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8-30 15:00:48| 人氣4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嚴新傳奇12:武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嚴新傳奇12武功


作者:  秦暉 來源:摘選自《嚴新傳奇》 

  

     陳邦榮、小傅在師傅嚴新家中苦練七七四十九天功。也練武術套路和散打。同練的還有嚴杰和嚴新的大妹夫李大富。

 

     他們最怯嚴新陪練。陪練散打,嚴新要求特嚴。誰要在對練中心軟手輕或有一點膽怯,當心嚴新故意靠你一下讓你受不了。他們幾個凡胎肉身最怕碰著嚴新的手腳,挨了他的手腳便疼痛難忍。幾天下來,他們個個渾身青痕累累。其實嚴新陪練時從不出擊,只是閃轉騰挪撩撥遮擋,不讓弟子們近身。而就是這輕輕的一撩一撥輕遮虛擋,就在弟子們胳膊腿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跌打傷痕。

 

     一天,他們又將嚴新圍在寬不足五米的狹長形的堂屋間攻打。四條好漢拳腳交加,各自使出看家本領狠命拚殺,上中下三路一齊進襲,掌出生風,拳落雷鳴,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只見被圍在密不透風的拳腳間的嚴新馬步虛扎,樁子極矮,如貼行地面,在四弟子的鐵壁合圍中閃躍不停。他剛破了李大富的霹靂轟頂,迎面又是陳邦榮的鐵手獻佛,嚴新將臂一撩,陳邦榮雙掌如遭巨力猛推,雖然因練過千斤功樁子極穩,還是無法承受如此奇力的撩撥,仰身便倒。嚴新抬臂的剎那,嚴杰見他腋下出現空檔,連忙斜刺裡襲出一招神龍抖甲,直搗大哥肋骨,嚴新遮擋不及,略一閃身,出腿往嚴杰前腳踝只一點,嚴杰正將全身重量壓在前腿,哪經得起這輕輕一擊,立即撲地倒下。不料,嚴新身後的小傅眼尖,瞅准機會,朝師父撐地的單腿出了一記橫掃秋風。眼見鐵腿橫行就要風捲落葉般刮至嚴新腳踝,嚴新如腦後有眼,一個大鵬展翅騰空面起。不等小傅回過神來,師父的手指已點到他的百會穴上。

 

     四人各遭嚴新一擊,不敢猛打猛衝,只在那裡偷拳盜腿虛張聲勢。嚴新呵斥道:賊頭賊腦幹啥?勾頭無腰,傳授不高。快上!四人不敢違抗,重振旗鼓凶狠使拳用勁出腿,嚴新卻懶於抵擋,將雙手叉於腰間,閃晃在四雙利手八隻快腿的夾擊之中,滑如泥鰍,快如游刃,飄忽不已,捉摸不定。方寸之地,武功不差的四位弟子竟連嚴新的衣角褲邊也挨不著摸不到了。

 

     練功間隙小憩,嚴新應弟子的要求,向氣喘不止,渾身水淋的弟子們談起了功夫的淵源。

 

     “我國武術源遠流長,早在周秦以前就普遍採用,到了晉代末期已經十分興旺。但是如說有歷史記載,大約是北魏時。而最早形成門派的當推少林宗祖菩提達摩。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間,達摩宗師從梁國來到魏國,於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潛心練功。他受自然界變化的啟發,由靜致動,得到飛禽走獸騰飛跳躍的誘導,創立了技擊之術。以後,武術流派競相發展,層出不窮。

僅少林武術就可分為河南少林、峨眉少林、武當少林、福建少林、廣東少林五大派系。其中,派下面還分家,如河南少林就有江家、孔家、俞家三大家。再分,家下還分門,如小紅門、雲門、奇門。這是佛家武功。

道家武功也是門派眾多。比如太極拳,創立者為武當山洞玄真人張三本祖師。太極拳以內功為主,下也分若干門派,如太極、行意等等。而各武術流派都在不斷發展創新,如太極後有太極陳,太極陳之後又有近代楊露禪將太極進一步創新,發揚光大後被人稱為太極楊。

而在創新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武林高手霍元甲,糅佛家、道家、雜家流派為一體,集少林、行意、太極、八卦之精華,將長拳、短拳相融相生,剛柔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迷踪拳。

 

     “氣功和武術有啥關係呢?陳邦榮問。

 

     真正的武功,必然得有氣功的基礎。嚴新繼續侃侃而談,古人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現在一般人解釋這''字為基本功。說具體點,就是練力量,拉韌帶,練敏捷等。其實,這''字應解釋為氣功。武術的基本功是氣功。武術的最高境界也是氣功。從武術的產生可看出兩者的關係。剛才說了達摩祖師面壁練功,由靜致動創造少林武術,這就是他在練氣功時進入氣功狀態後,自然不自然地模仿飛禽走獸的身姿,做出了一連串技擊動作。把這些動作記憶、整理出來,就成了武術的各種套路。哦,氣功和武術的關係,小陳有發言權。嚴新說到這裡,看了看站在身邊的小陳。 

