的協尋之後,洛城警方從伊利諾州帶回一個聲稱是她兒子華特的小男孩,但是他一下火車,克莉絲汀柯林斯就知道他不是她的兒子。雖然她立刻向警方反應這件事,並且不斷強調那不是她的兒子,少年隊隊長瓊斯卻希望她先跟他相處一、兩個星期之後再說。克莉絲汀在一團混亂當中,只好勉強答應他。於是對警方來說,這個案子就結案了。但是三個星期後,克莉絲汀把小男孩帶到警局,堅持他不是她的兒子,瓊斯隊長和洛城警局一向跋扈自大,不可能會相信一個弱女子的話,於是瓊斯隊長就編出理由,把她關進精神病房。後來那名自稱是華特的男孩終於承認自己是十二歲大的亞瑟赫欽,一個來自中西部的逃家少年,一心想到好萊塢看他的偶像明星。他的謊言引起一連串事件,最後永遠改變了洛城警局。

編劇邁可史崔克辛斯基大約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究這個案子,試圖釐清克莉絲汀柯林斯為了尋找她兒子,和警方對抗長達七年的時間。當他埋首在這些佈滿灰塵的檔案記錄時,他赫然發現一些有關專門誘拐並殺害孩童的殺人犯戈頓諾考特的記錄,他一會兒承認殺死仍然失蹤的華特,一會兒又推翻他先前的說詞。編劇也發現有關一位聖保羅長老教會牧師古斯托夫布列格利,幫助克莉絲汀柯林斯尋找她兒子的記錄。這位牧師有一個廣播節目,他一直都在節目上批評市府和警方,他和克莉絲汀柯林斯以及她的律師一起合作,務必要把克莉絲汀無緣無故被警方關進精神病房的真相公諸於世。他們攜手合作,揭發了當時洛城警局貪污腐敗的事實。雖然克莉絲汀柯林斯於1935年去世前都不知道她的兒子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她留下來的貢獻卻有長遠的影響。編劇邁可史崔克辛斯基說:「我編寫這部劇本的動機很簡單:表揚克莉絲汀柯林斯鍥而不捨尋找兒子的精神,而我的工作則是盡量詳實地描述這整個事件的過程。」他寫完劇本之後,就開始尋找電影導演以及適合飾演克莉絲汀柯林斯的女演員,結果他找到克林伊斯威特以及安潔莉娜裘莉,他也因此感到非常驕傲,因為他之前的劇本都是電視影集,【陌生的孩子】是他的第一部電影劇本。

觀後感:

陌生的孩子我要我的孩子回來

《陌生的孩子》真的是一部令我很驚奇的片子,先提主角也就是安潔莉娜裘莉。原本在我心中一直覺得她就是演那種很性感火辣的東作片女主角,但在本片中她一改形象,演出孩子失蹤的單親媽媽一角。當我看著她為不見的孩子擔心著急、看到冒充她兒子的小孩那種慌張失措、面對惡霸警方時的孤立無援,真的各方面都絲絲入扣,情感表現的相當細膩。《陌生的孩子》真的讓我對裘莉又有另一層的認識。 本片改編自20年代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真實事件。說真的,有時候掛上真實事件,就會讓人很想要一窺究竟。故事就如同上面的劇情簡介提到,就是單親媽媽尋找失蹤小孩而向警方報案,然後警方卻帶回一個陌生的孩子來冒充,想申訴卻又遭到警方打壓,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其實看完之後,覺得和當初想像的不太一樣,原以為是一部以感人親情為主軸的片,但其實是著重在一位母親找回自己小孩堅持的信念,以及對抗腐敗公權力的歷程。克莉絲汀只是一位在電話公司上班,在平凡不過的單親媽媽,而槓上公權力也只是為了找回自己小孩而已。無奈一個簡單的願望,卻遭到警方無情冷漠的對待,最後甚至演變成迫害。 被強制送到精神病院之後,她才真正的體會到原來警方是如此的蠻橫暴戾。他們濫用職權將不順眼的對象以莫須有的罪名送到精神病院囚禁,在那裡她遇到因為各種原因入院的人,唯一共通的是她們都得罪了警方。這個段落真的讓人看了很不忍心,那邊根本就是假病院之名行囚禁之實,連醫院都和警方掛勾真的是很讓人感到心寒。還好最後在克莉絲汀幫助之下,這些人都得以重獲自由之身。 其實克莉絲汀根本沒有想要對抗公權力的意思,她只是想要她的孩子回來,她要的是一個公道。明明就是警方的錯誤,為什麼她應該要忍氣吞聲的接受。也還好有牧師及其他人的幫助,為克莉絲汀的處境聲援,最後也在議會的審議下,獲得最正義的審判。在這個方面來說,故事算是圓滿的。 然而她始終在尋找自己的兒子,雖然警方聲稱他已經遭到連續殺人魔殺害,但克莉絲汀始終堅信這並不是事實。當喧騰一時的事件變成過眼雲煙,而她仍然不放棄一絲希望。她面對殺人魔時,展顯出來的狠勁就來自於對於知道真相的渴求。雖然最後到處刑前一刻她始終沒有從殺人魔口中得知華特是否被他虐殺,但她選擇相信他還活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 電影最後的段落真的讓我很感動。過了好幾年後,某位從殺人魔手中逃出來的小孩,終於被找到。克莉絲汀也同該孩童家長前往警局探望,母親的直覺不會出錯的,那是自己心頭的上一塊肉,所以那位母親不會認錯的,就好像克莉絲汀第一眼就知道那並不是華特。在那小孩口中,克莉絲汀終於有華特的消息,當時他們有三個小孩一起從殺人魔手中逃走,華特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他們三個各自逃往不同的地方,也不知道彼此的下落。但男孩的出現確實讓克莉絲汀更加堅信華特還活在世界之上,於是克莉絲汀一生至死都沒有放棄尋找他的一天。當小孩說出:「因為我想念媽媽。」全家相擁在一起的時候,整個就是太感人。 《陌生的孩子》除了裘莉的演技精湛之外,我覺得飾演殺人魔那位也表現的不錯,把殺人魔神經兮兮的感覺詮釋的很好。另外本片在服裝和場景也十分講究,把20年代的風貌完整呈現。裘莉工作的電話公司讓我看了也覺得很新奇,他還要穿溜冰鞋穿梭在公司裡面,監督那些接線生。然後那個農場的場景也真的令人覺得毛骨悚然,殺小孩的橋段有點殘忍,讓人很不忍心。雖然我覺得在新的一年開始就看這部片似乎有點沈重,不過《陌生的孩子》確實是一部值得一看得好片,喜歡的人不要錯過呀。

