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30 15:44:23| 人氣2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學相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曾和一些天主教徒(神父和修女也有)交流, 談到信徒的培育, 他們不約而同都很欣賞基督教的宗教教育做得很好, 因為他們覺得大部份基督教徒對信仰都很清楚、而且很積極傳福音, 很少會信得胡里胡塗的, 縱使初信時如此, 之後都會補足的。

 

事實上, 教會常設有主日學和各樣培訓班、小組有查經、崇拜有講道、信徒又可以各自看書、上網、聽帶、看碟、看牧者的電郵、面書及「和訕」(whatsapp)…教會以外的機構(包括神學院)有課程、講座、研習坊…而我們也有一個「持續進修計劃」, 將上不到主日學的信徒在外間的進修都計算在學習中。

 

由於會眾的多元性: 年齡階層有區分、學歷程度有高低、信主資歷有深淺…有時同一課程也要分開兩班教(例如「信仰造就班」和「週六青少年培訓課程」)。過去幾年, 教會曾經推行過讀經運動、家庭讀經營、派發背金句咭或靈修咭等, 讓弟兄姊妹全方位、多次多方地認識信仰和學習聖經。

 

雖然如此, 反觀過去一季的青成級主日學, 長者班平均約10人、兩班青成班約共20; 相對於一間平均約150(其實崇拜出席表中的活躍出席者約230)兩堂崇拜的教會, 只有30多青成人上主日學, 似乎仍有進步的空間!

 

作為傳道人, 教主日學是我們的天職, 但教主日學卻不是傳道人的專利, 其實信徒皆教師(因祭司也有教導律法的功能)—應該全民皆兵, 恩盈堂卧虎藏龍, 有些信徒可能教得比傳道人更好! 如果教會過份倚賴傳道人作教導, 而授課和上課的信徒不多, 反而會影響教會的成長。有時我們很想教會中每個年齡階層、不同的信主程度的人都有合適的主日學, 例如小學級主日學由三班細分至六班, 這是最理想的, 但這都需要更多人手和地方的配合。

 

我現在每週教兩班主日學(週六的「青少培訓課程」和主日的「青成年查經班」), 都要用上很多時間去預備。常言道:「施比受更為有福!」我常覺得教師所學的一定比學生多, 因為在備課的過程中, 我們要搜集資料、整理、加入教學法、試講… 到上課時又再講一次, 印象非常深刻, 但同學們只聽一次, 水過鴨背, 如果沒有筆記, 放學後/一小時後已經所剩無幾!

 

所以我再呼籲弟兄姊妹, 嘗試在教學中學習教學相長! 做教師所學的一定會比學生更多的!

台長: 曾Sir
人氣(2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