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18 10:48:14| 人氣1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肉體的負擔生命禮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肉體的負擔生命禮儀:《法句經》上說:"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寒熱,瞋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於身。"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我們的大負擔,餓了要找東西餵他吃,冷了要替他加衣,生病時要忍受病苦的痛楚。這個身體所帶給我們的煩惱,遠比帶給我們的快樂多。而死亡之後,神識不再受軀殼的牽制,不必再去侍候這個色身,就沒有飢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沒有種種觸受壓迫的負擔了。人天的神通:活著的時候,人的種種能力都受到軀體的限制,死後則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能夠穿牆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聽到耳朵所聽不到的訊息。而且神識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飛行,其運動的速度可以隨意念所生而無遠弗屆。除了佛陀的金剛座、母親的子宮胎不能穿越之外,其餘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礙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動即至"了。
 
1認識死亡
 
  死亡的種類:
 
人類,乃至一切眾生,無論智愚賢不肖,死是人人必經的過程,只是死亡情況千差萬別,各各不同。經典上將死亡分成四大種類:
 
壽盡而死:這是一般所謂的壽終正寢,好比燈油燃燒完了,燈火自然就消滅了。一般人所期望的延年益壽,其實也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間,到頭來還是黃土一壞,所謂"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雖有遲速,相去曾幾何時?"就是說的人壽有限,在劫難逃。
 
福盡而死:經上說:"世人無知生死,肉眼無知罪福。"一切眾生的壽命像水上的氣泡一樣,氣散則滅,自己所有的福報一旦揮霍盡了,自然就會人死神去。這就和千金散盡的富翁淪為乞丐,終久會餓死、凍死的道理是一樣的。
 
意外而死:就是一般所說的"橫死",是本來不應該死,因為遭受意外,迴避不及而身首異處,例如:戰死、車禍亡故、被人刺殺,乃至被虎豹豺狼咬噬等,都是事先難以卜知的,俗語說:"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就是形容這種變故。
 
自如而死:前三種死都是不可預料,不能自主的,而這種自如的死法,卻是可以把握,能夠自主的,也就是佛門中"生死自如"的境界。佛教裡面有很多修持深厚的古德,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以因緣聚散及道法圓滿為生死,不受一般生死大限的箝制。
 
  死亡的現象
 
上面所說的四種死亡,或多或少都會有徵候。根據經上記載,一般人​​的死亡現像有三種徵候:
 
地大增上:如果這個人是因為肉體、骨骼的毛病而死亡,他在臨死時會覺得全身像大地陸沉於海中一樣,緩緩慢慢的一點點沉沒、掩埋,有一種很大的壓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一樣。
 
水大增上:如果這個人是因為血液循環系統不順暢而去世的話,他在臨死時會覺得全身浸在水中一樣,先是有茫茫一片的濕冷感覺,然後逐漸變為火焰燃燒一般的高熱感,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一樣。
 
火大增上:這是因呼吸系統障礙而去世的徵候,像野火在暮色中燎燒,全身感覺到烈風吹刮,碎為微塵,片片煙飛灰滅,如同"火大落入風大之中"。
 
  死亡後的情形
 
死亡是軀殼形體從有形有限轉化為無形無限,因此,人死後的境況與生前有所不同,可從下面幾點來比較:
 
時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時間和空間的限隔,不能隨心所欲,萬里遨遊,也無法返老還童,縱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脫離形體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來去,穿越三界時空了。
一般人提到死亡,總會產生種種恐怖、可怕的想像,擔心自己會上刀山下油鍋,受種種的苦刑。其實如果我們了解死亡的真相之後,死亡對我們而言,就像領了一張出國觀光的護照,到處可以海闊天空,悠遊自在。死亡是人人所不能或免的,對於這必然經過的大限之期,吾人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才能胸有成竹,不驚不恐呢?



台長: 台灣土狗
人氣(1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星座命理(星座、命理、心理測驗) | 個人分類: 生命禮儀 |
此分類下一篇:只要放下,你就能不再煩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