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27 01:18:55| 人氣1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旅D雜記~趴趴走篇~Dachau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開始決定去Dachau*,只為了節省旅費,想說當天已用去一天的PASS票,可以坐S-Bahn**到慕尼黑近郊的小鎮看看,卻沒想到,竟成為停留慕尼黑的兩天中,最最令我回味再三,也願意拿來說嘴的部分。

預計去Dachau參觀那天(07/21),中午跟許久沒見面的「地陪」小笠約在瑪莉安廣場(Marienplatz)碰面,吃吃喝喝聊聊,再從慕尼黑市中心出發到達Dachau已是下午四點半。四個人搖頭晃腦的在車站前的地圖上研究怎麼過去集中營(KZ-Gedenkstaette),好不容易知道724或是726路的公車會到,發現公車站正停著快發車的公車。

『我們要去集中營,請問團體票多少錢?』我趕忙跳上車卡位問著。
「你們要去集中營喔?那邊只開到五點耶!」沒想到巴伐利亞的司機聽得懂我的破德文。「我從這邊開過去要15分鐘,開到那邊就已經是五點了,加上參觀時間至少要兩個小時,建議你們明天再來了啦!」
『這樣喔!我們來太晚了。』
「是啊!明天早上九點就開了,明天再去囉!」

跟司機道過謝,有點洩氣的走下車,跟大家說明了這樣的情況後,我們決定不白來這一趟,就趁傍晚天候涼爽,去看看以前巴伐利亞國王在Dachau的夏宮。還不太習慣經常要走路的兩位男士,對於又要上山有點遲疑,不過想到可以從皇宮前遠眺阿爾卑斯山,也就拖著受傷的腳步前進了。

跟小笠邊走邊聊,本覺得當地的觀光指示標示不錯,我們兩個路癡不用擔心走丟,卻怎麼走都老看見離皇宮還有0.5km的標示,只好請小笠去跟路人問路;令人高興的是,這位小姐說:「往上走就到了啊!」還好方向是對的。

到了山上,發現已經改裝成餐廳的皇宮沒有想像中氣派,雖是晴天卻帶濃霧的氣候讓我們無法看到阿爾卑斯山,只能對著遠方若隱若現的慕尼黑電視塔碎碎念。那時候,看到一群美國遊客從皇宮旁的側門出來,我們就沿著他們的足跡找去,便看到了古時候一定很美麗的皇宮後院;還看得見秩序的庭院設計,加上迷你版的蘋果、櫻桃樹,讓我們忍不住坐在長椅上享受片刻的寧靜。

那天離開Dachau的車上,我們討論著隔天還要不要回去看集中營;由於迷路沒掌握好行程,以致於必須大幅調整本來計畫好的參觀路線。看兩位男士似乎對集中營沒有太大興趣,本想解散集體行動一天,因為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想去看看;本來隔天不方便同往的小笠,也說想陪我去探探這個全德國第一個集中營的奧秘;見我們極興奮聊著的男士,最後也決定同往,感謝他們的大量。

22日那天,計算好車行及參觀所需的時間,我們在下午三點多到了集中營。看見入口處的門上寫著「Arbeit macht Frei.」(工作換取自由),小笠跟我還互虧對方在德國的生活;但原本嘻笑的我們,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也慢慢收斂,轉以沈重、嚴肅的心情去消化所見所聞。

1933年的3月20日,當時納粹在慕尼黑的頭子Heinrich Himmler一聲令下,建立了這個全巴伐利亞、也是全德國第一個集中營,所有的房舍利用過去Dachau的皇家火彈藥工廠為據――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重要的軍火供應處。3月22日,第一位政治犯進駐,開啟了這個集中營長達12年的殘酷舞台。

看著破舊房舍的斑駁,讓人不免毛骨悚然,然而真正讓我們覺得心寒的,是陳列其中的圖文說明與文物介紹。那個年代,政治不正確性的人會被抓進去再教育、猶太人種族不純粹得囚禁、外國人膽敢走進異地該關、同性戀不服聖經教義要顛覆、藝術家不理農工疾苦該罰......等等,檔案照片告訴我們當年囚犯被抓的各式各樣理由,簡單說,只要納粹看不過去的,就抓。

