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03 09:49:09| 人氣1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100%「療癒系」菜市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Posted on 2006-06-30 23:29 夏瑞紅

每次人家問我,要是長時間出國,最想念台灣什麼?我總不假思索回答:菜市場;而長時間出國回來,我也總要逛一趟菜市場,才感覺「結結實實」回到故鄉。



對我來說,菜市場永遠魅力四射,最精采的生活舞台劇和最強韌的生存硬道理都在裡面。所以,無論到哪裡旅行,最感興趣的觀光景點就是當地菜市場,我喜歡觀察人家平常吃什麼、用什麼,又習慣怎麼溝通交易,最好還能買它幾樣,學做一道當地料理、「試作當地人」一番,旅行才算入味。



從小,陪阿嬤上菜市場是我的大事。雖然只是上菜市場,但阿嬤一定梳妝光潔才出門,我們得一起沿河步行約二十分鐘,再搭半小時公路局,才能到鎮上最大的菜市場。菜市場好像天天上演新玩意,令人目不暇給。後來,不管我落角何處,都會先去「考察」一下菜市場,彷彿不這樣就無法摸清那地方的脾氣,只有透過這道「儀式」,才能放心在一地安家落戶。



很多朋友不敢相信我們家幾乎天天開伙,戲稱我是台北職業婦女中的「奇葩」。其實人家有所不知,這並非我立志競選模範主婦或什麼的,完全只因為我「沉迷」於上菜市場選購新鮮食材的那種感覺,平均每星期都得上菜市場一兩次,愛買就得勤煮,煮完再買,買了又煮,就這麼「越陷越深」、「不可自拔」了。

去上菜市場,其實是去「與全球經濟一起脈動」



台灣菜市場動人之處首在台灣四季蔬果品類繁茂,一樣樣依序登台,絕無冷場。而且,台灣人生性豪邁「阿煞力」,整車滿地任君挑,還爭相請人試吃。不管大瓜小桃,你才觀望著,老闆「刷」一聲,瓜剖了,桃也切了,笑呵呵都送到你面前:「吃有甜再買啦!」雖不能親赴農田採摘,但你細細撫摸那些可愛的果實,有時還拿到鼻下嗅聞,再聽聽老闆臭蓋他清早才從拉拉山下來、或開夜車從花蓮自家果園飆到這裡,那「現場感」亦不遠矣。



我們台灣人去國外逛菜市場,最不習慣的就是,人家的水果多是像堆樂高般,一盤一盤賣的,顧客連碰一下都不行,你只能「抽籤」似地選它一盤,然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完全沒得商量。這一套要是搬到台灣,別說滿菜市場沒人理你,連四周同業都會偷笑這樣做生意簡直頭殼壞去。



其次,只要保持上菜市場,你一定會知道現在流行什麼,絶不可能「與社會脫節」。例如,上一波黃耆養生飲的風潮方歇,玫瑰消脂茶又席捲而來,山藥、牛蒡、雪蓮子、剝皮辣椒----,也都拜菜市場人氣所賜,各領風騷一陣。雖然你只是穿拖鞋、甚至睡衣,隨便去上菜市場,但其實你是去「與全球經濟一起脈動」!隨WTO而來的各色生鮮,讓你忽然與許多八竿子打不著的國家有了一番奇妙的連結;大陸、韓國製造業勢力蓬勃的報表,也寫在一攤攤男女成衣、日常雜貨上面,叫你一目了然。還有,只要你肯用心閱讀,菜市場每樣東西都有自己一本在現實裡討生活的履歷,香蕉就說她在年初一斤飆到五十幾,是因為颱風歉收,而最近跌到十塊上下,是因為輸日香蕉殘留農藥,慘遭整船退貨。



你也不必去修什麼社會學,就能把台灣民間哈日風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因為,菜市場賣蘋果的說:「我這是日本的,不是那些美國的、智利的、澳洲的」;賣醬菜的說:「純日本原裝,鹹魚、納豆、黑豆、味噌、蘿蔔乾都有」;還有賣掃把、拖鞋、內衣、髮夾、按摩棒-----的攤位旁邊,若沒吊「日本精品」的招牌,就會擺幾份日文版宣傳DM充作「品質保證書」;賣「一律十元」的老闆也會抽一枝九十元撈油網杓特別推薦:「新貨!百貨公司有在賣!這是『日本合金』,不是大陸仔ㄟ!」




你更不用擔心自己會對時下最普羅又最in的笑點無知。瞧瞧滿載鳳梨的小卡車上插的紙板兩面:「妖獸甜」、「俗擱大粒」,你就知道台語直譯的怪誕野趣正當紅。你認真問:「老闆,怎麼賣?」老闆也很嚴肅地回答:「老闆娘還要,老闆不賣!」;你被「不純砍頭」四個血紅大字吸引到賣蜂蜜、現搾金桔汁的小攤,定睛一看,「不純砍」與「頭」中間還插了三個小字「蜜蜂的」;還有什麼「老闆哭了!」、「倒店大搶劫!」、「一生只有這一次!」-------哈哈,當你為此呆立街頭恍然一笑時,你已不知不覺被「無厘頭KUSO風」滲透了!


