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2-01 09:19:42| 人氣6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科学家首次捕捉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画面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科学家首次捕捉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画面

你怎样拍摄快照,快到能看见光在空中飞行?据《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27日报导,利用能探测到单光子,每秒200亿帧的超高速摄像机,科学家首次捕捉到了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的画面。在10分钟内,研究者记录了光子与空气碰撞时产生的200万次激光脉冲。该技术可用于巡查环境角落,显示屏幕上看不到的物体,还可用在需要精准计量时间信息的地方。

  苏格兰赫利瓦特大学的主要研究者加里皮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光经过身边时的情形。」在通常情况下,科学家只能通过物体上的反射来看到光。想看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则更加棘手,因为光子是在聚焦光束中运动,而且方向都相同。

  赫利瓦特大学的乔纳森·里奇解释说,他们研究的相机能以光速拍摄,记录下光脉冲在空中飞行的过程。摄像机结合了脉冲激光源的工作原理。在录像中,记录了光脉冲里的光子在空中飞行。里奇说,人们可以看到光子在一系列镜子上发生的反射。当光脉冲与空气分子碰撞时,会随机散射出光子,这些光子中有些会被摄像机拍下来。  里奇表示:「光由光子构成,速度为每秒钟3亿米,没有什么东西比光跑得更快。光子飞行的速度如此之快,普通相机是无法拍下它们的运动的。而我们的新相机极为灵敏而且极快,能拍摄单个的光子,当它们在空中旅行时,还能给光脉冲录像。」

  该相机由爱丁堡大学开发,其感光部件由单光子光敏像素阵列构成。这些像素有两种特性:一是对单个光子敏感的能力——每个像素的敏感性是人眼的10倍左右;二是它们的速度——每个像素被激活只要67皮秒(万亿分之一秒),比人眨一下眼的时间要快10亿倍。「这些特性让我们能实现『飞光成像』。」里奇说,当光在空中飞行,从物体上散射开来时,这种成像方法连光本身也能拍下来。

  这种迷你型数码摄像机是进行激光研究的同类产品中第一种可以轻松携带的。该摄像机具有一个32×32的探测器网格,能记录光子到达的时间和速率——每秒200亿帧。根据发表在《新科学家》杂志上的报告,摄像机可以从侧面对射向一系列镜面的激光束进行拍摄。

  加里皮教授称,略有点模煳的激光图像正说明了摄像机在捕捉激光飞行路径时的超高精确性。「激光脉冲具有某种形状,」她说,「这并不只是一个穿过空气的矩形。」

http://www.aomiwang.com/articles/201501/%E7%A7%91%E5%AD%B8%E5%AE%B
6

轮迴转世:德国商人找到前世的自己

人的个性、习惯或一生中的遭遇,或多或少会受到前世的影响,有的人知道,但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研究轮迴转生的着名学者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就曾经研究过一个带有前世记忆的德国人案例,此人根据记忆找到前世的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得知前世的生活,而且还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德国商人舒尔茨(Ruprecht Schultz)出生于19世纪末期,从小就习惯在不快乐的时候将手指比成手枪状,并对着头部说:“我枪毙自己。”等到他长大后想起前世的记忆时,他才知道这个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舒尔茨在柏林经营的洗衣店亏损。他经常到办公室查看帐簿并思考经济拮据的问题。当他到走廊上的保险箱取帐簿时,他经常有一种感觉,似乎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

或许是类似情况激发了舒尔茨的前世记忆。他想起自己上辈子也是个商人,可能从事与木材和船运有关的生意。巧合的是,他这一生也喜欢船只。

舒尔茨记得他在前世遭逢严重的财务损失。他看见前世的自己多次去走廊上的保险箱取帐簿,最终对人生感到绝望,以手枪对头部射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舒尔茨感觉自己以前住在德国的一个港口城镇,经查询威廉港(Wilhelmshaven)等9个海边城镇的市政单位之后,只有威廉港有符合他所描述的那个人(亦即他的前世),而那个人的名字叫克勒(Helmut Kohler)。

