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24 20:58:01| 人氣1,43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甄嬛學詩詞:六十六首詩詞出戲入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甄嬛學詩詞:六十六首詩詞出戲入戲

作者:時晴

出版日期:2013 年04 月 16 日

【深宮女子的寂寥閨怨】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註釋1),鬢雲欲度香腮雪(註釋2)。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註釋3),花面交相映。新帖(註釋4)繡羅襦(註釋5),雙雙金鷓鴣(註釋6)。 

註釋 

1.小山重疊金明滅:此句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認為小山乃小屏山之簡稱,古代屏與床榻相連,屏上多畫金碧山水,陽光照映在屏風上,反射出光影明滅。另有一說,認為小山意指眉毛,古時女子的畫眉式樣中,有遠山眉一種,金則是婦女妝飾在雙眉中間的額黃。 

2.鬢雲欲度香腮雪:鬢雲用來形容女子鬢邊的頭髮既多且濃密。古時女子盤髮為髻,睡夢中髮亂下垂,被風吹亂,便在腮邊飄動。香腮雪,形容女子膚色白皙,欺霜賽雪。 

3.照花前後鏡:花指簪花。用兩面鏡子前後對映,瞻顧髮型及所簪之首飾。 

4.新帖:帖指花樣子,用紙裁出,貼於綢帛之上,作為刺繡時的藍本。亦有將帖解釋為熨貼之意,新帖即是剛剛熨平的衣服。 

5.羅襦:絲質的短衣。 

6.金鷓鴣:用金線在衣服上繡出的鷓鴣鳥圖案。 

語譯 

清晨的陽光照在描繪了金山碧水的屏風上,晨曦閃閃,忽明忽滅,髮髻在睡夢中亂了,鬢邊的髮絲垂落到了腮畔,懶洋洋地起身描繪眉毛、化妝梳洗。 

仔細對著前後兩面鏡子,瞻顧頭上所簪的首飾,花和面容在鏡中交相輝映,換上新貼了圖樣的繡花絲綢衣服,上頭繡著成雙成對的鷓鴣鳥。 

從詩詞看甄嬛 

溫庭筠,字飛卿,是晚唐時代非常著名的詩人、詞人,猶通音律,應試時做律賦,叉手一吟,即成一韻,八叉手而八韻即告完成,故又被稱為「溫八叉」。他的詞風濃豔華麗,尤其善寫閨怨女子,王國維《人間詞話》評之:「『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 

此首菩薩蠻,乃溫飛卿的代表作之一,詞中描繪一位女子晨起時在閨中理妝的過程。這位女子絕色殊麗,鬢絲如雲,膚色勝雪,衣飾華貴,可即使她如此美貌,又過著優渥的生活,身邊卻無人陪伴,徒有嬌容華衣,卻無人欣賞,衣服上繡的鷓鴣鳥成雙成對,她卻形單影隻,因此她連打扮自己,都意興闌珊了。整闕詞沒提及一字愁怨,卻將這位女子深閨寂寥之情刻畫入微,詞風精艷、卻不俗豔,正是溫詞最受人稱道之處。 

溫庭筠擅長描寫身處富貴、卻滿懷閨怨的女子,而這樣的女子,自然是后宮裡最多了。在選秀前,華妃年世蘭可說是獨霸后宮,即便不提她的哥哥年羹堯扶助雍正登基有功,光說華妃自己,漂亮、美艷,而且年輕,和皇后這種幾乎都能當她娘的老女人競爭,自然是勝卷在握。 

可風水輪流轉,當年她日日譏諷皇后人老珠黃,可新一撥的秀女進了宮,最小的淳常在竟然才十四歲,兩相對照之下,華妃才發現,自己也並不年輕了。 

華妃手段狠辣,可性子急躁,是把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的人,她和甄嬛幾度交手,雖然靠著在宮中多年經營、根基穩妥,頗佔上風,可明眼人一看,便知她破綻百出。對於自己未能掩飾周全的紕漏,華妃沒發現嗎?而皇上沒有追究到底,多半還是看在她哥哥的面子上的緣故,華妃又難道不曉得?我想,她心裡是清楚的,她雖急躁,但並非蠢笨,斷不可能毫無所覺,可是,華妃要的是愛情、而非權位,權位可以等,只要獲得最後勝利就算贏,但愛情卻不行。 

所以,趁著年羹堯平定青海之亂,皇上又復對她百依百順之際,華妃便挾天子以令妃嬪,將安陵容當成歌伎,召來唱歌助興。甄嬛因擔心陵容吃虧,竟也跟來,是意料之外的事,原不在華妃的盤算之中,可是,年世蘭不是會退縮的女人,一轉念便打定了「來一個砍一個,來兩個砍一雙」的主意,要安陵容唱一首繾綣的情歌,而陵容唱的,便是溫庭筠的這闕菩薩蠻。 

