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24 05:33:10| 人氣1,0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抗戰時期的教育奇蹟 (六) . . . 人間四月天續集 . . . 在天下第一莊的同濟大學與林徽音夫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接上集 :    抗戰時期的教育奇蹟 (五)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故事 : 未央歌的愛情    

 

                               李莊時期的國立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 (英文校名Tongji University,德文校名Tongji Universität)座落於中國 上海市 ,是歷史悠久的著名綜合型大學,也是中國收生標準最嚴格的大學之一。 同濟大學由德國人埃里希·寶隆博士(Dr. Erich Paulun )於1907年創辦,與德國歐洲聯繫緊密,交流頻繁,有著濃厚的德國特色。 同濟大學是民國時期最早建立的一批國立大學(1927年),也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較早的真正綜合大學(含同濟醫學院)。 同濟大學以醫學及理工著稱,科研經費歷年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建築,土木,海洋,橋樑,汽車,德語,城市規劃,交通,環境等專業位居全國最強之列。  特別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德式教育模式,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有 " 十軍工,九 " 的說法。

               抗日戰爭期間落難四川李莊的國立同濟大學

 

1937年 淞滬會戰1937年 9月1日 日本航空兵為了鏟平日軍前進道路,轟炸位於吳淞的國立同濟大學 經營近二十年的國立同濟大學校舍被日軍炸為平地。

抗戰期間,同濟大學被迫遷往內地。 1937年 9月起從上海遷至浙江 金華江西 贛縣廣西 八步雲南 昆明等地, 1940年遷到四川省 南溪縣 李莊 (今四川省 宜賓市 翠屏區轄) 

 

同時還有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陸續遷入,及大批當時中國頂尖人才,讓這江邊小村成為名震全國的  天下第一莊

                    國難戰爭期間,同濟大學在李莊繼續發展,竟然達到人才最鼎盛的時期。造就許多日後兩岸工業發展及中共航太工程的骨幹人才,

 

                                        在此介紹台灣民眾最熟悉的故事: 

                                                   "   人間四月天續集 "           

       

                               

                                        梁思成夫婦與“中國李莊”

           
 
 
 
 
         自作多情的民國初年詩人徐志摩空難死後一年, 抗戰爆發 !   徐志摩生前的夢中情人才女林徽音 , 與夫婿梁思成教授 , 成為跟隨大學帶領流亡學生走向大後方的患難夫妻 !   他們夫婦歷經千辛萬苦 , 也來到四川宜賓的天下第一莊 : 中國李莊 !  在這裡 , 這對貧病交迫的患難夫婦為中國建築寫出了不朽的一章 . . .
 
 
 
 

中央電視臺10套《探索·發現》欄目供本報專稿

 
 
 
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的問世,
結束了沒有中國人書寫中國建築史的歷史,他因此被稱為中國建築史上的一代宗師。梁思成完成這部著作的時間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3年,地點是在中國李莊的月亮田。
 
 

  抗日戰爭時期,海內外的郵件和電報,只要寫上“中國李莊”的字樣,就能準確地送達四川南部、長江邊上的一個偏僻小鎮——李莊。當時,李莊接納了同濟大學和一批中國最優秀的專家學者。在抗戰的烽火歲月裏,李莊,以其博大的胸懷和珍貴的寧靜,為中國文化單位的大西遷、為當時中國一批文化精英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為中華文化免受戰火摧殘作出了不能忘卻的貢獻。


  中國建築學的一代宗師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來到李莊後,在貧病交加的困難處境中仍然堅持學術研究,寫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中國建築史》,出版了兩期高品質的會刊,培養了青年才俊羅哲文、王世襄。梁思成還在盟軍對日本的轟炸中,保護了日本京都、奈良的古建築。


 梁思成是中國近代維新變法運動的著名領袖 梁啟超 先生的長子。1924年,梁思成在清華學堂畢業後到美國留學,他在賓西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學的過程中發現,古老文明的中國建築史,竟然都是由外國人編寫的。


  1928年,梁思成和一道留學歸來的新婚妻子林徽因,到東北大學創建了建築系,1931年,他們進入了當時代表中國建築研究最高水準的營造學社。在幾年時間裏,梁思成、林徽因和學社成員一道調查了十幾個省200多個縣的建築和文物,並且攝影、測量、繪製了大量資料和資料,為研究中國建築史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就在這個時候,“七七事變”發生,日本政府發動了侵華戰爭。不願淪為漢奸和亡國奴的梁思成決心撤往大後方,他帶著全家人匆匆離開了北平,從天津坐船首先來到了青島。後離開青島,梁思成一家開始了長達9年的逃難生活。1938年,梁思成和中國營造學社的同仁逃難到了昆明。1940年冬天,營造學社又決定跟隨中央研究院搬遷到四川李莊。


