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09 03:13:16| 人氣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詠春拳的上門攻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皮鞭」真線攻擊理論

以皮鞭攻擊對方,最快的方法是採取真線攻擊,而所謂的真線是指攻擊者與目標的真線平行距離,把皮鞭收於胸前,然候真線鞭出。因為皮鞭是柔軟之物,在鞭出的過程中,所有的力量便逐漸集中於皮鞭之未。在擊中目標的一刹那,皮鞭中所集中的力量便瞬間爆發。由於鞭的過程實是快得驚人,加上是以真線作攻擊方法,力量由集中到釋放,只需數妙時間便擊中目標。

全身皆是鞭

詠春拳的出拳方法與上述的皮鞭攻擊理論十分類同。太極拳練到高處時,有全身皆是手的功力,而詠春拳更是全身皆是鞭,短程爆發力異常悤大。詠春拳手在出拳時,雙手就如鞭般放出。只因手有先天缺陷,不如皮鞭一樣,軟而無骨。要出拳如鞭,首先是將手臂放鬆,然候在擊中目標時,握緊拳頭,鎖死前臂關節,將集中於手的力量瞬間完全釋放出來。

拳握於胸有利於短橋攻擊

有別於一般的傳統武術,詠春拳是拳收於腋下,而不收於腰間。拳收於腋下的擾點是短橋攻擊迅促,於咫尺之間,拳來拳往,一放一收,可其方便。而拳收於腋下更有助於出拳如鞭。若果詠春拳是拳收於腰間,那麼便有違於「皮鞭」真線攻擊理論,出拳如鞭的精粹就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皮鞭」真線攻擊理論的重點在於真線,如果詠春拳改由拳出腰間,同時亦以日字拳打出,出拳的路線便由真線改為斜線,與詠春拳精於短程爆發力的神髓背道而馳。

埋身短打盡佔上風

詠春拳多以中線攻擊為主,而這中線攻擊拳理是和日子衝拳、「皮鞭」真線攻擊理論互相配合,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把人體左右等分,然候在等分的中間,垂直地劃一條直線,這無形線稱之為「縱中線」,或「午線」。胸部和身體以下的地方打横等分以後,平行地劃一條横線,這無形線稱之為「橫中線」,或「子線」。

午線和子線相交以後,於下陰數寸以下的位置,再平行地劃一條横線,身體便可分為三個地方。頭部至胸部的位置稱為「上門」,胸部至下陰數寸以下的位置稱為「中門」,而下陰數寸以下的部份直至腳底的位置稱為「下門」。詠春拳路當中,尤以「上門」的中線攻擊最為厲害。以相方的中線為距,最短的路程就是真線,日子衝拳在相方中線的路程上,充分發揮了「埋身短打」的技巧。因為日子衝拳是不需旋轉拳頭,一拳一拳的從中線送出,加上詠春拳出拳如鞭的短程爆發力,上門攻擊可真是無懈可擊,制敵於數妙之間。詠春拳在貼身搏門中,往住獲取優勢,就是用上這個道理。

後記:

以上所論述的上門攻擊只是佔詠春拳的九牛一毛,而任何門派的上門攻擊更是千變萬化,理應加以研習探究。本人的功夫實是乾透了的毛巾,甚揦也濟不出來,但憑覑對武術的一腔熱血,只好多練、多看、多寫,望名位能多加指點。

台長: 馬肥奥
人氣(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