安陵容沒讀過什麼書,對於這首詩的含意究竟通不通曉、是否意存諷刺,不得而知,華妃對詩詞歌賦並不上心,恐怕也不明白這詩飽含閨怨,要不老早借題發揮,而不會只是挑剔陵容的歌藝了。不過錯有錯著,華妃可不正如這闕詞中衣著華麗的閨怨女子嗎?正如華妃曾言「做衣如做人,一定要花團錦簇、轟轟烈烈才好」一樣,華妃有年羹堯暗助,整個宮中就屬她手頭最為闊綽,吃穿用度最為奢華。而後華妃失寵,多次感嘆皇上不來,她打扮得再嬌豔,又給誰看,和這闕詞中的女子心境,十分相似。 

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在最後一集時又出現了一次,那時甄嬛扶持養子四阿哥當上了皇帝,成為太后,地位崇高,再無人可撼動分毫,可那時的她,其實不過三十歲。餘下的漫長生命裡,她再不會有男人、更不會有愛情,即便錦衣玉食,也只是寂寞的捱至老死,若溫飛卿在世,又該為這樣淒冷孤獨的生命,作一首什麼樣的詞呢?

【深宮女子的寂寥閨怨】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註釋1),鬢雲欲度香腮雪(註釋2)。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註釋3),花面交相映。新帖(註釋4)繡羅襦(註釋5),雙雙金鷓鴣(註釋6)。 

註釋 

1.小山重疊金明滅:此句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認為小山乃小屏山之
  簡稱,古代屏與床榻相連,屏上多畫金碧山水,陽光照映在屏風 上,反射出光影明滅。另有一說,認為小山意指眉毛,古時女子的畫眉式樣中,有遠山眉一種,金則是婦女妝飾在雙眉中間的額黃。 

2.鬢雲欲度香腮雪:鬢雲用來形容女子鬢邊的頭髮既多且濃密。古時女子盤髮為髻,睡夢中髮亂下垂,被風吹亂,便在腮邊飄動。香腮雪,形容女子膚色白皙,欺霜賽雪。 

3.照花前後鏡:花指簪花。用兩面鏡子前後對映,瞻顧髮型及所簪之首飾。 

4.新帖:帖指花樣子,用紙裁出,貼於綢帛之上,作為刺繡時的藍本。亦有將帖解釋為熨貼之意,新帖即是剛剛熨平的衣服。 

5.羅襦:絲質的短衣。 

6.金鷓鴣:用金線在衣服上繡出的鷓鴣鳥圖案。 

語譯 

清晨的陽光照在描繪了金山碧水的屏風上,晨曦閃閃,忽明忽滅,髮髻在睡夢中亂了,鬢邊的髮絲垂落到了腮畔,懶洋洋地起身描繪眉毛、化妝梳洗。 

仔細對著前後兩面鏡子,瞻顧頭上所簪的首飾,花和面容在鏡中交相輝映,換上新貼了圖樣的繡花絲綢衣服,上頭繡著成雙成對的鷓鴣鳥。 

從詩詞看甄嬛 

溫庭筠,字飛卿,是晚唐時代非常著名的詩人、詞人,猶通音律,應試時做律賦,叉手一吟,即成一韻,八叉手而八韻即告完成,故又被稱為「溫八叉」。他的詞風濃豔華麗,尤其善寫閨怨女子,王國維《人間詞話》評之:「『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 

此首菩薩蠻,乃溫飛卿的代表作之一,詞中描繪一位女子晨起時在閨中理妝的過程。這位女子絕色殊麗,鬢絲如雲,膚色勝雪,衣飾華貴,可即使她如此美貌,又過著優渥的生活,身邊卻無人陪伴,徒有嬌容華衣,卻無人欣賞,衣服上繡的鷓鴣鳥成雙成對,她卻形單影隻,因此她連打扮自己,都意興闌珊了。整闕詞沒提及一字愁怨,卻將這位女子深閨寂寥之情刻畫入微,詞風精艷、卻不俗豔,正是溫詞最受人稱道之處。 

溫庭筠擅長描寫身處富貴、卻滿懷閨怨的女子,而這樣的女子,自然是后宮裡最多了。在選秀前,華妃年世蘭可說是獨霸后宮,即便不提她的哥哥年羹堯扶助雍正登基有功,光說華妃自己,漂亮、美艷,而且年輕,和皇后這種幾乎都能當她娘的老女人競爭,自然是勝卷在握。 

可風水輪流轉,當年她日日譏諷皇后人老珠黃,可新一撥的秀女進了宮,最小的淳常在竟然才十四歲,兩相對照之下,華妃才發現,自己也並不年輕了。 

華妃手段狠辣,可性子急躁,是把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的人,她和甄嬛幾度交手,雖然靠著在宮中多年經營、根基穩妥,頗佔上風,可明眼人一看,便知她破綻百出。對於自己未能掩飾周全的紕漏,華妃沒發現嗎?而皇上沒有追究到底,多半還是看在她哥哥的面子上的緣故,華妃又難道不曉得?我想,她心裡是清楚的,她雖急躁,但並非蠢笨,斷不可能毫無所覺,可是,華妃要的是愛情、而非權位,權位可以等,只要獲得最後勝利就算贏,但愛情卻不行。 