 

看完電影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母愛真偉大!為了找回自己的小孩,母親可以犧牲自己,即使被關進精神病院,遭受不平等待遇也在所不惜。安潔莉娜裘莉在這部電影中將這個母親的角色詮釋得很好,那種失去心肝寶貝的著急無助、痛心疾首、歇斯底里,在她演來,的確深刻,使得觀影者都能感受她心中的痛楚,而這部片也讓安潔莉娜裘莉再度問鼎金球獎和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除了愛子心切以外,本片有相當大的程度在揭露一個貪污腐敗的警局,社會有光明面,也一定有黑暗面,警察身為人民的保母,理應保護人民,然而本片中的洛城警局,卻一度為了掩蓋過失,想息事寧人,採取了一個比一個更激烈的手段,來阻止一個只是想找回自己親生兒子的母親。電影中有一段是安潔莉納裘莉被關進精神病院,第一次與醫生談話的時候,醫生不斷扭曲事實,強迫她接受不是事實的事實,我自己在觀影的時候,很可怕的也差點相信了那位醫生,如果我不是旁觀者,恐怕也如電影中的其他不知情者,覺得那位單親媽媽一定罹患精神病,才會前後說詞不一,認不得自己的兒子。

另外,很多人常說民眾有知道真相的權利,但是很多時候媒體所呈現的其實不一定是客觀的事實,而且是不是事實可能也很少人在乎,因為民眾可能只是要「新聞」,於是媒體淪為假造事實的幫兇,又或者說淪為被利用的工具,我覺得這也是這部電影讓我看到頗值得深思的一點。此外,片中的殺人犯在最後處決的時候,導演讓觀影者看到殺人犯死亡的整個過程,從掙扎到身體不斷抽搐到斷氣,在看這一幕的時候,我別過了頭,好殘忍,我不敢看!死刑到底該不該廢除,我不知道,也許有一天立場不同,我的想法會變,但是我真的覺得親手將一個人推向死亡,殘忍至極。

本片最後,以一位母親不放棄希望,相信兒子有一天會回家作為結尾,這位母親鍥而不捨尋找兒子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動,雖然真實世界的她在過世之前都不知道兒子發生甚麼事,但我如果是她,也寧願相信兒子還活著吧!

台長: 607永杰
人氣(401)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恩~恩~

說的好阿!
2009-01-19 15:16:51
牛奶23><
老師你寫得太長了啦!
2009-01-23 22:07:53
呆賢
老師~克利斯汀當時是穿直排輪鞋吧!!不過老是你真的寫太長啦!!=ˇ=
2009-01-29 16:22:43
Y丞
字幹麻用黑色的ㄚ!
2009-01-30 21:01: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