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孩子」開拍成電影,喚起我對這本書的回憶。因為報紙上的書評,我同時買了灰色的靈魂和追風箏的孩子這兩本書,這兩本書都深刻的刻畫了人性的幽微,但無論結局的鋪陳亦或給人的感受卻大相逕庭,對照著看還挺有意思的。
這本書的主角阿米爾和他的忠實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情同兄弟,年齡相仿的兩人總是一起玩耍,一起讀故事書。然而一件風箏比賽後的暴力事件,破壞了兩個人親密的情誼,兩人從此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阿米爾以為與父親遠走美國後,可以就此遺忘過去,但對哈山的愧疚感卻一直縈繞不去。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睽違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哈山盡一分心力,開啟兩人之間另一段奇妙的連結。
李家同教授和小野在推薦這本書時,曾說,看過此書,之後的一陣子,所看的書,都會覺得索然無味。剛看完此書時,我很難說它到底好不好看,總覺得情節的轉折太過於戲劇化。然而之後很長的時間,這本書卻一直存在我的腦海裡,阿米爾這個角色,他的某一部分,其實就活在萬千大眾身上。
「他知道我在巷子裡目睹一切,知道我站在那裡,袖手旁觀。他知道我背叛了他,但卻再一次的解救我,也或許是最後一次。那一刻,我真的愛他,我愛他遠甚於任何人;我想告訴他們,我是草叢裡的蛇,是湖裡的怪獸,我不值得他作犧牲……」
阿米爾一直知道自己忌妒著哈山,既享受著兩人的友誼,一方面在暗地裡為自己的優越感沾沾自喜,一方面卻為自己的狹隘心靈感到罪疚。長期下來,哈山的友誼,顯得單純而美好,他對阿米爾說:「為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其實相當忌妒哈山純淨的心靈,卻又一方面享受著哈山全然的付出。
暴力事件的發生,讓阿米爾的罪疚感升到極點,無力面對,只得遠走他方,他以為可以捨棄過去,陰影卻抓著他不放。無力提起的他不知該如何改變現狀,卻更不知道該如何放下,幸好拉辛汗的堅持,讓阿米爾得以面對過去,釋放心中的罪疚感。
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有時因為一些有心或無心的過錯,讓我們與其他人產生的疙瘩,上不上下不下的卡在胸口,雖著時空的遠去,好像淡去了,卻留一個梗在那兒。提不起勇氣去面對,卻又不能真正的放下。
所以我一直很喜歡拉辛汗這個角色,充滿智慧的看透每個人的內在,以包容寬廣的心去詮釋,
「沒有良知、沒有善念的人,是不會感到痛苦的。」也因為這樣,阿米爾一直無法原諒自己、面對自己。
看完這本書,覺得心中某些罪疚,也隨著阿米爾的自我追尋,逐步的釋放,我們都只是平凡不過的人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