  出發前,梁思成腳指頭突然得了破傷風,他只好留在昆明治病。林徽因和母親帶著兩個孩子跟大隊人馬一起上了路。
 
 
 
  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來到李莊後,雙雙重病,全家經濟拮据需要變賣衣物度日,他們陷入了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


  19401213,營造學社到達李莊,在鎮外一個叫的月亮田的地方住了下來,林徽因帶著孩子搬進了一所簡樸寧靜的農舍。


  從昆明到李莊,搬遷隊伍在路上奔波了兩個星期,一路上的艱辛和李莊潮濕的環境,使患肺病多年的林徽因一病不起。幾周後樑思成也到達李莊,看見美麗能幹的妻子已經臥床不起,梁思成的生活陷入了最困頓的時期。他自身的脊椎骨軟組織硬化症也在加重,整個脊背都完全駝下來了。面對躺在床上完全不能活動的妻子,他只能自己努力去克服面臨的一切困難。

                     


 

  抗戰開始以後,營造學社就失去了經費來源,到李莊後經費缺乏更加嚴重。在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兼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和考古專家李濟的幫助下,1941年梁思成的中國營造學社才有了一點固定的經濟來源。  
 


  生活的困境,還有每天折磨人的病痛和寂寞,使躺在床上的林徽因心情陷入苦悶低落之中。不久,又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林徽因最喜愛的弟弟林恒——一位年輕的空軍飛行員,在成都機場空戰中陣亡。《哭三弟恒》、《十一月的小村》、《憂鬱》、《一天》等詩歌在病床上誕生,淒美的詩句宣洩了林徽因在李莊這一段痛苦的感受和孤獨的心情。


  這時候,像林徽因一樣躺在李莊病床上的還有梁思成的三弟、史語所考古專家梁思永。梁思永來到李莊後結核病復發,一家人的生活也十分困難。


  為了幫助梁家兄弟,傅斯年專門寫了一封信給教育部長朱家驊,為他們申請救濟。後來他又把困難捅到了更高層。


  一天,林徽因突然收到一封重慶寄來的要件,拆閱以後知道了傅斯年為他們所做的事情,令她既感動又思緒萬千。林徽因因此專門給傅斯年寫了一封信,這位心氣高潔的一代才女在信中感謝傅斯年,更傾吐了因病不能為抗戰效力,反要受別人同情和特殊照顧的複雜心情。


  來到李莊,雖然生活更困難,但被敵機轟炸的危險卻解除了。幾年來終於有了一個安全的環境,梁思成開始了《中國建築史》的編寫工作。


  然而,不幸又一次降臨到他的頭上。當初逃難時,梁思成把一批重要資料存進了天津一家外國銀行的地下保險庫,來到李莊後,卻從天津傳來了一個壞消息——資料被損毀。


  痛哭之後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只有用手裏的材料來補充、重畫,彌補損失的資料,同時盡可能地收集新資料。李莊古鎮上有不少明清時期的建築,梁思成帶著年輕的助手莫宗江、羅哲文考察了鎮上的古建築。他對李莊的魁星閣、旋螺殿大加稱讚,認為建於明代的旋螺殿“樑柱結構之佳,足以傲於當世之作”。李莊的建築和梁思成在四川新津、彭山與宜賓的一些調查成果都被選進了他的著作中。


  這時的梁思成,經常是利用晚上的時間來寫作和繪製他的《中國建築史》。因為脊柱有病,這使他工作起來更加困難。這期間,他的助手莫宗江幫助繪製了書中大量圖稿。而林徽因也在病床上完成了書中所需的資料收集和宋、遼部分的執筆工作,並負責對全稿進行了校閱補充。


  194211月中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好朋友、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到李莊看望他們。抗戰剛開始時,費正清夫婦和美國其他幾所大學曾經邀請梁思成夫婦到美國去治病和講學,都被梁思成拒絕了。這次在李莊的經歷和見聞讓費正清更加感動,他在給妻子費慰梅的信中說:“思成的體重只有47公斤,每天和徽因工作到夜半。”他因此發出了由衷的感歎:“我為我的朋友們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所表現出來的堅韌不拔的精神而感動。依我設想,如果美國人處在此種境遇,也許早就拋棄書本,另謀出路,改善生活去了。”


  1943年底,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在李莊完成了,這部在中國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由於條件限制,在李莊只刻印了幾十份。