克勒生前拥有一家船运公司。他因为相信木材税会增加,于是从国外购买大量木材,没想到木材税不增反减,他因而遭遇财务危机,感觉要完蛋了。他试着叫会计做假帐,希望能弥补损失,但会计很恐慌,随后带着公司大部分资金逃走。克勒感到人生无望,选择在一个节日举枪自尽。

舒尔茨后来找到克勒的儿子,当时他还活着。他告诉舒尔茨说,克勒的财务状况其实没有想像中那么坏,只要克勒将资产卖掉,债务就能还清,而且还能舒适地过完余生。

舒尔茨这一生对金钱很保守,他认为这是源自于上辈子的经验。由于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柏林在战争中受创,随后分为东西柏林等,舒尔茨失去了自己的财产。不过,舒尔茨没有像克勒那么惨,他最后与太太在退休后搬到法兰克福,一直活到80岁时才过世。

 %E9%A6%96%E6%AC%A1%E6%8D%95%E6%8D%

史前文明:小人國之謎

法蘭茲博士在墨西哥發現的12公分高的成年小人骨骼

除了巨人的傳說外,小人也在世界各地的傳說故事中出現。《格列佛遊記》中最有趣的故事要算是格列佛在小人國和大人國旅遊了。在小人國,人、畜、植物等一切物體的尺寸都只有我們的1/12。而大人國則恰恰相反,所有物體的尺寸是我們的12倍。現在看來這些都不是天方夜譚。前面我們介紹了關於巨人存在的一些證據以及古書中對巨人的記載,這裡我們再舉幾個地球上的確出現過小人的例子。

現在的小人發現

五千年前的12公分成年小人骨骼被發現

柏林大學的法蘭茲博士在調查墨西哥中部附近的洞窟時,挖掘出一些奇怪的東西。他最先發現地面有一個奇怪的圖案,便試着往地下挖。這一挖可不得了,竟挖出了一些小小小小的生活用品,還有一些小小小小的裝飾品,看起來就像玩具一樣。挖到最後,終於出現這些東西的主人,一個小人。這一具骸骨約12公分高,重要的是,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孩子的屍體,因為骨骼的樣子已經是成人。經科學家研究,證實其年代約在五千年前。

碳黑小人出現在四○年代

據《求知世界》報十七期羅桂生<兩個小黑人是何種生物?>一文中說:我家住在廣西灕江畔,離桂林不遠,記得四○年代中期的一天中午,太陽高照。我端着飯碗邊吃邊玩,突然在屋后曬短褲的長凳上,看見從布下走出兩個“小黑人”,它們約一寸高,與人體比例相似。全身碳黑,似無穿衣,直立行走。它們走到凳子中央,朝我站着。我舉起筷子,它們一齊高舉雙手。陽光把它們小手指照得清清楚楚。我害怕得很,隨手拾起一塊石頭就朝它們扔去,然後立即跑回屋叫大人出來看,但兩個“小黑人”已無影無蹤了。

古籍中的小人記載

樹孔中居住的七八寸長小人

清代筆記《夜雨秋燈錄》樹孔中小人一文載:

廣東澳門島,有姓仇名端貿易商人,經常去各國做買賣。一日,遇颱風,幸避一島灣,風息后,船老大因力憊看船,仇端登島散步。仇見島中枯樹甚多,大可十圍,樹多孔,孔中有小人居之,人長僅七八寸,有老幼男婦,膚色如栗子皮。每人身上系小腰刀,弓矢等物,大小與人相稱。見仇來看,齊聲說:“口渠三伊利!”仇此時要出恭,便解褲蹲地上,后吸煙繼續觀看。忽聽人聲嘈雜,見枯樹最高處,有小城高可及膝,皆黑石砌就。城門大啟,小人約千餘,聯臂而出,搖旗一呼,各樹孔中皆有小人出迎,拱聽號令。其中有年輕者,面目端正,束髮紫金冠做小人總指揮;口喃喃不知做何語。旋聞眾應曰:“希利”,執堅擁來。仇大驚,知為驅己,然藐其小,並不害怕。蹲如故。年輕者又喃喃多時,仇不應,即揮戈與戰。小箭、小槍、小刀、小戈矛,鑽剌兩股頗痛。惡之,戲以手中煙筒擊年輕者。一擊,遂翻落雞背上斃矣。眾抬屍回,城堅閉。其餘皆竄入樹孔中。仇也回船。

