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05 17:42:55| 人氣2,2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石滬興衰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合歡石滬漲潮時

石滬的一生
石滬的創造者於今並沒有切確的結論,但從既有的文獻推敲與考據,大約可確定為道卡族所建立,然年代已不可考,輾轉由漢人經由買賣取得掌控。超過七百年來屹立在大海之中,潮來潮往,強壯依然,在這期間,本有三十幾個石滬,共同守護著沿海住民的經濟命脈,並將上天賜予的海鮮美味,努力留下,以養育萬千生靈。人民因石滬的存在而更充滿希望,因石滬的存在更充實了生命的延續力量。也成了人民希望的種子、歡樂的泉源。

石滬,是先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體驗所得到的智慧結晶,也是先民與大自然搏鬥的最佳見證。大無畏的、粗曠的、強壯的、這些名詞只是石滬的表象讚美,除非身經其中否則豈能體會它的重要?

在從前石滬的權利金抵過幾甲農地,這可不是天方夜譚,一日致富更是時有所聞,遠者不可考近者則有一真實故事可資佐證。洪先生因繼承關係如今還是合歡石滬的權利人之一,經其口述,年輕時大哥娶親前夕石滬魚獲破表,當日【一流水】的魚獲,聘金與喜宴的所有開銷全部搞定。以現今行情估算可是一筆大數字呢!而筆者之妻記憶中,還依稀記得老丈人與幾位叔伯扛著鯊魚回家的景象。更有驅牛車至海邊載魚獲的誇張記憶,可見當時石滬的重要性。

然好景不常,毀滅開始於民國六十四由於公司寮漁港經常受淤沙之苦,漁民無良好港灣可資停靠漁船筏,政府為改善漁民生活,積極補助興建漁港及船澳,經邀請專家勘查,外埔漁港地點適中,交通方便,漁民集中,遂選定做為建港地點,並於民國六十五年起施工,最初建港計畫因受經費限制僅能以半候潮港為目標,工程共分五年。計興建北防波堤四百三十公尺、南防波堤四百二十七公尺、內防波堤五十公尺、護岸一百五十六公尺、碼頭四百公尺、曳船道一處、泊地三點公頃及漁貨拍賣場六十坪、儲油庫二十五公秉及五十公秉各一座、給水站、製冰冷藏庫、漁民休息室於民國六十九月底完成。

其間為早日舒解縣內漁民缺乏漁港之苦,遂於六十八日提前啟用港已完成之部份設施。而漁港因初步設計為半候潮港方式,較大型漁船需候潮進港,影響漁港功能甚鉅,因此在『台灣地區第一期漁港建設方案』中七十三年起至七十六年,年中編列六千九百萬元進行延長防波堤兩百五十四公尺、南堤八十五公尺,改建深水碼頭一百五十六公尺,及浚深泊地航道為負四公尺低潮時水深二點五公尺成為本縣最具規模之第三類漁港

而從建港開始石滬的噩夢也跟著開始,漁港南邊名為【批阿桃】的石滬或許是因水流的影響很快的被硬生生的毀損。跟著是【活ㄚ】【阡活ㄚ】【清悶ㄚ】【新填】【雞母巢】等等一一倒榻,在此其時沒人聞問,綿延約五公里的石滬就這樣在無知的追求建設之下走入了滅亡之路

,而更重要的原因應該是經濟的急速發展、人口外移、海域的汙染致使魚源的匱乏等因不符經濟效益的因素之下,在毀損時人民因而失去了修護的意願,而更加速了石滬滅亡之路。使得幾百年的先人智慧也不得不劃下句點。政府的漠視、人民的無知讓先民的智慧結晶與心血付之流水,可惜可嘆!

或許先民在天之靈也有不捨,在漁港的北方還保護了名為【合歡】與【母乃】兩座石滬供我後輩景仰。
退潮後


                                                                                                        ——待續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老志工
人氣(2,2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