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21 10:34:51| 人氣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龔鵬程:學問、言論、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初中时候我是一不良少年,混帮派,打架。为了打架打得象样子,我就去学武术,自学。那时候有个书展我去看,有本书叫做《二十四腿踢法》很有意思,我就偷了回来。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学习武术,但是我不学习招式,我钻研各种拳术的创拳道理,因为只要掌握了这个,就可以在打斗的一开始就掌握对方的所有招式,招式千变万化也还是从创拳之理而来。

  你们知道太极与八卦的区别吗?八卦是天圆地圆的,而太极,掌式手臂走的线路永远是圆,脚步却总是直线的,只有弓步与马步为基础,天圆地方是它的基础。五行拳是什么?就是金木水火土幻变出来的啊!(讲这些的时候,龚先生在饭桌前就为我们一边一招一式的笔画一边讲)

  其实做研究也是这样的。现在很多人都学了一点之后就以为天下无敌了,拿着导师教的一点点东西翻来覆去搞一辈子!那如果太极可以天下无敌,怎么还会有那么多其他的门派呢?既然有这么多门派与路数,就是因为凡事都会有弱点,谁也不要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一辈子埋头在一个小小的方阵里,其实说来说去就是那些没有意义的招式罢了,没有找到创拳之路啊!

  现在很多人都被武侠小说给骗了。比如峨嵋派,就是被武侠小说害惨了,好像就是一群舞剑的尼姑。其他的不说,其实在中国,真正的本土剑术早已失传!峨嵋派,是使枪的!少林使棍。你们都看过《卧虎藏龙》,那里面的青铭剑,好在哪里?其实好剑就好像好的面,吃面食的人就知道,面要不断的揉,才能形成一层一层的好面。剑也是这样的,一次一次的锻造,每次淬火又要用不同的液体,就能形成不同的花纹,如鱼尾、波浪、蟹脚,才能柔中带刚。但是在中国,自从骑兵作战以后,就不用剑,必须用长枪,才能越过马头刺伤对方,丈八长矛就是这个道理啊!短距离对敌就用刀,大刀,或者棍,古语云“棍乃短兵器!”而剑,就慢慢变成了一种象征,李白配剑,就是因为他不会武功,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罢了。至于后来的剑术,说起来丢脸阿!是重新从日韩传回来的!

  所以,很多知识没有博的背景就搞不清楚,只看了一点点武侠不翻历史就会完全不了解这些阿!

  学习武术之后,我发现还要会点中医,一是要学习自己疗点小伤,二是要打穴位,必须学习中医。其实打穴真的有用,但并不是象电视中那样封穴就呆若木鸡,而是打中重要的穴位就会影响气血流动,使你无法运气动作。那学习中医就要学习易经。学习不同的拳路就要熟悉各种派别,于是我去看武侠,看历史,就是这样,其实是从武术开始,我就把历史、中医、易经、古文,整个国学都拿来学习,因为我相信书本!

  我现在经常看到大陆讨论精与博的问题。其实没有什么好讨论的。要精必然要博,不博采众长不可能精通其中一点。那些搞鲁迅研究的人那么多,都是拿着鲁迅的一两篇小说反复搞,有意思吗?鲁迅的木刻,鲁迅的绘画,鲁迅的其他背景一点都不了解怎么可能做研究?不懂道教谈李白,不懂道佛谈李商隐,这些都是不对的。没有博的背景任何研究都不可能真正的精!


自由使创作的快感消失

记者:台湾最近戒严松了,台湾社会都有哪些变化?
龚鹏程:总体来说对社会影响不大。解严的原因其实就是言论冲击对社会来说已经习惯了,在解严之前各种言论都已经司空见惯了。台湾的言论控制并不像大陆所想象的那样,台湾言论控制最严的时候比现在的大陆还要松。至于有些所谓的控制言论的事件往往是从文坛恩怨炒作出来的。

记者:那么像李敖那样,知识分子坐牢啊什么的这种事件对文人会产生一种心理恐惧吗?对创作思考有影响吗?
龚鹏程:有恐惧,但是这种恐惧并没有到危及生命的感觉,其中的界限也不是非常明显,所以冒犯它反而会产生快感,写作上的成就感。其实心理恐惧对文人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文人经常会自我制造压力从而产生一种创作的动力,因为触碰了禁忌之后往往会产生创作的快感。

