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05 17:01:41| 人氣1,4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劄記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作者:Hannah Arendt
譯者:施奕如
出版者:玉山社
版本:2014.6  初版十一刷
ISBN: 978-986-294-057-0

第一章  正義的殿堂

1963年,德國劇作家Rolf Hochhuth發表了他的劇作《代表》(Der Stellvertreter. Ein christliches Trauerspiel, The Representative),劇作中主要在探討「德國天主教教會以及教皇庇護十二世(Pope Pius XII)與法西斯的同謀關係」,Susan Sontag在評論這部劇作的文章中,指出了「劇場與法庭之間古老的聯繫」:

法庭審判顯然是一種戲劇形式(實際上,歷史上對法庭審判的最早的描繪來自於戲劇——見之於埃斯庫羅斯的三部曲《奧瑞斯忒亞》的第三部《報仇神》)。既然法庭審判顯然是一種戲劇形式,那麼劇場就是一個法庭。古典的戲劇形式常常表現為主角與反角之間的較量;而劇本提供的裁決是對行為的「判定」。所有的舞台悲劇都採用了這種審判主角的形式。(《反對闡釋》,程巍譯)

Susan Sontag在這裡用了一個很有名的古希臘悲劇的典故——《奧瑞斯特亞》。埃斯庫羅斯的這三部曲(《阿伽門農》、《奠酒人》、《報仇神》)講述的是古希臘英雄阿伽門農從特洛伊戰爭勝利後回鄉卻遭妻子克呂泰墨涅斯特拉殺害,他的兒子奧瑞斯特斯殺母報仇的故事。這一個古老的神話涉及到好幾代的恩仇,整個故事的寓意也非常深遠,而Susan Sontag在這裡取的是最後奧瑞斯特斯完成贖罪的任務,在戰神山接受雅典娜審判的部分。

首先,審判作為戲劇的內容在舞台上呈現,它便具有了一種展示(被觀看)的性質,這一性質在實際法庭的運作中同樣得到了表現,這一表現既存在於台上的演出者(法官、書記、原告被告、雙方律師、陪審團)和觀看者(旁聽者、記者),也存在於法庭的空間的設置安排上。

所以,在一開始,Hannah Arendt就注意到了這個審判的「戲劇性」效果,在為讀者描述了法庭的空間配置之後,她說:

當初規劃這座人民大會堂的人,腦海中必有一個劇場的藍圖,場內安排樂團和與座位區,拱形舞台和前部裝置,還有兩側的門專供演員進退場。(p.16)

而「每次開庭前法警高亢嘹亮的口令,更是產生揭開序幕的效果」。

對艾希曼的審判,由於這個審判本身的性質,以及在當時政治氛圍的要求下,使其在劇場與法庭之間原有的古老的聯繫之外,更多了一份戲劇性,這一點Hannah Arendt很快就看出來了,但是在如此嚴肅而沈重的歷史事件面前,對這一戲劇性的提出,也許會讓許多人感得不快或者覺得不合時宜吧。


台長: Kouji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