那時候很喜歡玩的一種遊戲叫「早點名」,每天早上把所有的囚犯集中在廣場上,讓他們按號排列後報數,只要最後的結果跟手冊上的數字不符,就會有人受罰,而且再來一次。那個時候,管理的納粹軍官也常抓人處以各式刑罰,理由不拘,都要打到該囚不醒人事方罷休。看著看著,我糾結的情緒,讓我的腦袋跟腸胃彷彿攪和在一起的讓人難受,也開始不知道這樣的不適到底來自眼中接受的訊息,還是晴雨不定的天候。

等我們晃到已拆除舊工廠房舍的遺址時,離關門只剩15分鐘,但我們仍先到附近為了滿足死囚的各式信仰所建的「祈求所」(如天主教、基督教或東正教的教堂)逗留,再掌握最後四分鐘,衝進「行刑房」瀏覽,像是看過他們的最後一刻――更衣室、毒氣室、燒屍室、停屍間,像是工廠的作業流程,層層通過,也結束了他們在這個世界的旅程。根據官方統計,1933到1945年間,在Dachau結束生命的囚犯約有三萬兩千人,但真正的數字卻比這個高上許多。

當然,也有人夠幸運獲得釋放,在離開之前,必須再三確認他們出去後不會告訴他人在集中營的種種,這些人也在那之後低調的生活著――坐在影視室內,紀錄片裡的老人這樣訴說著;隔了這麼久之後,他們終於能再抬頭挺胸,也能不再隱晦的回憶往事。

回來之後,知道我跑了這趟中南部之旅的朋友,紛紛要我講些有趣的遊記;然而每個德國朋友知道我去了Dachau,也還沒聽我說是去集中營,便垮著臉猜出我接下來會說到的內容。對於這樣不堪回首的過往,不是生活在現代的他們的錯,卻得沈重的背負在心上;所以每每說完我的遊記與感想,一定要再提到我對德國的磊落勇氣感到佩服,要不然大可死不認帳,不需要在1965年5月9日開設這個紀念地來打自己的嘴巴;無法抹滅的昨日種種,我是以看故事的角度去認識的,生活在今日的德國,我還是願意並積極的去認識他們的文化。

真的是這樣,回顧當天遊記的此刻,我還是極慶幸自己生在這樣的年代。而之所以還讓自己再次經歷參觀過程的負面情緒,甚至花了些篇幅記述,是想告訴大家,很多歷史是切不斷的,強行斷腕的結果,只會出現內外不全的形體,然後在很久之後,找不到來時的路。我在這個遊記中,再次認識了自己喜歡德國的悸動,也檢視了所謂的史觀,很多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翻攪時,卻有一種念頭越來越清楚,或許,它將牽引著未來的我前進......。


迷路說:五天四夜的旅程,我們走過了法蘭克福、海德堡、慕尼黑及紐倫堡,可寫完Dachau的此刻,便想就此打住;或許學長或much有興趣聊聊這次的德國行,可以說說我如何的虐待你們。哈哈~(much,我點名囉!別想只放照片在相簿裡就逃過,一定要讓你的部落格生出來。^_^)接下來,偶爾不偷懶的時候,就慢慢跟大家說說漢諾威最近的趣事吧!


註*:Dachau位於慕尼黑西北部18公里處,歷史最早的記錄始於西元805年,一直是慕尼黑與奧格斯堡(Augsburg)間的重要中途點,到1270年已發展為重要市集地;可是這樣的地理位置,卻讓他一直無法躲過歐洲的各式戰火(如卅年戰爭)。對於全德第一個集中營的所在地,朋友告訴我,許多當地民眾的「愛鄉」情緒是極複雜的,雖不想遠遷他地,卻會刻意跑到鄰近市鎮生孩子,目的只為了改變小孩的出生地。忽略這樣的過去,這個小鎮還是有很多美麗的景致可看,有興趣的朋友可從慕尼黑市中心搭乘S-2往Holzkirchen方向,約廿分鐘到達Dachau。

註**:S-Bahn為德國的火車系統之一,功能似臺灣的區間車。


(圖片是集中營外的公共藝術。本篇史實文字參考自Dachau觀光簡介。)

台長: 迷路專家
人氣(1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