     

      原來,重慶大、中、小陳一家三口也隨師父來嚴新家鄉潛心練功。

 

      嚴叔叔,原來是這麼回事。她想起重慶練功的情景,我就是按你教的一套做這個動作,她比劃了一下,再想著肚臍眼裡有一團火,就開始打拳了。第一次打的是醉拳。還有白鬍子老爺爺在教我。

 

     “你功中看到的其他景象又牽扯到特異功能問題,這裡我暫時不講。嚴新又轉回話題問陳邦榮等四人,你們為啥不敢接觸我?碰到哪裡那裡就痛,就冒青疙瘩,這就是硬功夫。練成了氣功,技擊時自然地氣運全身,特別是手腳如銅棍鐵棒一樣堅硬,你的骨肉之軀碰上了,當然要起青包。

 

     “氣功又分上、中、下三乘功夫硬氣功多用於技擊,如頭撞石碑,睡臥釘床,手擰鋼板,腰纏綱絲,腳蹋石樁。這種神氣外露的氣功大概為一般功夫。

有的氣功師外形瘦弱至枯脊搞臂,但內臟堅實,精力充沛,刀劍不傷,可掌斷牛頸,腳折大樹.這可認為是中乘功夫。

真正上乘氣功,也就是高級氣功,不但可達到中、下乘氣功的境地,還可百米外擊人於地,可延年益壽至數百歲,可不吃不喝依然精神飽滿力大無比,可救治衰殘死而後生,可開啟智慧達到一通百通的境界,甚至可以通過意念支配他人的言行。

就是死,具有高級氣功的人也與凡人死得不同。佛家稱之為涅檠坐化,道家稱之為羽化登仙,儒家稱之為超凡入聖。人們稱高僧老道等為佛主、祖師、活佛、真人、仙人、至人、聖人,實際上就是因為他們修煉氣功達到了一般人望塵莫及的境界,具有了超人的能力,人們便對他們產生了由衷的崇拜,把他們'神秘化了。其實,只要肯下功夫,任何人都有可能具有這種能力,進入這種高功夫境界。

   

    “嚴叔叔,氣功分不分門派呢?小陳發同.

 

     “氣功也分門派。如我國氣功主要分三大門派:佛家氣功、道家氣功、儒家氣功。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主要是佛道兩大派剮了。比如佛家氣功,就講有八萬四千法門.而道家氣功也有三千六百法門。不過,萬法歸宗,以德為本。結合現在的精神文明建設講,練功之人要有在公無私為人類做好事的思想,要吃苦耐勞清靜無為,要光明磊落、尊老愛幼、說真話辦正事、勇於改正缺點錯誤,對萬事萬物常存友愛之心,從凡人瑣事和追求名利地位的私慾中解脫出來,而且要為整個有生命的生物界保持生態平衡而盡力。這樣才能進入氣功狀態要求的忘我境界,使功力不斷上升。如果你私心雜念多了,就必然干擾自己練功,功力就難於上升。

 

     “小陳,說到這裡,嚴新喚小陳注意,我又要把你作例子講了。你和爸爸媽媽這次跟我回老家,到了遂寧,我叫你做啥你忘了沒有?

 

     “叫我從遂寧走回重慶.

 

     “你說你為啥沒有走?

     小陳望了父母一眼說:遂寧到重慶四五百里,我怕走不攏。

 

     “不僅是你怕走不攏,你父母也不願讓你走,他們心疼你,你自己又膽怯,就沒走成。這就是缺乏吃苦精神。他又對著大陳夫婦說,也是大人的干擾起了阻礙作用。你們悟性也差了點,我叫​​她走,如果照辦,一個晚上她就可以回到重慶。你們不要驚異,因為她本人特異功能素質不錯,我再給她加功,神行術和其他功夫就可誘發出來。這次小陳算是失去了一個得功的好機會。

 

     小陳一聽,急了,拉著嚴新的手臂直跺腳。你咋不先告訴我嘛l”

 

     嚴新笑道:練功很重悟性,你自己膽小悟性差,怪誰?再說,我要教功是不會先講明的,這是戒條,和一般教武術套路的方法不同。嚴新說著站了起來,閒話說完了,各人練功去。

 

    “我又練啥?小陳眨著大眼問。

 

    “你還是去打地平。

 

     小陳轉過身,撅著嘴進了側屋,拿起木棰啪啪啪地又開始了簡單乏味的勞作。她自從來到嚴新老家練功那天起,每天都要打好幾個鐘頭的地平。雖然嚴新告訴她這也是練功過程,但這種練功方法畢竟太單調太寂寞了,她真有點受不了。因為她正處於天真爛漫的兒童時代,九歲的小女孩應該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百花叢中小鹿般跳躍奔跑,盡享人生的歡樂。而嚴新對她的要求並不因此而放鬆。她每天和師兄們一樣,練功時間近二十小時,五方捶、馬步衝拳、靜功、打地平交替進行。 