记者:解严以后反而失去了创作的这种快感?
龚鹏程:对!我们常常笑说解严以后有种“自由后的虚脱”,因为现在解严了就没有攻击的靶子了。中国人一直没有什么言论自由的经验,其实言论自由有三大可怕之处:一是没有了对手,挥舞拳头是虚空的。作家要批判社会才有价值,什么都可以谈反而变成了虚空。二是言论自由以后言论就贬值了。压制言论的原因是害怕言论,现在解严就是不怕言论了,你爱怎么讲怎么讲,我都无所谓。打个比喻就是狗吠火车,狗叫就叫,火车还是开,火车鸣着自己的气笛扬长而去。三,过去言论对选举有压力,尤其对主政者有压力。言论自由以后,在选举的时候,知识分子的数量必然是少数,一个社会往往是平庸甚至愚笨的人更多,他们会非常团结,所以,言论一旦被归类,知识分子的言论就最没有价值。


我曾经很想找个理由蹲牢房

记者:既然言论自由有这样的矛盾,那么对民主社会的追求该怎么看呢?
龚鹏程:我们一直在呼唤民主民主,但是大家并没有很好的考虑过民主之后有什么问题。其实民主本身也有弊端,否则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也不会那么反对民主。要克服这些弊端需要三个很基本的条件:一是社会民众要有基本的文化教育基础;二是社会要有一定的力量与政府相制衡;三是政府要害怕历史的评价,历史的评说对他们能形成一定的压力。


记者:台湾当局从来都没有对知识分子在言论思想方面惩治的很严厉吗?
龚鹏程:应该说没有,说到坐牢,台湾的监狱管理跟大陆很不一样,我觉得对于知识分子反而会是一种挺好的经历。台湾监狱里可以读书写作,我就曾经很想进监狱,想找个什么理由混进去住住。我觉得那是一种深造,感觉进去两年再出来的知识分子进步很大啊,在里面管吃管住,要读什么书都可以。


网络虽然很流行,但是并没有产生新东西

记者:现在网络文学很流行,关于这方面您有什么看法?
龚鹏程:总体而言,现在关心这个题目的人还是不多。当然,网上的写作量是很大的,不管是诗还是小说。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同仁小说”这类,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是又各有自己的作品,他们会形成一定的团体,自己生产自己消费,也不寻求外界评论家的评论,这样的文学创作团体的现象是很有趣,很值得研究的。

记者:关于新媒介的问题,美国学者研究的很多。他们认为在印刷术发明之后,整个文学的传播渠道都改变了,尤其是假如没有印刷术,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多小说。很多人就认为网络也是一次介质革命,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知道在台湾的作家中,这种影响大不大呢?
龚鹏程:在台湾,年长一辈的作家多数还是用手写,电脑只是用来处理与外界的联系,比如发电邮之类的。因为电脑写作不仅是工具的问题,还会关系到思考的问题。就我本人来说我还是用手写,上网只是收信之类的,所以四五十岁以上的从事文学创作的用电脑不普遍,年轻人中当然很普遍了。至于谈到网络是一次介质革命,小说的大量普及与媒介当然有很大关系,但是网络出现以后,还没有出现新文体,所以我觉得影响还不是很大。

记者:可是网络上的文学创作与网下创作有两大区别,一是网上没有守门人,没有出版编辑这一关,放松了出版的尺度;二是网络创作时,读者的即时评论会干预到创作过程之中。

龚鹏程:我认为这方面的影响也不会很大。第一其实一直以来是没有什么很明确的守门人环节的,是现代国家机构才产生的。即使台湾以前有戒严,那也是一种事后审查的方式,所以谈不上有“守门人”一说,有也只能说是裁判,是国家权力上的裁判。第二所谓读者的干预创作过程跟明清时期小说评点、书商的评点区别不会很大,只是评点人数有所增多。明清时期,很多作品是互文状态的,这种在创作过程中的干预并不是今天才产生的,小说一集一集出,批评家就一集一集批,脂批跟《石头记》就是这种关系,现在只是评的量变大了。不管是群众的参与互动、还是接龙式的写法,量虽然变大了,但本质上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新东西。