夜靜,聞岸上小人大至,擲泥沙而大呼曰:“黎二師四咿利!”雞鳴始寂。仇船上自思∶若抓回一二頭,回故里,轉可炫耀。第二天早上,託言採薪,拿布袋與斧子至故處,砍破一樹,小人挺多,還有沒睡醒的,大概是一門眷屬,無一漏而裝布袋中。回到船上,給飯喂也吃,特別好吃松子果。讎正打算回走,岸上小人如螞蟻無數。口喃喃像是惡罵,且小箭如雨,船人怨恐,解纜而去。一個月左右,仇回廣東,訪其知者,說是僬僥國人。問洋人,說該物當肉吃,味甘甜,唯此物一人不敢獨行,恐為海鵠銜去。仇喜,把小人放在嵌水晶片的盒子里,拿到市上讓人觀看,為此得了很多錢。

故事後來,該小人轉與他人,並用紫檀做小屋宇,該小人知禮儀,懂廉恥,靈性與生活習性與現代人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小而已。

長三寸的勒畢國人

漢朝郭憲的《別國洞冥記》中載:“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常群飛往日下自曝,身熱乃歸,飲丹露為漿,丹露者,日初出有露計如珠也。”郭憲記述勒畢國人文字較少,但仍略窺一斑,其於日下自曝,身熱乃歸,攝取太陽能量,似與面日月練功的現代氣功師靈性相通,只能說明,同歸一道也。

《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的小人

中國清朝干、嘉時期位高望重的學者、官至禮部尚書的紀曉嵐,在其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一書中,有二則關於小人的記載。該書是綜述平生見聞而成。因當時紀曉嵐以學問文章名重天下,曾主纂《四庫全書》,故其記事具可信度。

其中一則關於小人的記載編在該書卷三《灤陽消夏錄三》。書中描述了在烏魯木齊(今迪化縣),經常看到身高只有尺許的小人,男女老幼都有。每到紅榴樹開花時,這些小人便折下榴枝,編成小圈戴在頭上,成群結隊唱歌跳舞。他們的聲音細如鹿鳴,悠揚婉轉。

有的小人會偷偷走到朝廷駐軍的帳篷內偷竊食物,如不小心被抓到,就跪在地上哭泣。若把他們捆綁起來,就絕食而死。假如把他們放了,他們也不敢馬上跑開,先慢慢的走數尺遠,回過頭來看看。若有人追罵他們,馬上又跪在地上哭泣。否則便慢慢走遠,到了差不多追不上的距離時,就迅速遁入深山中。

清軍始終找不到這些小人的居處,也不知他們如何稱呼,因為小人喜歡戴紅榴,便稱之為“紅榴娃”。當時丘縣(今河南省輝縣)丞天錦,奉派巡視牧場,曾抓到一個小人,將他帶回去,仔細端詳,他們的鬍鬚和毛髮都和我們平常人一樣,可見不是木魅或山魈之類的妖怪。

原文:

《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

烏魯木齊深山中,牧馬者恆見小人高尺許,男女老幼,一皆備。遇紅柳吐花時,輒折柳盤為小圈,着頂上,作隊躍舞,音呦呦如度曲。或至行帳竊食,為人所掩,則跪而泣。系之,則不食而死。縱之,初不敢遽行,行數尺輒回顧。或追叱之,仍跪泣。去人稍遠,度不能追,始驀澗越山去。然其巢穴棲止處,終不可得。此物非木魅,亦非山獸,蓋僬僥之屬。不知其名,以形似小兒,而喜戴紅柳,因呼曰紅柳娃。丘縣丞天錦,因巡視牧廠,曾得其一,臘以歸。細視其鬚眉毛髮,與人無二。知《山海經》所謂靖人,鑿然有之。有極小必有極大,《列子》所謂龍伯之國,亦必鑿然有之。

