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26 13:20:26| 人氣27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7.23入菩薩行論二之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次來上課的同學們以大乘佛教徒居多。大概是因為這邊是法鼓山的關係。

入菩薩行論寫得真好。在第四品的第43偈寫道:

吾應樂斷修,懷恨與彼戰;似瞋此道心,唯能滅煩惱。

簡言之就是瞋恨之心來對治煩惱。這真是一個好方法,如果愛生氣的話,就去和煩惱生氣吧!兩造對峙耗掉了一些力量,或許心可以更清淨些。

這次上課有位同學問了漢傳的老師(是師父嗎?我有點搞不清楚)和藏傳的上師有甚麼差異?老師花了很長的時間,先從藏傳的精神開始陳述。

我的解讀如下:所有事物的定義是建立在我的感受上。這世間既沒有敵人也沒有朋友,朋友或敵人是我的界定,而非本質。而金剛乘選擇用上師相應來認知上述這件事情。以上師是離於自性來證明上述的理論。把上師當成佛,早晚有一天上師能幫助我開悟。

延伸這個理論後,其實,任何人都可以讓我們成佛。因為成佛的關鍵是在於我的認知與感受。我的解讀是:我的認知與感受被重新訓練、定位、再瓦解。然後,我跟隨著上師所導引的路,走上成佛。在與上師無二無別的境界中,覺醒。

老師上課中又提到,這個視上師如佛的概念,是非常危險的。同時舉例說明。

這讓我想起過去的一些經驗。但我又想到,人與人的關係,這種業力因果是非常錯綜複雜的,當一個人由於一些因緣,而奉獻了錢財等等予以上師,特別是那份虔敬心,然後發現,這或許不是一個具足的上師時,真是最大的風險也是最大的顛覆。

身為一個人,我認為應該要有很好的觀察力。哪些是酒肉朋友、點頭之交,哪些是值得維繫關係的朋友。同樣的,我也認為應該要這麼看待一些你根本不認識的修行人。觀察再觀察,緣分自然就會牽引出,深或淺。上師也自然該這麼對應弟子。

但如果一個大謊言被拆穿了,或許我們可以當成就是一記悶棍,甚至是,一記開悟的當頭棒喝。但一般人,誰有這種思惟呢?

老師提到經典內容:當我們受苦的時候,可以同時祈願眾生皆離於煩惱。當我們發生好事時,可以祈願眾生拔除欲劍、究竟安穩。這是個好方法,應該常用。

輪迴是痛苦的,在輪迴中學佛是一條艱苦的路。如果你不覺得苦,那顯示你可能只是在周邊閒晃,而沒有戮力而行。

把自己看成是被綁架的人,被煩惱、執有所綁架。面對煩惱,懊惱也可,懺悔也可,最好能對治。總之,煩惱是有辦法被消滅的。找到現象的因、緣,就可以把煩惱打敗了。

 

 

台長: 小V
人氣(27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學習感言 |
此分類下一篇:2009.07.30入菩薩行論二之3
此分類上一篇:2009.07.16入菩薩行論二之1

noemi
學佛是的快樂
如果 深切了悟輪迴之苦甚於一切
學佛是痛苦的
如果 放任習氣 貪戀並持續擁抱安樂
2009-07-28 00:13:51
版主回應
我也覺得應該是快樂大於痛苦,但我認為老師講這句話是指實修而言,學佛(實修佛法,利益眾生)應該是有痛苦的,因為,習性沒這麼容易擺平,與習性而戰是痛苦的。所以痛苦不是佛法所致,而是習氣所致。
2009-07-28 15:58:57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