商业化对文学的影响非常大

记者:商业化对台湾的文化文学创作影响大吗?
龚鹏程:其实商业对文学的影响一直都比政治要大,但是这方面关注的人不多。商业经济的问题其实是很根本的问题。比如“同仁刊物”,就是因为没有钱,作家只好自己手抄、油印。我们也曾经商量过成立文艺基金,因为那些贫病古老的作家也需要帮助。后来经济好了,可以出书了,但是会受到出版商炒作的影响。比如说,出版商到校园里找美女作家,炒作出书,张曼娟就是其中之一。在台湾有几千个租书店,里面多数出租类型小说,比如推理、爱情。有些作家其实是一个代号,他们是集体写手。还有一部分小说是搭配电影同时出现,琼瑶后来就用这种模式,小说和电视剧同时推出,互相炒作。古龙的《萧十一郎》也是先出现剧本。

记者:商业化在当下对台湾的文学创作影响还是很大吗?
龚鹏程:差不多,不过出版商已经不那么预期文学出畅销书了。都不怎么炒作文学书,现在都是实用书热。出版社放弃这种炒作,反而挖出很多老作家经典化、明星化。


我写作是为了研究,不是为了出版

记者:有些研究说,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其实有利于文学的发展,比如美国。那台湾情况怎样?
龚鹏程:台湾情况跟美国毕竟不同。台湾市场很小,整个华文阅读在台湾是在不断萎缩的,报纸的副刊也萎缩,版面萎缩,内容转型为大众生活,或者生活杂感,纯文学的部分很少。而副刊过去一直是重要的文学阵地。

记者:您出那么多书,那么写作的时候考虑出版问题吗?
龚鹏程:我写很多书不一定为出版的,反正做研究就写,有人要就拿去,没人要就放着,从事学术研究的不应该怎么考虑出版问题。为了职称、学位而研究就不
是真正的学术研究了。


  宋朝的朱熹曾写过一本《朱子家礼》,明朝、清朝时在社会上非常通行,每家都有一本。清朝人又将其扩充、编纂。比如婚丧等礼仪都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视的,儒家最看重的也是“礼”。胡适曾撰文认为儒家就来自于管丧仪的这些人。

  朱熹的综合理论旧说与新说是贯穿其一生的学问。但是朱子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小学》,朱子编的这本书就是现在所说的家教,如何教小孩子。从家中的礼仪到宗族宗法,讲述了一整套关于民间生活如何循“礼”的原则与方法,从而奠定了其在民间的地位。孔庙中要单独拜他,不是因为那些老百姓完全看不懂的知识,而是因为这些应用到生活的礼法知识。

  中国古代人有姓的是贵族,没有姓的是贫民。孔子那个时代一般老百姓就没有姓,即没有祖先可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地位下降,和贫民混在一起了,贫民也去取姓。至宋朝族谱的编撰才固定下来。族谱在血统意义下成为了一种聚族的方式,除了有祭祖的意义,还具备权利义务关系。从族谱固定的宗族扩大到乡约,大家同约共善,在伦理上遵循规定,在经济上互相帮助,形成德义公守的团体。再加上书院、讲会,从而起到沟通感情,道义上互相监督的作用。

  由此可知,宋明理学为什么可以在民间有这么高的地位?就是因为他设立了一大套这些礼仪。中国的民间社会慢慢就演变成了儒家型社会,这个社会里的人可能不识字,但是都遵循一种基本的人生原则,人生观。儒家变成了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知识,形成儒家型社会,这就是生活的儒学。道教、佛教有祭祀,但是并没有变成一种伦理生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只有儒学行得通,尤其在教育小孩子方面,你会对他说“五色皆空”?对他说“炼丹成仙”?当然不会,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尤其在传承教育方面,儒学绝对的超越了道家、佛学。

  儒家的理论加上一些从佛教、道教那里学来的仪式,形成了儒家的宗教化。这种形态在中国宋代以后的社会非常普遍。所以说,儒家的宗教化其实已经几百年了,在大陆、台湾、尤其是东南亚,在印尼儒家是正式的宗教之一。