西北海鶴民國

宋代編的《太平廣記》第四百八十卷和第四百八十二卷都記述了一些關於小人的故事:

西北海戌亥那地方,有個鶴民國,人身高三寸,但日行千里,步履迅急如飛,卻常被海鶴吞食。

他們當中也有君子和小人。如果是君子,天性聰慧機變靈巧,每每因為防備海鶴這種禍患,而經常用木頭刻成自身的樣子,有時數量達到數百,把它們放置在荒郊野外的水邊上。海鶴以為是鶴民,就吞了下去,結果被木人卡死,海鶴就這樣上當千百次,以後見到了真鶴民也不敢吞食了。

鶴民大多數都在山澗溪岸的旁邊,鑿洞建築城池,有的三十步到五十步長就是一座城,像這樣的城不止千萬。春天和夏天的時候,鶴民就吃路上的草籽,秋天和冬天就吃草根。到了夏天就裸露着身體,遇到冬天就用小草編衣服穿,也懂得養生之法。

鶴民國小人的生活場景與中國古老的典籍《山海經》的描述恰好有着相似之處。《山海經》中寫道:“小人國在東方,其人小,身長九寸。海鷗鳥吞之,不敢獨行。”不過從鶴民國的小人想出的刻木人以躲避海鶴獵食的“障眼法”看來,他們的智慧並不比現在人差呢。

- See more at:

2.jpg



1.jpg









1.jpg




http://www.aomiwang.com/articles/201501/%E5%8F%B2%E5%89%8D%E6%96%87%E6%98%8E%EF%BC%9A%E5%B0%8F%E4%BA%BA%E5%9C%8B%E4%B9%8B%E8%AC%8E.html#sthash.W7OPMzuc.dpuf

2009年阿根廷抓到传说中的「地精」

2009年阿根廷一位31岁男子阿里尔•费尔南德斯声称抓到了一只地精精灵,抓获的地点就靠近市政公墓地,精灵关在他们家的笼子里,想要看的民众必须付5到50比绍来观看。

这件事情最后在报纸和新闻都对此事作了报导,就在人们争相赶来观看时,结果还不到一星期的地精就逃跑了。据圣胡安镇的居民证实,该地精大概30至35英吋高,有大嘴,大鼻子和大耳朵,这种地精就像一个畸形的老人,它还会发出响亮的尖叫声,睡觉时会发出唿噜声。地精逃跑后阿里尔•费尔南德斯试图再次抓获,但之后再也没有找到。
 



4.jpg






5.jpg




組圖: 百年前拍攝的南極 照片中有意外

從很久前去南極考察的國家越來越多,100年來源源不斷的人在南極這片白色大地上不斷探索,不斷發現,那第一批來到南極的人看到的南極是什麼樣的呢?

紐西蘭南極考察隊在南極考察時,在修建一間小屋時在冰的底部發現了一個冰凍住的鐵盒,打開后發現裡面有很多底片,看上去很老舊,考察隊立刻發覺這一定有很多年歷史,是古物,立刻找來專家研究。

原來這是100年前人們抵達南極時的留影,包括探索隊員在考察期間留影紀念。這是一份重要的資料,可見那時人們對未知陸地就有探索精神了。

也許那時的考察隊員怎麼也沒想到,他們的足跡會被100年後的今天被後輩們發現。

- S%E6%BF%80%E5%85%89%E5%9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C%A8%E7%A9%BA%E6%B0%A3%E4%B8%AD

胡說八道.jpeg




%E9%A3%9B%E8%A1%8C%E7%95%AB%E9%9D%A2.htm
l

台長: Aher
人氣(636)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技 術 科 技 |
此分類下一篇:一群瘋狂科學家,讓台灣在太空留名
此分類上一篇:無人機空拍Apple神秘「太空船」...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