  隨後,梁思成又用英文編寫了一本《圖像中國建築史》。他請費正清幫助把圖稿拍成了微縮膠捲,並複製成兩份。自己留一份,另一份委託費正清帶到美國保存。他和林徽因計畫抗戰勝利後就付印出版。


  在李莊,梁思成和林徽因還克服困難,堅持出版了兩期《中國營造學社匯刊》。梁思成在抗戰期間的學術研究成果,大部分都登在這兩期刊物上。病床上的林徽因承擔了出版刊物的具體組織工作。營造學社在李莊以簡陋的石印方法出版的這兩期堪稱精美的高品質匯刊,受到國內外同行的普遍讚譽,使營造學社獲得了很高的學術地位。


  194610月,美國耶魯大學邀請梁思成去講學。他帶著在李莊完成的《圖像中國建築史》書稿和圖片,向國際學術界第一次系統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建築文化瑰寶。他以豐富的內容和精湛的分析,贏得了國外同行的讚譽。可惜,梁思成和林徽因在生前都沒有看到這部書的出版。因為種種原因,直到1984年,《圖像中國建築史》才在美國以英文正式出版,1991年,梁思成的兒子梁從誡翻譯出版了這部書的中文版。


  在戰爭中堅持研究古建築的梁思成,更加注重保護戰爭中的古建築。1945年,盟軍對日本本土進行了多次大轟炸,東京、大阪基本上被炸成平地,但是相距不遠的奈良、京都幾乎沒有被炸,那裏的古建築被完整地保留下來。

 

  1944年,歐洲戰場大局已定,在中國戰區,已經掌握了制空權和制海權的盟軍,開始計畫轟炸中國境內的敵佔區和日本本土。在戰爭中堅持研究古建築的梁思成,這時更加注重保護戰爭中的古建築。應國民政府之邀,梁思成擔任了“戰區文物保存委員會”副主任。


 

  夏季的一天,正在李莊的梁思成接到重慶通知,於是他帶上助手羅哲文匆匆坐船來到重慶。原來,梁思成的任務是在盟軍飛行員轟炸敵佔區的地圖上畫出保護文物的標誌。他在地圖上標記的依據,就是他多年來在國內進行文物調查的成果——《全國建築文物簡目》,這本簡目也成為解放後國家確定文物保護單位的主要依據

                        

 1945年,盟軍對日本本土進行了多次大轟炸。東京、大阪基本上被炸成平地,但是相距不遠的奈良、京都幾乎沒有被炸,那裏的古建築被完整地保留下來。直到20世紀80年代,日本人才得知是梁思成當年在地圖上作的標誌保護了這些文物。日本的報紙紛紛刊出大字標題,稱梁思成是“日本古都的恩人”,對梁思成超越民族和戰爭仇恨,無私地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偉大人格表示了深深的敬仰和感激。


  抗戰開始後,營造學社就只剩下幾個人。營造學社在月亮田,先後接收了兩個年輕人,一個是1941年招收的學徒,現在是全國著名古文物保護專家的羅哲文,另一個就是當今著名的明式傢俱研究者和古文物鑒賞專家王世襄。


  王世襄在營造學社從學徒做起,跟著梁思成學習古建築考察、測繪,一年多後,他寫出了一篇測繪、考證李莊宋代墓葬的文章,登上了《中國營造學社匯刊》。


  兩年後抗戰勝利時,經梁思成推薦,王世襄被委派參加了清查收回戰時流失文物工作,離開了營造學社,但月亮田的經歷已改變了他的一生。幾十年後,已是一代大家的王世襄出版了他的三卷本文集《錦灰堆》,他把李莊所寫的文章都收進了這部受人稱讚的文集中。


  60多年的時光,星移斗轉,很多事件和人物都已成為過去。但是,中國營造學社,梁思成、林徽因,《中國建築史》,這些沉澱在李莊月亮田這所簡樸房屋裏的真實歷史,仍然在影響後人、啟迪後人。月亮田,它沒有被人遺忘,它也永遠不該被人遺忘。
 
 
 
  ( 中央電視臺10套《探索·發現》欄目供本報專稿 )
 

 參考上篇  :  民國百年 . . . 抗日戰爭的全部真實故事 (上卷)

                     民國百年 . . . 抗日戰爭全部真實故事 (下卷)  

          

 

 

接下集 :  抗戰流亡學生在台灣的成就 : 台灣經濟奇蹟的領導者(一)嚴家淦前總統

 

台長: 民國百年抗日故事
人氣(1,0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