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19 22:48:42| 人氣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I am David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聽說五十年前,「在共產世界保加利亞勞改營長大的孤兒大衛,隻身逃出勞改營,他受人之託帶著一封信穿越歐洲,展開送信之旅,他衣衫襤褸身無分文,但仍堅持將信送到哥本哈根,此事轟動全球。這趟歐洲之旅開啟大衛的心靈視窗,也帶給他全新的人生觀。」後來這件事被ㄧ位丹麥女作家寫成ㄧ本【北方自由】的暢銷小說,經獨立片商拍成ㄧ部【送信到哥本哈根】(原名是I am David)

我看了它,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1952年,在共產世界保加利亞長大的12歲孤兒大衛,父母是異議份子,因此很小的時候就被抓進勞改營,在營中有一個朋友約翰(演受難記的吉姆卡維佐)是他的精神支柱。大衛僅帶著一只指南針、一塊香皂、一塊麵包和一封信逃出了勞改營。他必須將信,經過希臘、義大利、瑞士到丹麥的哥本哈根,然後把信交給丹麥當局。

在偷渡到義大利的船上,他夢見約翰,他問他:「我絕對不會成功的,我一定會被抓到,我到底在追尋什麼?」
約翰回答:「自由。」
大衛又問約翰:「為什麼你不跟我一起逃?」
約翰說了一句:「這是你的旅程,我有我的。」(我非常喜歡這句台詞)

這是一個嶄新的旅程,綺麗的義大利、笑是什麼表情?錢是什麼?餐具怎麼用?大衛沒有生活常識,旅程又極度孤單,在他逃走前夕,有人告訴他「Trust no one」加上長年看盡官兵的殘忍,心靈扭曲又謹慎地踏著旅程中的每一歩,而在逃走前夕的偷香皂事件是他最大的遺憾(因為他因此害死了朋友)約翰告訴他,這一生他決不能再偷別人的東西,因此他即便衣衫再襤褸,也將別人的衣服退還。

我很感動的地方是他到瑞士後,走進教堂,詩班正在練唱,他的心靈彷彿獲得平靜,看到警察,回想起當初逃走勞改營是受了誰的幫助,能活下來又是受了誰的’幫助,反射性的驚恐漸漸平息,走出教堂,覺得一切都是善的,也慢慢地釋放內心壓力。

我寫這麼多是因為,我希望你也能看一看。
因此,我不多說自己的感想,一來也是因為,我說不出來。

它並不灑狗血,卻十分扎心。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