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8 15:16:15| 人氣3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80’s的復刻回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之前曾經提過80年代,我們迷上松田聖子/中森明菜/近藤真彥等日本當紅偶像,追看一年一度的〈紅白歌合戰〉。

除此之外,到了80年代中後期,香港漸漸湧現一班本地年輕偶像,有黎明、劉德華、郭富城、鄭秀文、周慧敏、草蜢等,當時香港出現難得一見的百花齊放。當時同學間有個協定,誰買了誰的黑膠碟/卡式帶或鐳射唱片會互換聽,例如我買了蔡立兒的〈say u love me〉,他買了彭羚的〈愛過痛過亦願等〉,各自聽兩個星期,之後便交換聽,聽完一星期後(其實是回家選自己喜歡的歌,覆錄。)交還。總之,聽音樂的氣氛很濃。一回家,看的就是無線播的〈金曲挑戰站〉。

的確,80年代絕對是一個音樂寶藏的年代,出了不少水準高的樂曲。難怪唱片公司把80年代的音樂產品設計成仿傚當年黑膠的復刻版,將CD放在有摺角的膠袋內,還把歌詞原圖縮印,當中以寶麗金出得最多最密。

要追溯80年代的真正產物,在香港旺角信和中心地下,除了有店舖賣宇多田光和濱崎步的復刻限定版黑膠碟外,還有一二間店舖賣80年代黑膠碟,包張國榮、徐小鳳、梅艷芳、譚詠麟及羅文等,一疊一疊放在地上或櫃檯上,任人隨意尋找。

在澳門,以前荷蘭園有間唱片店(已結業),賣很多日本黑膠碟,結業前清貨,5元一張,當時買了大批小泉今日子、渡邊滿里奈、原田知世以及岡田有希子的黑膠碟,又買了陳慧嫻、黃凱芹及李克勤的一手黑膠碟,當時已經知道,不買,並再難遇上。此類主力售賣音響電器,兼賣黑膠碟/卡式帶/鐳射唱片的電器店,80年代在十月初五街、三盞燈及黑沙環一帶有很多間,隨著大集團的加入兼聽音樂的模式改變,這類電器店已所餘無幾,印象中各地域只餘一二間,但不知能捱多久。

而在香港音樂工業上,信和中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標,除了源源不絕的偶像相片之外,最重要是二手唱片的集散地,由香港日本歐美到另類音樂也絕對有機會在此處找到。現在這裡的二手唱片店仍然活著,陳列架上仍掛上80年代推出的鐳射唱片,由林憶蓮、陳百強、林子祥到張學友,膠套上還貼上”日本製造”,由於舊碟難尋,所以唱片所標的價,也是天文數字。

不過為了追回80年代的真音樂(有音樂發燒友認為復刻版始終被唱片公司人工修飾過,不是真正味道,俗語說:失真),為了覓得心頭愛,唯有大破慳囊,乖乖付款,所以二手唱片店總是把這類唱片放在玻璃櫃內,並放在當眼處,等待有心人。

台長: Trevor
人氣(3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