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18 21:33:31| 人氣2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旅夜書懷-27 達文西密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達文西密碼》是情節緊湊、高潮迭起、毫無冷場的推理小說。一開始從羅浮宮博物館館長之死展開,舖陳出整個故事,所經歷的時間不到一天。這樣一個推理小說,圍繞著的是達文西這個人信仰、思想以及他所留下來的名畫,和聖經故事裡的一些特異之處。
  先談談整個小說的情節、事件設計,它之所以會迷人,就在於事件不斷產生,衝突點似乎隨時會引爆出來。不管是博物館館長為何被謀殺,法舍直指蘭登是兇手,又或是西拉的行徑,西拉與桑德琳修女之間的互動,都是引人注目的。這個推理小說,還用了分鏡的手法,穿插了同時間發生的事情,一為蘭登與蘇菲在羅浮宮裡逐漸抽絲剝繭發現了館長所留下的密碼,另一個是桑德琳修女觀察並跟蹤西拉所產生的緊張關係。而另外還有些分線,就是「老師」的身分,以及主業會的總會長艾林葛若主教的行徑。最後,這幾條線拉在一起,到了英國倫敦,而使故事到了最高潮,並急轉直下,揭露出耶穌原來有後代,就是女主角蘇菲。
  《達文西密碼》的敗筆,也就在於最後的揭露,顯得太快了,以及耶穌後代這部分,令人不可置信。雖然小說本身是虛虛實實的,但結局沒有留空白、餘地,供讀者自己填補與想像,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書裡有幾個主要的人物,分別是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教授羅柏.蘭登,研讀解碼學的蘇菲.納佛,以及主導謀殺事件的聖杯專家──「老師」,另外開頭就被謀殺的賈克.索尼耶赫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達文西,亦可算是主角。這幾個人有共同的要素,就是「密碼」與「解碼」,書裡運用了這近半世紀以來興起的「符號學」,而建構起整個故事的懸疑性。
  從索尼耶赫為自己的死亡部局留下來的符號所展開。其中有「13-3-2-21-1-1-8-5」這樣的數列,並且有「啊,嚴峻的魔鬼!」「啊,跛足的聖人!」這樣的句子。第一組的號碼,由蘇菲破解了,數字的位置調換後是斐波那契數列,而後面兩個句子則由蘭登破解,採取的方法就「變位字」,將單字重新組合就是「李奧納多.達文西!」「蒙娜麗莎」。第一個訊息透露了後面兩個訊息的組合方式。密碼裡有解碼的提示。
  由此而下,他們追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岩窟中的聖母〉幾幅在羅浮宮裡達文西的名畫。其中又一次藉「變位字」的方法,從「男人騙局如此陰暗」的字句帶到了〈岩窟中的聖母〉這幅畫。
  在解碼的過程,是整個小說最精采的地方。其中包含了達文西在畫裡所隱藏的密碼,在〈岩窟中的聖母〉裡如鷹爪的手,〈蒙娜麗莎的微笑〉隱含著達文西的自畫像,〈最後的晚餐〉裡原本的使徒約翰可能是抹大拉的馬利亞。這裡導引出達文西對教會的挑戰,並帶出達文西的特異之處。他不顧文藝復興時期當時嚴格的宗教裁判,挖掘屍體來研究解剖學,找出神聖比例「PHI」(1.618),另外他也畫了許多雌雄同體的手稿文件,就連〈蒙娜麗莎的微笑〉在近年科技的技術研究下,發現了那微笑與那面容是同時具有陰性和陽性,有「喬孔達夫人,亦有「達文西」自己。
  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達文西畫裡的奇異之處,以及神聖比例。書裡舉出數字PHI:1.618,是藝術上重要的數值。而且也不僅止於此。這數字和那幅「維特魯威人」有關,代表一個比例下的完全人形,也與一些自然界的現象有關。像蜂巢中的雌雄比,不過是否屬實就無從查證了。其中,還有臀部到地板的長度比上膝蓋到地板的長度,不過每個人這樣的比應該有所不同,或許這樣一個數字,是希臘時期的審美觀,被達文西重新找到與發現。
  達文西畫裡的奇異之處,也正反映他的思想觀念,他有別於當時教會思想。而這本書將其解讀為女性觀點,所以蒙娜麗莎的左肩比右肩高(左邊代表女性,右邊代表男性)。作者丹.布朗剛好運用到這樣的一個畫中人物,自圓其說,包括〈最後的晚餐〉裡,耶穌較陰柔的使徒成了「抹大拉的馬利亞」。如果那真是抹大拉的話,十二個門徒就少了一位,可見這是小說中的虛構。只是這樣的想像與聯結,令人拍案叫絕,嘖嘖稱奇。
  延續上面所言,這本書將焦點集中在傳統教會的男性社會為主的觀念,可能是很大的陰謀,而真實的情形卻是被掩蓋的。因此,耶穌有了妻子,有了孩子,聖經《舊約》〈創世紀〉裡夏娃偷吃了知識之果,成了污衊女性的開始。這本書就由此突顯出女性被排斥在主流外的傳統價值,後來包括主業會的做法,十字軍東征都被牽扯進來印證。只是這些歷史,不知實情如何,可能有待查證。包括「聖杯」的說法,這種種使小說的虛構性,在這裡得到最好的發揮空間,也令人很想知道真實的狀況究竟是如何。
  主業會與錫安會,似真似假,好像有這樣的團體存在,卻不一定如書裡這樣運作。在書裡名列為錫安會主席的,如:波提切里、達文西、牛頓、雨果,這些科學界、文學界、藝術界的名人,在其他的資料裡面顯示這份文件是假的。但小說裡以假亂真,讓讀者如入五里霧中,分不清真假,或是信以為真。
  小說裡的人物──西拉,給人一種獨行者的感覺,他感謝艾林葛若薩主教,完全聽命於「老師」的安排與計畫,成了「老師」的棋子,被玩弄於股掌之間。我們可以在這裡看到一個宗教的投入與狂熱者,本身進行苦修(苦修帶箍在大腿上,並拿苦鞭鞭自己),以其獲得淨化效果。但因為受人(老師)左右,而殺害了四個錫安會的重要人物。讓我們聯想到那種宗教衝突,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衝突,又或者那種用宗教、信仰為號召,為幌子,而作了些令人大感意外之事,如:前不久在台灣北部發生了真理教事件。
  作為推理、驚悚小說,《達文西密碼》是成功的。故事的張力無處不在,而作者丹.布朗也運用達文西這個曠世天才(五百年來第一人)的畫及其思想,加以擴大解釋,引人注目。他還將女性主權,陰性的重要性帶入故事的重要主題,並有些加以宣揚,因而掀起了一股風潮。這本書不僅僅是流行的價值而已,也提供我們知道「符號」的無所不在,如:五芒星,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義,可能代維納斯,也可能代表魔鬼的符號。而生活裡,也有無所不在的符號。廣告或者明星也許也只是一個符號,名模出場,或者公眾人物的緋聞,政治人物的一舉一動,被媒體塑造成新聞,好像大家都很關心,但實際上可能並不是這樣。媒體如此炒話題,才有新聞可報。
  一組「13-3-2-21-1-1-8-5」這樣的數字,不懂的人可能解不出其中的奧祕。而生活中,也許是處處藏有「符號」,不管是自然而然的,如:重力加速度,或者是人為的,都會是迷人的。尤其在面對人為形塑的符號,我們可要小心解讀,才不會被牽著鼻子走,因而才能建立獨立自主的判斷。





台長: 飛飛
人氣(2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