所以,趁著年羹堯平定青海之亂,皇上又復對她百依百順之際,華妃便挾天子以令妃嬪,將安陵容當成歌伎,召來唱歌助興。甄嬛因擔心陵容吃虧,竟也跟來,是意料之外的事,原不在華妃的盤算之中,可是,年世蘭不是會退縮的女人,一轉念便打定了「來一個砍一個,來兩個砍一雙」的主意,要安陵容唱一首繾綣的情歌,而陵容唱的,便是溫庭筠的這闕菩薩蠻。 

安陵容沒讀過什麼書,對於這首詩的含意究竟通不通曉、是否意存諷刺,不得而知,華妃對詩詞歌賦並不上心,恐怕也不明白這詩飽含閨怨,要不老早借題發揮,而不會只是挑剔陵容的歌藝了。不過錯有錯著,華妃可不正如這闕詞中衣著華麗的閨怨女子嗎?正如華妃曾言「做衣如做人,一定要花團錦簇、轟轟烈烈才好」一樣,華妃有年羹堯暗助,整個宮中就屬她手頭最為闊綽,吃穿用度最為奢華。而後華妃失寵,多次感嘆皇上不來,她打扮得再嬌豔,又給誰看,和這闕詞中的女子心境,十分相似。 

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在最後一集時又出現了一次,那時甄嬛扶持養子四阿哥當上了皇帝,成為太后,地位崇高,再無人可撼動分毫,可那時的她,其實不過三十歲。餘下的漫長生命裡,她再不會有男人、更不會有愛情,即便錦衣玉食,也只是寂寞的捱至老死,若溫飛卿在世,又該為這樣淒冷孤獨的生命,作一首什麼樣的詞呢?

《看甄嬛學詩詞:六十六首詩詞出戲入戲》


一片冰心在玉壺、嬛嬛一裊楚宮腰、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這些在《後宮甄嬛傳》裡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
出自誰的筆下?又有什麼特殊的含意嗎?


《後宮甄嬛傳》裡大量引用詩經、唐詩、宋詞跟元曲,經典臺詞和古典詩詞都在戲迷間引發熱烈討論,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古典詩詞,在戲劇中竟也暗藏著深遠的寓意!

例如甄嬛在倚梅園許願時所說的「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其實是來自卓文君的〈白頭吟〉,當初寫下時是因為卓文君夫君司馬相如想要納妾,心灰意冷所著,對照甄嬛之後的感情經歷,有種命運弄人之感。

而用「十年生死兩茫茫」敘述思念已逝純元皇后之情的雍正皇帝,意外地跟原詞作者蘇軾,一樣都難忘正妻,卻同時娶了 「姊妹」為妻,並且都一邊思念著元配,卻仍舊多情。

這些在戲劇中沒有直接點出,但原詩詞與《後宮甄嬛傳》在戲裡戲外相互呼應的涵義,都在本書裡精闢剖析,讓我們在欣賞戲劇的同時,也能輕鬆了解古典文學之美。

【溫實初的初衷】一片冰心在玉壺

【睜隻眼,閉隻眼的夫妻相處之道】鸚鵡前頭不敢言 

【後宮女子的噩夢】紅顏未老恩先斷 


【純元皇后的替身】除卻巫山不是雲 


【殘害皇嗣的皇后宜修】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被阻斷的親情】每逢佳節倍思親 


【心事該向何人寄】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果郡王替甄父代送家書給甄嬛】家書抵萬金 


【甄嬛與果郡王愛的結晶】心有靈犀一點通 


【兩情相悅何其難】同向春風各自愁 


【雨夜回身就郎抱】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

 
【獨一無二的果郡王允禮】 郎豔獨絕,世無其二 


【甄嬛與允禮的情書】九張機


【合婚庚帖】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皇上的童年陰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貌合神離的甄嬛與皇上】至親至疏夫妻 


【任憑真愛,只能各自珍重】掌上珊瑚憐不得


【問世間情為何物,唯忠貞兩字可解】千山暮雪,隻影為誰去

 
【甄玉嬈與允禧】瞻彼淇奧,有匪君子 


【遭三阿哥連累的瑛貴人】名花傾國兩相歡 


【自作多情的三阿哥】我欲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雍正送甄嬛和親】一願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 

【相隔千里的思念】春風不度玉門關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甄嬛典故】息肌丸與趙飛燕 


【甄嬛典故】叔嫂戀、洛神賦與樓東賦(上)

 
【甄嬛典故】叔嫂戀、 洛神賦與樓東賦(下)

 
【甄嬛典故】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上)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甄嬛典故】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下)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甄嬛典故】漢武帝與夫人

































台長: 公主
人氣(1,43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學 |
此分類下一篇:蘇東坡幽默佚事十則
此分類上一篇:母親的剪報-楊恆均

縮陰
2020-01-12 21:59:4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