 

    待徒弟們各自練功去了,嚴新關上堂屋門,取出他於海燈法師處出師時師父贈給的龍泉寶劍練起劍術來。在側屋打地平的小陳見師父持劍而立,便一邊打地平一邊偷看嚴新舞劍。 

  

    嚴新的劍術十分高超,而這並不被人知曉,因他練功總是避開他人,特別是上乘武功,更是不能讓人看見.這一是師父們的戒條,武林中的規矩;二是嚴新從不因身懷絕技而  沾沾自喜,而是謙虛謹慎,不露聲色,毫無出入頭地之意自我炫耀之心。孩提時代,他便隨老山伯和好幾位高功奇人習過劍術;少年之時又跟海燈法師系統練劍;青年時代,他更是走峨眉,訪青城,上劍門,下嘉陵,登千佛,入王朗,拜了好幾位高人逸士為師。其中,有一隱者將自己的神奇劍術傳給了他。

 

    這位隱者人稱金俠大盜,曾是百年前聞名江湖的功夫奇人,以怪異至爛熟的獨特劍術頗得昔日武林中人的仰慕。不過,金俠大盜的性格與他的劍術一樣叫人難以捉摸。據傳,這些特徵出自師承。而他的祖師爺,便是劍術並不亞於詩作的唐代浪漫主義偉大詩人李白的傳劍授文之恩師東嚴子。

 

    老道東嚴子曾作過皇宮中的術士,因看不慣皇宮中驕奢淫逸的現象,憤而離開長安來到蜀地隱居在岷山之陽的戴天山。居住地戴天山東面五十餘里外青蓮隴西院的少年李白聞之,爬山涉水遍尋東嚴子的踪跡,要拜他為師。可這高功奇者並不願收徒,只望渴飲甘泉清溪,餓食野果異實,無拘無束練功修行。十五歲的小少年多次尋師不成,惆悵之餘在山巔巨石上刻下了天然秀美,別具風韻的詩作《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孤傲的東嚴子正是見了這詩之後才收下了李白為徒。  

     這東嚴子可謂天下奇人之冠,他精通詩文,高雅飄逸,又熟諳氣功、技擊之術。在他的巢居地,更養有各類奇禽異獸數以乾計,呼之,虎豹馴如家犬臥伏左右,鷹鴉迅疾落下集  其肩臂。習文,李白天匡山之中朗朗誦讀;習武,東嚴子常叫他持劍於烈日下、黑夜中與虎豹鷹蛇搏擊。

 

     今人遺憾的是,李白因詩而聞名,卻埋沒了他的超人功夫。試想,如果他無超凡入聖的武藝,他敢仗劍出蜀四海雲遊嗎?就是在戰亂年代抬轎而行,只怕他也早已死於非命了。既使是死不了,他可能也只能如杜甫那樣,在顛沛流離的淒風苦雨中悲吟《茅層為秋風所破歌》;哪裡還有到處是好酒好肉招待,舞女歌伎相伴的浪漫生涯,狂放不羈蔚為大 觀的洋洋詩作流芳;更不可能有闖入皇宮於爛醉之後令力士脫靴,貴妃捧硯的美談萬世傳頌。

 

    李白的劍術應與詩作齊名,這是題外話。卻說金俠大盜因師承於東嚴子傳下的功夫,自然非同尋常。他帶功向嚴新傳了幾回劍術,聰穎不凡的弟子便盡皆把握了精髓。此時,嚴新正是在溫習金俠大盜所傳授的奇異劍法。 

 

    待嚴新如癲似狂地練完一套醉劍,時間已過一個多小時。觀劍的小陳因受師父全力用功的影響,已看出了一臉汗水。她見師傅在一聲驚天動地的大吼聲中收功停劍,忙遞上一條毛巾。嚴新卻並未揩汗,只將龍泉劍上少許的塵埃輕輕拂去。小陳納悶間仔細瞧嚴新的臉,卻沒有看見汗珠,便問:​​嚴叔叔,你不累呀?

    

    不累。嚴新的臉上永遠是可親的笑容。

 

     “練了這麼久還不累?

 

     “這不久,還沒練完哩。在劍術中,僅醉劍一項要練完所有套路,需要三十六小時。打盡醉拳的所有套路花的時間更長,需七十二小時。剛才練醉劍,我不過才開了個頭。

                                          -------摘選自《嚴新傳奇》

 

台長: 公主
人氣(4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嚴新傳奇 |
此分類下一篇:嚴新傳奇13:紅豆嘴奇遇
此分類上一篇:嚴新傳奇11:嚴新和他的師父們(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