一個個媽媽阿嬤,雙手雙肩大袋小袋裝的都是亙古痴情



說起來,以上統統只是「點心」而已,菜市場最讓人滿足的「主菜」是──你會看到許多人,各式各樣活生生的、真實的人,尤其是女人。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婆婆媽媽,雙手雙肩大袋小袋裝的都是亙古痴情,人類的家庭組織能綿延至今,多虧她們甘心埋頭煮飯不願醒。



菜市場裡的女人川流不息,但她們總會在有「專櫃出清」、「名牌outlet」等字樣的攤位上洄瀾成海。你打從旁邊走過,彷彿驚逢一群荒年土撥鼠傾巢而出,正拚命扒翻著地底存糧。現場塵煙漫天,外人完全看不透箇中堂奧。你一向害怕人多的地方,但因為好奇,還是忍不住上前一探究竟,不意才靠近就被捲進漩渦,方知大海深不可測。



「買到賺到!」、「機會難得,心動就要馬上行動!」、「來,這位美女一次買七件,擱給伊包起來!」、「穿水水(漂亮)就不會被人看昧起(看不起),這是咱永遠要記心ㄟ真理!」-----,在女人堆裡載浮載沉的你,可能因「缺氧」,兩眼開始發直,又聽到老闆和老闆娘這樣催眠似地不斷對唱,於是你莫名拿起一條花裙貼到腰間比試,才低頭忖度著,有個親切熱情得像你姨媽的聲音在耳畔響起:



「嗯,妳穿這條裙子,好看!這種花色和布料都很適合妳的氣質。多少錢?-----嗯,可以再給他殺!-----老闆!算便宜一點啦!她來穿正好,你不便宜賣一賣,跟你講,這種小號的最後都會賣不掉啦!」嘩啦一陣,這位素昧平生的阿姐已得意地幫你殺到半價,於是,你隨即「當機立買」,好像只為了和她共享那片刻「賺到」的快感。你以為她是老闆派來「臥底」的?快別心機那麼重,我們台灣人出門即兄弟亦姊妹,人家這是「菜市場一家親」啦!

菜市場裡的女人非常強悍。那個賣束腹、彈性襪的小姐把自己當活模特兒,頂著烈日裹了一身密不通風,還堆滿笑臉高嚷:「姊姊、媽媽、阿嬤快來看看!好穿啦!」還有一個妹妹才六歲,就會幫媽媽叫賣:「好吃的茶鵝、鹽水鵝喔!一盤六十,兩盤一百!」聲音高亢嘹亮,一開口就超越滿街喧囂。



菜市場最亮眼的主角當然是那些已然身經百戰的各路歐巴桑。不管她們是來賣菜還是來買菜的,都非常樂於接受晚輩請教,她們充滿自信、大公無私地把怎麼挑魚、怎麼燙茄子、怎麼保存瓠瓜的秘訣都傾囊相授。我從不樂見冰冷的超市取代傳統菜市場,就因為擔心歐巴桑前輩們持家的智慧、文化無處交流傳承哩!





菜市場不斷召喚我回歸一個人生活的原點



菜市場人潮匆匆擦肩而過,我只記得幾個固定攤販主人的面容,並不曾認識過什麼新朋友,不過這些年來倒是有好幾個「菜市場人物」深印我心,讓我十分難忘。



有位拄柺杖、皮膚白皙的年輕小姐,看來曾經中風過。以前常看到她吃力地掏錢付賬、提東西,覺得頗不忍,但猜想她一定克服了許多困難,才能獨自出門上街,便又在心裡為她加油打氣。對她來說,菜市場也許是「重返社會」比較方便也比較舒服的一個過道。
年來年去,我從沒跟她說過話,唯獨去年初,有一次我買完菜騎腳踏車回家,竟在半途看到她倒在路中央掙扎,整袋橘子散落一地。我急得把她扶到路邊,看她手臉有滲血擦痕,問她:「妳摔倒了?」她點頭。再問要不要幫忙聯絡家人來接?她一直搖頭,含糊擠出「不-用-」。我撿好橘子給她,又問她要不要先就近跟店家借把椅子歇歇腳,她還是一直搖頭說「不-用-」。於是,我只好扶著她,兩人就這樣在路邊默默站了幾分鐘,直到她示意要走了。那之後,我沒再見過她,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



有位賣香菜的阿公很特別,他用鹼草把香菜綁成一把把,掛在手指上,笑盈盈地把手舉到人面前說:「透早拔的,我從宜蘭坐火車過來賣。」接著用另一隻手遞一張老人優待火車票以玆證明。他說他常來看在台北的兒孫,每次來就順便賣點菜。菜市場是老農打工賺零用錢的「好所在」。看到他,我一定買兩把香菜,他也一定鞠躬說多謝。他的樣子像來自古早,有一種端莊悠緩的美感。怎麼好像也有好一陣子沒看到他了?



有位「好學好問者」,她坐輪椅上菜市場買菜,買了菜後,常捧一本書在街邊攔路請人教她讀,我也被攔了幾次。她讀的是國小作文參考書。她說她因殘障沒法上學,但她很愛讀書。我曾考慮要不要積極幫她,但後來發現,她好像只是想抬槓解悶,而菜市場是她最容易找到談伴的地方。



也許,菜市場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大一樣吧?對我來說,菜市場是一個「100﹪療癒系」休閒聖地。每當被諸般煩惱拋進五里雲霧時,只要慢慢逛一圈菜市場,看看、聽聽那些不計卑微、永遠熱烈努力著要活下去的人們,往往我就會發現:淪陷煩惱不過是因為,心被「傲慢的我」所遮蔽,迷失了一種神秘的「整體感」,如此而已。



感謝菜市場不斷召喚我回歸一個人生活的原點,讓我能時常重新練習腳踏實地。

台長: 魚小魚
人氣(1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轉錄生活好文 |
此分類上一篇:[轉]在舊情人的城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