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24 13:07:17| 人氣5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編輯觀點:「全球化」的報應來了!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製造/封裝  

上網時間: 2011年03月23日 

 

自從 3月11日在日本發生的強烈地震以來,各家產業分析師紛紛試圖釐清日本當地材料、設備與晶片的生產據點毀損,可能對全球製造業帶來的影響;而儘管各方觀點不同,有一個越來越明顯的事實是,整個世界現在得為過去數年來電子產業鏈全球化,付出一定代價

當然,比起那些在地震中喪失生命與家人的、目前仍在水深火熱中的數以萬計日本當地災民,產業界的損失根本無法同日而語;我們的心意與他們同在。EETimes美國版將在3月底發行探討日本震災對全球電子產業影響的數位特刊,所得將透美國紅十字會捐助日本災民。

回到我們的主題;目前已經確認的,有關矽晶圓材料、封裝用化學樹脂、以及微控制器(MCU)供應鏈所受到的衝擊,顯示在過去十年來,一味朝向最精簡、最斤斤計較以及即時性的電子產業供應鏈,現在恐怕已經讓全球經濟陷入某種程度的風險──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無法確切得知將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有的分析師認為,全球經濟在 2011年所受的日本產能損失,將會因為災區重建需求帶來的額外激勵而獲得彌補。在日本地震發生前,市場研究機構IHS iSuppli曾警告,電子供應鏈有庫存水位升高的跡象;而現在因為日本產能的損失,該機構認為庫存水位升高危機將會獲得紓解。但在另一方面,因產業鏈面臨缺乏合格的第二貨源、或是喪失製造產能調配自由度等問題,仍會使2011年的全球GDP受到衝擊。

曾經有一度,電子產業被視為是戰略性的,是以軍事觀點來考量的,所以本土供應商與第二供貨來源是必要的條件,但這種思維幾乎被忘得一乾二淨;對於以最低成本產出最高可能產品數量的追求,催生了垂直分工,也讓那些無法成為龍頭、無法創造經濟規模的廠商被迫退出市場,或是放棄某些業務。

結果是半導體產業成為眾多專業的集合體,彼此之間高度相互依賴,一旦其中有人遭遇變故,其他人都無法應變。

請切記「因小失大」這句話。我們現在得預期,由於某種化學品、某種氣體、薄膜或是晶片仍卡在日本製造鏈裡出不來,所以德國車廠可能沒辦法生產汽車;其他如白色家電製造商、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商,也可能會因為缺MCU而無法出貨。據了解,那類晶片已經有開始漲價的跡象。

從2010年到進入2011年,全球晶片產能利用率已經飆到90%以上,這實際上意味著市場供不應求;在某些晶圓廠可能因為得等待週遭基礎建設重建、得停工半年的狀況下,庫存恐怕是不夠的。而如果矽晶圓材料的供應真的成了問題,沒有其他的製造商可以填補空缺產能,這意味著半導體製造產能會進一步陷入窘境。

這些問題可能會在 2011年第二季與第三季開始浮現,屆時若晶片製造設備出現缺貨,也會影響IC供應商在2012年提升製造產能的計畫。

市場研究機構Future Horizons的創辦人暨首席分析師Malcolm Penn,向來就反對目前流行的「輕晶圓廠(fablite)」晶片業經營模式,以及被削弱的供應鏈;他很久以前就說過,IC的平均銷售價格不會一直下滑。而他也不只一次表示,失去對晶片製造能力等戰略條件的掌控權,只能看到短利,但長期以後將會證明是對一家公司、一個國家或區域有害。

現在看來,日本震災恐會為Penn的觀點提供佐證,但我確信,他並不樂見他的分析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凸顯出來。在過去的十年,我們享受了電子產業全球化所帶來的廉價電子產品,而現在,全球化開始準備向我們要回那些少付的代價。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Supply chain: Too lean, too mean, too late,by Peter Clarke)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638279_480202_NT_39d7acc3.HTM?click_from=8800075729,9949804299,2011-03-23,EETOL,ARTICLE_ALERT

台長: Aher
人氣(56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尚未 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室溫超導體的關鍵是一種全新物質態?
此分類上一篇:野村證券:日本震災將嚴重衝擊MCU市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