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20日,星期一。
在船尾的艙房隱隱傳來像輕微地震般的搖晃,不過還算是一夜好眠。
郵輪從波羅的海開進斯德哥爾摩的港口,
在海灣扼要的小島上,修築有軍事要塞要防。
渡輪在斯德哥爾摩的群島間穿梭,搭載著通勤的人來往。
距離 9:30 停靠碼頭還有一段時間,部分乘客走上甲板待在船首,
跟我們一樣在這裡曬太陽、聊天話家常,還有欣賞兩岸的風景。
早晨的中庭清清冷冷,兩邊的商店就像剛睡醒一般,
偌大的空間只剩從挑高的天花板灑進的天光。
船上的時鐘有兩隻時針,因為瑞典、芬蘭有一個小時的時差,
方便來往斯德哥爾摩跟赫爾辛基兩地之間的乘客知道正確時間。
一輛 SL 的 T-bana 剛好從遠方的鐵橋上經過,
此時待在車廂裡看著兩邊的海水,感覺一定很奇特。
嘩!貨櫃車從船首開出,更是顯得這輪船的肚量,真是巨大啊。
我們從 Gärdet 站搭車回 Stockholm C,
乍見這輛舊式的 T-bana,一下子有台鐵普通車的錯覺。
Stockholms centralstation 的斜置式電梯,沿著手扶梯從月台往上。
因為一旁是向下挖的賽格爾斯廣場 ( Sergels Torg ),
所以地鐵 T-Centralen 站的穿堂層引進了大量的自然天光。
回到地面,斯德哥爾摩的車水馬龍,
讓我們不禁比較起前一天在赫爾辛基的稀微跟冷清。
雖然還不到 check-in 的時間,
不過幸運的是預備入住的 City Hostel 15號房間沒有租出去,
櫃檯職員慷慨的讓我們先進去放行李;不過前提是不能使用浴室,很怪的規定吧?
巴黎小可愛打算去逛街。
我們三個人呢決定去了解一下瑞典人的傳統生活,
於是搭著公車 47 號來到位於 Djurgården 島的斯堪森 ( Skansen ) 戶外博物館。
斯坎森戶外博物館於 1891 年由瑞典民族學者 Artur Hazelius 設立,
因為憂心在產業革命的浪潮中,瑞典舊時代的傳統美德會逐漸消失,
所以從瑞典各地遷移了 150 多座老房子,讓民眾能在這座活的博物館裡,
隨著四季變化,透過不同時節的參觀進而了解瑞典的傳統生活。
這個季節盛開的花朵,可以感受到歷經漫長寒冬後,大自然那堅毅的生命力。
博物館建造在一片山坡地,館內設施有各式各樣的體驗區、動物園、水族館。
在這裡可以看到瑞典全國境內 18 ~ 20 世紀初期等不同歷史時期中,
150 多個房屋和農家庭院,以及在各種不同的居住環境中,
展示的不同地區和社會環境中,瑞典人的生活方式。
Boberg 天文台,小巧的八角建築加上一個圓頂,
外頭的軌道代表太陽系中各個行星的運行的軌跡。
這裡可以俯瞰斯德哥爾摩的港口景色。
非常古典的磚紅色風車,我記得好像沒看他轉動過,
一邊一對不知名的野雁還是野鴨,非常優閒的在這裡休息曬太陽。
這個孩童的遊樂地,石頭上三隻銅鑄的松鼠活靈活現,饒有趣味。
水池裡的二方石頭,分別棲習有二隻、一隻野鳥,
身影倒印在波光瀲灩的池水上,煞是好看
這裡一定是瑞典兒童校外教學的最佳地點。
有著美麗塗裝、色彩鮮豔的達拉木馬。
這位先生,你該不會是要騎上去吧?
瑞典人的房子,很多屋頂的尖塔或者避雷針上都設置了精巧的裝飾品。
馴鹿 ( Reindeer ),鹿科馴鹿屬,又稱角鹿,生活在寒帶區域,
體型高大而且奔跑速度相當快,負責拉耶誕老人雪撬,就是這一種。
The Sami Camp ( Samevistet )。
薩米人是拉普蘭 ( Lappland ) 地區的原住民,
拉普蘭其實是挪威、瑞典、芬蘭三國極圈以北區域的總稱,
目前薩米人主要分佈地區則包括瑞典、挪威、芬蘭和俄羅斯。
在 Skansen,薩米人的帳篷代表的是 20 世紀初期的薩米人的游牧生活中,
春、秋二季他們在較低山坡上搭起的固定住所。
薩米人豢養馴鹿,馴鹿提供了他們肉、奶跟毛皮,
夏天居住在高山區,秋天則轉移到較低的山坡上,
冬季則是為了讓馴鹿能更容易尋找食物移動到森林,
等到春天到來則再回到之前較低的山坡地,夏天再搬回到高山區。
這個帳篷外頭覆蓋樺樹皮,內部中間地上有一個壁爐,開放的屋頂可以排煙,
最裡面則是廚房和食物儲藏間,兩旁的地板覆蓋著白樺樹枝和馴鹿皮,是睡覺的地方。
他是 Skansen 的現場負責解說的工作人員,也是薩米人。
他就跟現在多數的薩米人一樣居住在都市裡,不再過游牧民族的生活,不過他倒是跟我說現在還是有些薩米人會跟著他們飼養的馴鹿一起遊牧流浪。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