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1-29 15:36:20| 人氣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movies]中國人在銀幕上的形象-我們是妖孽嗎?--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果有一個民族,身材矮小卻陰險詭詐,性情難以琢磨。他們過去貧窮而骯髒,喜歡拉幫結派進行罪惡勾當,大多數男人懦弱又猥瑣,不近女色,毫無陽剛之氣。近年來他們又建立了一個強大的集權國家,野心勃勃地想征服世界。你對這個民族的評價如何?我想每個人的反應都是一樣:這個民族是不應該存在於這世上的。

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他們:妖孽。

很不幸,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在好萊塢銀幕上的形象。這些形象見諸于始於1929年的好萊塢系列電影〝傅滿洲博士〞,〝偵探查理.陳〞,1962年的007系列片《Dr. No》,1985年由尊龍主演的《龍年》,1995年的大片《紅潮激浪》更是暗示中國企圖發動核大戰。而其他粗製濫造蓄意醜化中國人的電影更是不計其數。

由於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原因,由白人控制的好萊塢對中國人素無好感,華人在銀幕上的形象甚至不如黑人。可以想象,在那些距離遙遠而不太可能真正接觸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國度和他的人民,由於好萊塢電影的巨大影響,會對中國人抱有怎樣的印象?從這一點上看,我們的同胞在國外屢遭白眼並不令人奇怪。

可以說,好萊塢是〝妖魔化〞中國人的急先鋒。他們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人人鄙視的中國人形象。

可是中國人的形象為什麼要由美國人來塑造?

199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一位墨西哥導演接受記者採訪,這位極有風度的紳士說:〝中國電影喜歡表現特定環境中的人和事,而這種情節國外觀眾常常無法理解。〞

這句話用普通的白話說出來就是:我們看不懂你們的電影。

在隨後舉行的研討會上,不少與會者呼籲中國電影多關注一點反映〝全人類〞的主題。

我們虛弱的電影界沒能力創造出令人信服的強健的中國人形象,讓人們在提到中國人時,腦海裏會出現具體的人物形象。這種虛弱不是物質上的,而是精神和氣質上的。我們的電影人喜歡在電影裏強調我們〝古老又神秘〞的東方文化,強調我們的特別,特別是面對西方人時,從張藝謀到陳凱歌,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情結或曰壞毛病。好像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他們的〝文化功底〞。

在某些影片裏,我們的形象已經〝特別〞到令外人無法理解了。

在好萊塢的電影裏我們已成了妖孽。

在我們自己人的電影裏我們的形象仍好不到那裏去。是我們自己的電影一次又一次地驗證著外國人對我們的曖昧想象。

我們的電影自己給自己積累著緊張和自卑。

我真的很痛恨別人用〝神秘〞這個詞來形容中國人,這個詞在英文裏絕對不是個好詞,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斐濟島上戴著陽具護套的食人族,怎麼可以用來形容三千年前就已身著絲綢服裝的中國人?我們根本不神秘,我們和任何一個美國人,英國人或是加拿大人一樣。我們一樣有感情,有幽默感,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也有激情和欲望,失去了所愛的人我們會哭泣,受到侮辱也會憤怒。我們對美醜善惡的評判標準與其他民族並沒有太大差異。我們是一個生活在現代社會裏的高度文明的民族,即使不應受到特別的尊敬,但也決不是美國人所說的〝alien〞。我知道有一些從大陸跑到美國去的中國電影人憑著一張東方面孔故弄玄虛在好萊塢混飯吃,但那些大牌導演恐怕不至於靠著祖先的老本在世界上混名聲吧。

可能還是眼光和氣質的問題。

現在談中國電影好象必談張藝謀,陳凱歌兩位同志,因為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這兩位身上擔負著許多人對中國電影的希望。這裏我不願對他們的電影說三道四,我想談一下彷彿與電影,甚至與藝術無關的東西:眼光。

對這世上任何一個人提到美國人的銀幕形象,他必然會想起超人、蝙蝠俠這些正義的象徵,會想起縱馬奔騰的彪悍而自由的牛仔,會想起在冷庫裏對著凍肉默默揮拳的洛奇(洛基),想起為了真誠和愛而不倦奔跑的阿甘。你問任何一個兒童:外星人入侵地球時誰會保護地球?大多數的回答必是:美國人。

這一切都是有意識地在塑造美國人的世界形象。美國人想成為世界的霸主,就必先成為銀幕上的霸主。這是好萊塢的戰略計劃。

若是提到中國人的銀幕形象呢?

中國人有計劃嗎?

至少張、陳兩位導演同志沒有。他們只關心自己的感受和感情,他們的電影很美,這是他們自己心中的美,他們的審美趣味也很高雅,可能他們自己也為此而自豪。我不認為他們有醜化中國人的故意。但十多年來張藝謀的電影裏從來就沒出現過一個像樣的男人形象(我感覺他很喜歡塑造女人形象),而陳凱歌就從沒拍過以近二十年的中國為背景的電影(他好像更關注於中國遠古的風月,從他的電影裏看不出現在的中國人與五百年前有什麼區別),確是個事實。他們的眼光和能力僅限於此,他們出生於窮困的五十年代,整個青少年時代都是在極度閉塞的社會環境中度過,在他們人生觀定型的時候中國和中國人就是那樣一副他們電影裏的樣子,當他們來得及到國際上去開眼界之前他們就已三四十歲了,所以對他們的評價和希望要理智些,他們只能拍自己能理解和把握的電影,也只有在自己這一塊裏才能拍出好電影。

他們成長的環境使他們對自己的男性同胞批判多於欣賞,對中國的現實批判多於欣賞。

所以讓他們在銀幕上塑造光芒四射的生活在現實裏的中國男人形象很困難。

所以他們有意無意地在影片中要麼虛化中國男人形象,要麼徑自說出自己對中國男人的真實看法:沒有英雄,只有小人物。

這兩個國際上最有聲望的中國導演使中國男人的形象變為空無,這個空缺必然會由無處不在的好萊塢填補,而且好萊塢塑造的妖孽般的中國人形象更為強大,令人印象更為深刻,這些人又無一例外地被代表著正義和勇武的美國白人英雄幹掉,這種模式傳遞著一種危險的信號,即中國人是應該被消滅的。這種資訊被通過電影反復地傳遞給世界人民,給中國人造成很大的壓力,特別是生活在祖國大陸之外的華人,他們極需要祖國電影的支援,在銀幕上還中國人一個主流形象,但正如我前面說過的,這需要電影人的眼光,更需要一種氣質,一種成為一流國家,成為一流民族的大氣和泰然之氣,這應該成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的導演們,不能走出強調自我意識的低級階段,不能有計劃的改善中國人陰險、奸詐、善柔、僵硬無趣的銀幕形象,那麼不論你自稱是第十代還是第十八代導演,都沒有實質上的進化,而只是類似低等哺乳動物的繁殖而已。
--節錄自漢電影 http://www.c4movie.com

台長: photoangel
人氣(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