  但是另一方面,儒学为什么会脱离生活呢?因为儒家跟其他各家相比,其知识化程度比较强,儒家特别强调文献,这种传统到秦汉之后更加强化。由于秦朝焚书,汉朝就发展起来寻古、校勘、训诂等等专业,并由此发展成了读书学习的基本方法,同时发展起了教育制度,传承制度。清朝人又把汉朝这些发展起来,使得清朝学问比汉朝人更精益,比汉朝人知识化更强。到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钱嘉朴学方法加上西方方法,变成了科学方法。五四以来我们对儒学的讨论都是将其对象化,材料化,概念化。对其所使用的概念进行辨析,讨论。后来新儒家批评这种做法完全是外在化的做法,读《论语》的目的是为了知道他们怎么说吗?应该是为了让其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影响,传统儒学不是只告诉我们一些口耳之事,他们讨论的是具体问题,牟宗山就提出生命的学问,认为以儒家为代表的知识系统,是跟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系统,假如我们知道了很多儒家知识,还是很贪婪,那么他读书有什么意义呢?

  现代学术客观化,知识化的弊端就在此。但是当代新儒家也有矛盾,他们怎么讲,怎么说明儒学落实在生命之中呢?他们的解说让人越读越不懂,把佛家拿来解释儒学,牟宗山所讲的更复杂,消化吸收印度的佛学,还有西方的两大脉络,从传统的逻辑到现代的数理逻辑,新儒家讲的理论比五四运动以来的讲法更概念化,知识化,体系化。所以,儒学不管在五四这一路,还是新儒家这一路,在当代变成了没有驱壳的灵魂。学者们利用儒学赚钱,养家糊口,与现代老百姓距离极远,我们创造了很多百姓听不懂的黑话,行话。传统儒学讲些什么?除了校勘、训诂,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阿,比如移风易俗,汉朝人解释诗经的时候很重视这些部分,风俗者,国之诊脉也。

  我们提倡生活的儒学,这个思路是希望从生命的学问转下来,重新开出一朵花。这个方向在台湾其实还有很多人推行,但是大家的做法各不相同。开发民间讲学,读经,老人、妇女读书,社区大学,讲堂,讲会。“爱情学”“生死学”……这个方向与过去只把儒家当成一个学问有所区别,当成学问觉得于今天完全不适用,但是还儒学的本来面貌,就是在生活中应用起来,这是一种尝试,是真正落实关于儒学的一点想法。






他指出的”文學博士”裡,
有相當部分是他的師長和同學或同事。
我曾問過他這件事,他笑著說:
我不知道那篇文章會那麼轟動,不然我會更認真一點寫。

他訪問過李敖,有人說他是文學院的李敖,
他說李敖需要群眾的掌聲,我不需要!

有一天晚上,龔老師和另一位老師約我們幾個學生,
在學校月光草坪聊天。
另一位老師突然詩興大起,說要吟唱一首詩給我們聽。用台語。我們當然拍手叫好。記得他吟的是”錦瑟詩”。
(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個腔調,偶而也自己吟一下..)
在我們還來不及從那種吟唱的氛圍裡出來時,
龔老師接著說:我最討厭人家吟詩,誰說唐朝的詩韻是這樣的?有人看到譜嗎?
他的心直口快,不留情面,如斯...
幸好當時天黑了,看不到另一位老師的表情.....





主持人:国学的落脚点是什么?

  龚鹏程:首先就是回到对当代教育的批评,是切割式的教学体系有问题;第二,有自由思想的环境是需要营造的;第三,人格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学问,让知识跟生命具体结合在一起。跟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孝跟仁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这样一种新的方式才是我们现在教育最应该走的路子。


博通
開放
生活



  
龚老师有时会讲语音学,有时会讲社会学、美学、哲学,古代的、现代的、印度的、西方的以及中国的社会现实,他都能根据需要灵活自如地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真正做到了文史哲打通,中西方融合。

最不可思议的是他打通了我们认为不可能打通的概念。有一次他在课上讲到,哲学家们思考的是一种抽象、无限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容易着迷,而企业家赚钱也是这样的,很多企业家挣的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挣,就是因为钱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是一个无限的期望。一般的学者看不起企业家,认为他们是财迷心窍,而企业家又瞧不起学者,认为他们脱离现实,不知人间烟火。龚老师作为一个学者,能通透地感觉到这两个有些水火不相融的行业背后也有相通的地方,我真不知道他如何想到的。龚老师在上课时也提到,现在各学术专家的专业用语,相当于黑道上的黑话,外行人基本上听不懂意思,而一般人认为这样才是学科的成熟和完善,从而人为地造成了学科的分化。这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宏观把握的能力,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个人修养才能做到。

台長: z
人氣(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